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人工骨结合带血供组织修复羊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2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不同自体带血供组织移植修复羊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将30只绵羊制作成30 mm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长段尺骨组(A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屈指长肌肌腹组(B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尺骨骨膜组(C组)、PLGA-TCP-BMP-2人工骨组(D组)及不植人任何材料组(E组),每组6只.各组均以钢板固定桡骨缺损区.术后当天及4、12、24周行手术部位X线摄片,术后24周处死动物行CT及组织学检查. 结果 X线片及CT检查显示:术后24周A、B、C组桡骨缺损处完全成骨修复,皮质骨与髓腔的轮廓清晰;D组亦能完全修复,但新生骨密度及髓腔轮廓清晰度均不如前3组;E组无有效骨痂形成.Samantha放射学评分和Lane-Sandhu放射学评分显示:A组评分高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组新生骨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C组新生骨与断端皮质骨融合,新生骨痂较为纤细;D组新生板层骨及骨陷窝排列较为紊乱;E组无骨连接表现.A、B、C、D、E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11.3±0.6)、(10.8±0.8)、(10.7±0.9)、(10.2±1.1)、(4.5±1.2)分,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1,P=0.026),其中A组评分高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不同自体带血供组织移植能满意修复羊桡骨30 mm的骨缺损.
其他文献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卒中幸存者中60% ~80%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脑卒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并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02年2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老年AL患者28例,收集临床资料,研究其院内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发生电风暴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1例AMI患者行直接PCI,将围手术期发生电风暴的患者纳入电风暴组,未发
尽管对旋转暴力型踝关节骨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且基本治疗策略已较为成熟,但向纵深和细微发展,还存在较多的争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某些骨折类型的手术指征并未获得广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多数与EB病毒感染有关,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早期PTLD进展迅速,
2010年春节期间,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者中烟花爆竹爆炸伤占80%以上.这类爆炸伤患者病情复杂,多种损伤同时存在,包括眼睑裂伤,泪小管断裂,结角膜烧伤、裂伤、异物,晶状体脱位,外
目的 探讨餐后高血糖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20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餐后血糖,将所有患者分为餐后高血糖组和餐后血糖正常组,分别对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改良向心方向穿刺法在血液透析(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8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有关资料,按穿刺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n=42)内瘘动脉穿刺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迫切需要寻找某种生物标记物,作为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的评估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D
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表面标志;针对肿瘤干细胞的信号转导路径;诱导肿瘤干细胞分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