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内驱力”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一问题,是教师构建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唤醒、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三个内驱力
  [作者简介]钱如兰(1969-),女,江西贵溪人,贵溪市教育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解决“学生愿不愿意学,怎样才能积极主动去学”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属于学习的动力系统部分的内容,学生的心理机制是动机,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积极唤起、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必须清楚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一、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是求知和学习的欲望,是建立在获取知识本身基础上的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学习最稳定最重要的动机。学生对学习产生的动力,这种学习行动并不是由他人推着、看着、逼着他产生的,不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认知内驱力是由知识本身产生的,例如有的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总结规律给他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乐趣,实验成功给他带来了成功感,所以他就对物理这门实验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认知内驱力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二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认识,是通过家长、老师的不断讲解,学生真正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些学生认清后,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支持这个学生努力学习。但也有一些学生虽然认识得十分清楚,可不按要求去做,不努力学习,对这类学生,无休止的说教作用不大甚至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总是伴随着快乐、欢喜、高兴等积极的情感,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主动地优先地去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是来源于学习成功后愉悦的心理体验,比如学生自己学完了一些学习内容,并且学得很好,得了高分;或自己独立解决了一些问题,心里很高兴;或在课堂上,自己学习得很轻松,并且学得很精彩,他们感觉这门学科很好学、很好玩。兴趣形成的关键是学生有成功感、成就感,而成功感、成就感的首要条件是让学生学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做到让学生学会,只有学会了,学生才会产生兴趣;只有学会了,学生才有可能独立学习,有可能独立研究,才有可能完成各种任务。这样才能有成功的体验,才能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是最难教的一年,这是因为幼儿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统一管理。幼儿园是一个有说有笑有玩有闹的地方,是一个有歌有舞有棋有画的地方,是一个规范吃喝拉撒睡的地方,是一个学会坐卧行走穿衣戴帽的地方,是一个学习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会自制的地方,是一个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良好的性格的地方。孩子学会友爱、互助、合作、分享、谦让,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都应是贯穿于“玩与游戏”中的。但幼儿园的老师本着急功近利的办园思想,承载着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过度期望,不但没有把该教的教会,却把不该教的教会了,导致一年级学生学习参差不齐,对于老师教的内容——部分学生已经学会,就不听了,好习惯没养成,溜号的习惯形成了,会了就不听不学,往往就会无事生非。所以一年级的老师不得不担负起纠错改错和规范行为习惯的重担。
  二、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向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地位的动机,是获得荣誉受到尊重的欲望。学生在班级群体、学校群体中学习生活,这是学生最现实的社会化环境,在学生群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获得同学的尊重,这是个体需要;这种内驱力与前面的不同,它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的,而是为了提高在群体中的地位而努力获得学习成就,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中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都渴望在班级中有一席之地,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相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敢于碰撞、较量、竞争。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利用各种教育措施唤醒、引发学生的这种内驱力,比如多设职衔:标兵、健将、计算能手、小发明家、解题大王以及各种星——勤奋星、刻苦星、诚实星、稳中求胜星、进步星等,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荣誉。
  三、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向学生附属的长者(家长或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动机,是希望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赏识的欲望。这也是一种外部动机,家长经常进行物质上的鼓励,是提高附属内驱力的一种方式,但是此种内驱力并不持久,它会随着环境、条件、事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教师的鼓励、表扬、各种奖励、奖状更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延长附属内驱力的作用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批评也要避免当众批评。
  责任编辑 沁 砚
其他文献
中南亚国家出于地区利益的需要进行多边引渡合作,打击严重危害本地区的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趋势,具备相应的法律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这
量化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我国法治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民法实践的推进结果。根据国家侵权行为中侵犯客体的不同,将其分类,并为各类侵权行为给公民造成精神损害确定了
近几年影视片在我国英语听、说、读、译教学运用中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听力课的运用较多,而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我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眼睛来了解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分量重,篇幅大,种类多,分布于各个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分析其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解题思路,培养能力  一、新旧联系,引出思路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新知识总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学习新的应用题前,恰当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直接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其策略性,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意渗透的反复性.德育与数学教学侧重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寓德育于初中数
组织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对专题复习不仅要有正确的目标,而且还要有科学的设想和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知
摘要:现代工程建设中,电气设备的应用极为普遍,其不仅提升了房屋建筑整体的服务能力,更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极为关键,一旦电气设备消防设计质量不高,就会降低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然而在实践中,电气消防配电设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使得设计过程整体难度较高,导致电气系统消防配电应用存在较多问题。新时期,提升消防配电设计质量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电气
中学数学越来越接近生活,学生学习了数学也应该对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与发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扩大视野,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美,提
伽达默尔在为精神科学奠基时诉诸近代人文主义传统,表明古代实践哲学与人文主义传统有着密切联系。人文主义传统中的核心概念如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隐含着一种不同于理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