基于属性分类的出港集装箱箱位分配问题研究

来源 :物流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出港箱按属性分类并定义组、簇、批的基础上研究出港集装箱的箱位分配问题,从优化物流输入环节来减少装船时的倒垛数。通过引进批的位置变量、组与垛关系变量和每个位置的倒垛变量,并以组与垛的关系、箱位使用原则和状态、批的箱量守恒以及不同批间倒垛关系为约束对该问题建立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目标是实现装船时各街区箱量均衡、集卡运输距离最短和装船时一定发生倒垛的集装箱数最少。利用等价变换将该模型转化为优化软件可直接求解的线性模型,并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出港集装箱;属性分类;箱位分配;集成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0;U1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17)06-0078-07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和国际货物的运输量不断增长,这种增长趋势对为货物的运输、装卸、包装、仓储、配送及信息管理提供相应服务并保证货物安全准时到达的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作为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是物流体系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在港口中堆场空间是一种稀缺资源,在集装箱的货流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如何管理码头堆场系统,为每个集装箱分配合理的箱位进而提高装卸效率和码头服务水平,成为码头管理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合理分配出港箱在存入堆場时的箱位可以提高堆场中集装箱的装船效率,从而缩短船的在港时间。集装箱堆场箱位分配问题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宏观层面)是空间分配阶段,用来决策分配到每个街区的箱量;第二阶段(微观层面)是具体位置分配阶段,用来决策每个箱的具体箱位(由街区号、贝号、行号和层号确定),使得在提取过程中总倒垛数最少,所以也将第二阶段问题称为倒垛问题。
  对于第一阶段的空间分配问题,Bazzazi等{Bazza-zi,2009#7}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具有不同类型的进港箱的空间分配问题,目标是街区间的工作量平衡。徐亚等对出口箱空间分配问题提出以集卡运输距离最短和工作量平衡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线性功效系数法将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严南南和崔景云以箱区贝位间作业量的平衡和龙门吊的使用数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两层数学模型,确定不同尺寸集装箱分配到各箱区贝位中的具体数量。檀财茂等从考虑码头资源紧缺的角度将堆场空间分配问题分解成两个连续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模型以最大化箱区的空间利用率来确定箱区航线配对组合情况;第二个问题模型将第一阶段已经配对好的航线组合指派到堆场中的具体箱区。
  对于第二阶段的具体位置分配问题,Wan等对静态倒垛问题(当一个贝位的初始堆垛状态及集装箱的提取顺序给定时,如何决策倒垛箱在该贝位中的位置使得提取过程中总倒垛数最少)首次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然后提出多种启发式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徐亚等对同样的问题提出启发式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Caserta等首次证明了静态倒垛问题是NP难问题。Zehendner和Feillet首次使用基于数学规划的branch and price方法来解决静态倒垛问题。Tang等对Wan等提出的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有效的启发式规则。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出港集装箱按属性分类并引入组、簇、批的定义,从一个新的角度将空间分配问题和具体箱位分配问题这两个阶段集成起来解决堆场箱位分配问题,从而在物流输入环节控制影响装船效率的因素。针对出港集装箱的箱位分配问题,引进与组和批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来达到提高装船效率的目标。通过等价变换,将其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优化软件CPLEX进行有效求解。
  2出港集装箱的分类及问题描述
  集装箱码头为了有效地提高堆场空间利用率,通常采取将多个集装箱按垂直方向向上堆垛的方式进行堆存。集装箱的这种堆放方式虽然具有高密度和高空间利用率的特点,但在提箱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倒垛而影响提箱的效率。如果待提取的目标箱上面放有其他箱,那么就产生了压箱。为了要提出该目标箱,必须先将压在其上面的箱暂时移到其他箱位,这种临时的集装箱移动称为倒垛。堆场中无论任何时段任何操作都不希望有倒垛发生,因为倒垛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操作成本,因此有效减少倒垛数是集装箱码头操作中另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出港集装箱可以根据所属船舶、箱型、到港站、重量级别等属性进行分类,且所有属性均相同的出港箱在装船时可以相互替换,因此根据配载计划进行装船时,通过提取属性相同的箱中压箱数最少的箱可以减少倒垛的发生,提高装船效率。因此当出港箱由外部集卡运进堆场时,采用按属性归类后再分配其在堆场中箱位的方法可以从物流输入的源头上控制装船的倒垛量。假设所有出港箱的箱型都相同,图1为出港箱根据所属船舶、到港站、重量级别分类的示意图。将要装上同一条船的出港箱定义为一组(group)。为了操作方便和避免倒垛,在实际的堆场操作中,不同船的箱不会混放到同一垛中,因此不同组的箱不能放在同一垛中;然后对同一组中的箱根据到港站的不同进行分类,将同组且到港站相同的箱定义为一簇(family);最后对同一簇中的箱根据重量级别的不同进行分类,将同簇中重量级别相同的箱定义为一批(batch)。根据上述定义,同批中的箱由于属性完全相同,即使放在同一垛中也不会发生倒垛,因此倒垛操作只能发生在同组但不同批的箱之间。对出港集装箱引入批的概念后,不需要决策某个具体箱是否放在某个箱位,而只需决策某一批中的箱是否放在某个箱位。因此,通过引入与批相关的决策变量后,堆场箱位分配问题中用来决策每个箱位置的位置变量就会明显减少,便于建模求解。
  根据集装箱船的基本配载原则可以确定不同批的出港集装箱装船时的先后顺序。首先,为了避免在集装箱船上发生倒垛,要求集装箱船上到港站远的箱不能压在到港站近的箱上面,因此装船时要先装到港站远的箱再装到港站近的箱;其次,为了保证集装箱船的稳定性,配载时要将重量级别高(重)的箱放在船的下面,因此装船时要先装重量级别高的箱再装重量级别低的箱。
其他文献
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物流实训基地建设与升级改造为例,针对物流实训基地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智慧物流实训基地建设与升级的技术方案,包括升级
基于时尚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由单供应商和单时尚品牌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结构,将企业社会责任(CSR)量化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假设市场需求为确定需求且取决于零售价格以及
[摘要]为实现干线协调下的单点自适应控制,首先将周期内的相位分解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并设定各相位的可变部分时长之和为定值;随后将协调方向及其相邻相位所在方向的进口道流量模糊化,并用規则集描述流量与相位可变部分的时长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套干线协调下的单点自适应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新控制方法对时变的交通流适应性更佳。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干线协调;可变相位;模糊控制;城市交通
从物流业外资并购的类型及现状出发,剖析垄断并购的消极影响,引入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必要性,随后阐释我国物流业外资并购反垄断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据此提出三大完善建议。
[摘要]分析了带有退货回收过程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考虑到在服务客户时已经回收的货物存在二次装卸的可能,根据运输配送过程中存在的固定成本、折旧成本、装卸成本、油耗成本和制冷成本等因素建立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结合改进的免疫蚁群混合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实验算例分析得出求得的解是满意的,从而为冷链运输配送企业的决策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逆向回收;免疫蚁群算法;路径优化  1引言
为提升运输效率,太原铁路局将把C80E通用型敞车运用考验范围扩大至全局。太原铁路局北区为重载线路,而南区为非重载线路,因此对于跨区运行的列车需要进行组合分解。在分析组
[摘要]针对单线校车路径规划问题,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考虑校车行驶过程中道路长度、道路属性和交通拥堵情况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单线校车路径规划模型,利用加入剪枝规则和禁忌表的改进洪泛算法进行求解,有效地提高了求解速度。以大连嘉汇阳光小学校车调度为例,对其某条线路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求得最优解,且在求解效率上优于传统的精确算法。  [关键词]校车路径规划;洪泛算法;剪枝算法 
学科竞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广东省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为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来自广东省内的62位老师和489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
高速公路应急资源点优化布局是高速公路救援系统的基础,研究如何合理地布置应急资源点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回顾国内外应急选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高速公路应急资源点的功
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数据与物流行业的关系,然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物流企业的仓储系统从提升聚集效益、提高仓储效率、优化作业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与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