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应该特别关怀、帮助、指导特殊家庭的学生,使他们干涸的心田多一份润泽,多一份阳光。首先是多指导和引导,让特殊家庭孩子能面对现实,热爱生活。其次是多关心关爱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然后是教育他们为他人、社会做出贡献,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特殊家庭的学生 关怀
作为班主任老师,无法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教育问题,就是班里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这些学生家庭结构复杂,各有各的特殊状况。如离异、丧偶的单亲家庭,失去双亲的孤儿,残疾家庭以及贫困家庭等。这些孩子生活困难,感情脆弱,心态复杂,他们常常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享受阳光雨露。我们班主任就应该特别关怀、帮助、指导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使他们干涸的心田多一份润泽,多一份阳光。
一、再多一些指导引导,让特殊家庭的孩子能面对现实,热爱生活、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谓特殊殊家庭,主要是家庭人际关系复杂性。这些单亲、孤儿、残疾、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需要班主任的指引和教导,特别需要老师的导航。班主任可以教他们接纳父母离异或去逝的现实,家庭中有残疾人或因病因残致贫的现实,让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孩子本身并没有错,完全有理由抬头挺胸做人;另一方面教育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心中要充满正能量,相信社会,相信学校,要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们,给他们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原来成绩还不错,可是后来成绩下滑特别厉害。通过思想工作我得知,他的母亲两年前去世了,他的爸爸后来又给他找了个后妈,其实后妈对他很好。只是最近他后妈又为她生了小弟弟,那段时间,他不爱说话。我充分了解后,与他爸妈共商设计调解方案。我找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了解了他的心思,得知他内心觉得妈妈、老师似乎都不喜欢他了。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让他面对现实,告诉他爸妈依然爱他,弟弟长大了会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呢。终于,他想通了,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二、再多一份关心关爱,把整个心灵献给特殊家庭的学生。
首先以朋友、親人的姿态,深入到特殊家庭的学生中间,洞察他们的家庭琐事,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如到特殊家庭中走访,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与大家一同学习、运动、做游戏等。告诉他们遇事多问我该怎么做?如果遇到大的困难可以找老师。在学习上班主任可以开小灶,适当补课,在写作文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多写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经历的励志文章,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让他们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丑小鸭也会变成天鹅,展翅飞翔。
其次,要特别维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积极向上,在阳光下生活学习,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激发内在动力。班主任要充分尊重信任他们,如果不尊重甚至打击,乃至讽刺挖苦,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产生压力感和自卑感。班主任老师要经常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哪怕取得一点成绩都要予以褒奖,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眼下的困难,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即使他们出现问题或失误,也要讲究批评方式方法,适时指导加以改进。我班有这样一个女同学,平时不怎么说话,各科成绩都不好,还经常迟到,学习也不积极,各科老师提起他都头疼。我了解到她是渔民家的孩子,在她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在一次意外中去世,现在跟随姑姑生活。语文课我提她回答问题时发现她的音质特别好,临到我班主持升旗时,我故意把国旗下演讲的任务交给她,并在课后对她进行辅导,那天她讲的棒极了。赢得了全校同学热烈的掌声。我又让她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她找到了自信,每天都能按时到校,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对这些特殊家庭里的孩子更为重要。
三、教育特殊家庭孩子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做到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和家长的教育方式,给她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抱怨、憎恨,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病态心理。班主任老师在给予关心关爱关注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同情别人的处境,为别人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如学习中相互帮助解析难题,为家人倒一杯开水,向老师、同学们问好,参加义务劳动,把班级卫生打扫一下,帮助同学整理书包纸笔等。这样,既能增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又能珍惜他人的爱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针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班主任要用特殊的方法,做好家庭、社会、学生的工作。我们班主任,要多几份关心,多几点指导,为他们多洒爱的阳光,孩子们就会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冯成喜, 黄发枝. 班主任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4, 000(009):19-20.
常碧君. 家碎心不碎——浅谈班主任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8).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学校 朱素芬
关键词:班主任 特殊家庭的学生 关怀
作为班主任老师,无法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教育问题,就是班里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这些学生家庭结构复杂,各有各的特殊状况。如离异、丧偶的单亲家庭,失去双亲的孤儿,残疾家庭以及贫困家庭等。这些孩子生活困难,感情脆弱,心态复杂,他们常常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享受阳光雨露。我们班主任就应该特别关怀、帮助、指导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使他们干涸的心田多一份润泽,多一份阳光。
一、再多一些指导引导,让特殊家庭的孩子能面对现实,热爱生活、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谓特殊殊家庭,主要是家庭人际关系复杂性。这些单亲、孤儿、残疾、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需要班主任的指引和教导,特别需要老师的导航。班主任可以教他们接纳父母离异或去逝的现实,家庭中有残疾人或因病因残致贫的现实,让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孩子本身并没有错,完全有理由抬头挺胸做人;另一方面教育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心中要充满正能量,相信社会,相信学校,要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们,给他们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原来成绩还不错,可是后来成绩下滑特别厉害。通过思想工作我得知,他的母亲两年前去世了,他的爸爸后来又给他找了个后妈,其实后妈对他很好。只是最近他后妈又为她生了小弟弟,那段时间,他不爱说话。我充分了解后,与他爸妈共商设计调解方案。我找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了解了他的心思,得知他内心觉得妈妈、老师似乎都不喜欢他了。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让他面对现实,告诉他爸妈依然爱他,弟弟长大了会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呢。终于,他想通了,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二、再多一份关心关爱,把整个心灵献给特殊家庭的学生。
首先以朋友、親人的姿态,深入到特殊家庭的学生中间,洞察他们的家庭琐事,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如到特殊家庭中走访,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与大家一同学习、运动、做游戏等。告诉他们遇事多问我该怎么做?如果遇到大的困难可以找老师。在学习上班主任可以开小灶,适当补课,在写作文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多写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经历的励志文章,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让他们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丑小鸭也会变成天鹅,展翅飞翔。
其次,要特别维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积极向上,在阳光下生活学习,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激发内在动力。班主任要充分尊重信任他们,如果不尊重甚至打击,乃至讽刺挖苦,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产生压力感和自卑感。班主任老师要经常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哪怕取得一点成绩都要予以褒奖,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眼下的困难,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即使他们出现问题或失误,也要讲究批评方式方法,适时指导加以改进。我班有这样一个女同学,平时不怎么说话,各科成绩都不好,还经常迟到,学习也不积极,各科老师提起他都头疼。我了解到她是渔民家的孩子,在她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在一次意外中去世,现在跟随姑姑生活。语文课我提她回答问题时发现她的音质特别好,临到我班主持升旗时,我故意把国旗下演讲的任务交给她,并在课后对她进行辅导,那天她讲的棒极了。赢得了全校同学热烈的掌声。我又让她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她找到了自信,每天都能按时到校,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对这些特殊家庭里的孩子更为重要。
三、教育特殊家庭孩子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做到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和家长的教育方式,给她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抱怨、憎恨,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病态心理。班主任老师在给予关心关爱关注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同情别人的处境,为别人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如学习中相互帮助解析难题,为家人倒一杯开水,向老师、同学们问好,参加义务劳动,把班级卫生打扫一下,帮助同学整理书包纸笔等。这样,既能增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又能珍惜他人的爱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针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班主任要用特殊的方法,做好家庭、社会、学生的工作。我们班主任,要多几份关心,多几点指导,为他们多洒爱的阳光,孩子们就会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冯成喜, 黄发枝. 班主任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4, 000(009):19-20.
常碧君. 家碎心不碎——浅谈班主任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8).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学校 朱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