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来源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因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带来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该课程教育功能,解决大学生日趋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El趋多样化,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
"罪与罚"是中西文学中共同存在的一个母体。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因果报应的思想,它起初存在于佛教宣传小说中,后来结合古已有之的"天命思想"成为一种共同民族心理,并广泛存在于各种
土壤养分供给性大小是否影响植物氮和磷再吸收效率仍存在争议。调查了广西猫儿山不同海拔常绿和落叶树种成熟和衰老叶片的氮和磷含量,探讨营养再吸收是否受到叶片习性和海拔的影响。所有树种氮和磷再吸收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6.5%和52.1%。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有显著较高的氮再吸收效率(P<0.001)和磷再吸收效率(P<0.01),这与前者有较低的衰老叶片氮和磷含量密切相关。随着海拔的上升,氮再吸收效率显著下
在北京市3个公园中选择裸地、道路、林地、草地4种主要景观类型,通过2013年10月、11月、12月的实地监测数据,定量揭示不同景观类型地表温度、近地表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日间变化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它已经成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本文通过使用文献法、比较法,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材形式、新评价体系以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