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支护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煤矿作为我国发展的主要能源,煤矿开采时,最关键的是掘进支护,其工作好坏决定了煤矿开采质量,对此进行研究,进一步使煤矿的掘进支护得到加强,切实确保掘进支护技术能为煤矿开采提供支持。主要对煤矿掘进支护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该技术完善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常见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煤矿开采业是我国获益较大的行业,在我国的众多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技术的提高,煤矿采掘技术方面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许多新型的采煤技术,伴随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开采中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矿难的发生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也同样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在进行掘进支护工作时要学会运用适当的安全防控措施,防止井下矿难的发生,寻找合理的支护方式解决支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维护井下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煤矿掘进支护的重要意义
  煤炭工业的发展,矿山的支护技术和支护设备也得到飞速的发展,支护技术主要是在采掘过程中为维护顶板安全而采用的支护手段,煤矿的支护技术直接关系到采煤工作的安全、效率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在井下采掘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国的煤矿企业而言,对支护的投入和建设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近年来的煤矿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煤矿采掘获取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但在发展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安全防护,造成矿难的发生,因此预防灾难的基本前提是做好矿井的安全防护,采用矿井支护技术预防和杜绝隐患的发生,对煤矿掘进来说,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煤矿支护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井下采矿事故的发生,是保障井下安全作业行之有效的办法。
  2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2.1地质条件对支护技术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力度的不断加深,现阶段,我国煤矿开采逐渐进入深井开采阶段,约一半以上矿井煤炭埋深已经超过千米。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地质环境结构也变的愈发恶劣,致使煤矿掘进支护技术进入瓶颈。首先,由于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煤层顶板岩性以及起拱围岩的应力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次,伴随着地质条件构造的逐渐增多,巷道断层及大坡度巷道也越来越多;第三,煤矿掘进设备不够先进,当遇到硬度高的岩石时其破岩能力大大降低,切割速度明显下降,加大了设备的磨损程度。以上问题的发生,都制约着掘进支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引发工程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
  2.2煤矿巷道断面和形状的影响
  由于传统巷道的形状为拱形状,受传统巷道形状的影响,在煤炭运输过程中输送量较低,无法满足人们的对煤炭的需求量。另外传统煤矿巷道不仅使用率较低,而且对煤矿作业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一些矿难的发生不仅对矿工家属带来沉痛灾难,而且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一定影响。此外,传统煤矿巷道断面较小,井下一些大型设备无法作业,继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2.3煤矿巷道数量较少
  煤矿巷道在煤矿生产中起着运输煤炭和矿井通风的功能,由于传统的巷道数量不足,且较为单一性,不仅严重制约了煤矿巷道功能的发挥,而且对煤矿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矿工的生命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2.4巷道适应性差
  煤矿地质条件的好坏对煤矿巷道建设至关重要,传统煤矿巷道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巷道掘进地质条件由浅到深的复杂性,因此巷道的过渡性较差,建成的传统巷道无法与周围的作业环境相适应,这样极大降低了巷道的使用率,同时对经济也造成了损失。
  3煤矿掘进支护解决措施研究
  3.1对前探梁和液压支柱进行适当运用
  煤矿掘进支护的时候,能够通过适当使用前探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先确定前探梁位置,然后对间距进行调整,保证间距合适。一般前探梁距离设计为0.4m,而且巷道的布局结构在架设的时候一定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细致的评估,使巷道里的障碍物清除,在此基础上,保证能够顺利移动前探梁。架设的时候,各装置通过连棚器连接,使间距比例符合要求。煤矿掘进支护整体质量的保证需要顶梁布置方式的支持,布置顶梁的时候通过单体液压支柱完成,顶梁的强度要足够。和以往的支护模式相比来说,单体液压支柱适合现在煤矿开采,支护布置的时候要严格限制支柱间距,距离为1.5m,而且顶梁要垂直。如果情况紧急,要先布置顶梁,然后对钢筋网进行完善,液压支柱施工能够满足煤矿掘进支护要求,对支护布局较为有利。
  3.2重视安全宣传
  煤矿掘进支护需要通过制度来实施,也为其提供依据。支护设计和煤矿作业安全宣传要相互结合,确保安全宣传到位,考虑到煤矿安全宣传和煤矿采掘安全性关系密切,所以要提高对该工作的重视。而且煤矿企业还要把宣传范围扩大,使更多人能夠接受这样的支护措施。煤矿采掘现场施工要做好施工检查,做到防微杜渐,保证掘进整体质量的提高。
  3.3保证前探梁的稳定性
  施工和布置前探梁的时候,支护需要通过吊环式的前探梁来完成。之前的支护,前探梁之所以没有稳定性,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支架。若没有固定装置来固定前探梁,那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该问题,施工时对前探梁支点进行增加,然后通过对支护方式进行校正来提高掘进支护的价值。
  3.4合理利用n型钢和吊链
  在井下作业现场一般采用三根吊挂搭建临时支护设备,为确保前探梁的强度,采用n型钢进行搭建,通过吊环可以完成前探梁的固定工作,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加强对吊环的合理布置,确保吊环方向与巷道方向一致,还需要加强对前探梁的多方面固定,确保前探梁的稳定。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了全新时期,而且煤矿开采的技术和手段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虽然煤矿提高了产能,却因为煤矿企业的规模和开采深度的增大而使得煤矿安全日益突出,因此,就必须要对解决支护的措施进行研究,以保证掘进支护。除此之外,煤矿掘进涉及的流程及步骤相对较多,应该完善整个流程,把安全隐患消除。截止到现在,由于煤矿掘进支护的措施没有完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使煤矿的安全风险根除,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当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仍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确保提高煤矿掘进支护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勇.巷道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煤炭,2009(12):20-21.
  [2]谢少华.关于煤矿开采与掘进支护应用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6):111-112.
  [3]杨磊,高远.探析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J].河南科技,2013(17):38-39.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煤矿)
其他文献
分析宽带技术和市场发展现状,对各国宽带战略实施经验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实施宽带战略的基础,指出我国实施国家宽带战略的重点方向及政策重点。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模式由板书时代进入到了多媒体教学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好处时也要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教学的应用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深
在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ICT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面临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大力推广和深化ICT行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2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分为PAD组19例,非PAD组43例。收集其临床、生化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偏心距的恢复和重建在髋关节软组织张力平衡中的作用,分析重建髋关节偏心距与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
连接电子系统的线缆能够将电磁脉冲能量耦合至系统的内部电路,造成系统性能降级、损伤甚至烧毁,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线缆的电磁脉冲效应研究工作是采取针对性电磁防护措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抑郁焦虑的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湛江、深圳两所综合性二甲医院的8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抑郁焦虑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国内常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类型,临床表现严重、复杂,且致死率、致残率较高。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95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治疗的疗效较满意。总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