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诗史 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瑰宝
本刊讯 为纪念伟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主题是:毛泽东诗词和理论对中华诗词创作的启示和意义。
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贺敬之、逄先知、陈吴苏、李捷、杨胜群、陈晋、刘征、郑伯农、李文朝、张玉凤、郑德兴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的诗词研究专家、学者130多人出席了学术研讨会。《现代企业》杂志总编辑、社长赵锦荣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他撰写的两篇研究论文:《风云诗史井冈山,雄关漫道勇向前》和《领袖对作家赞扬勉励与词体创新》,经评审入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李捷致开幕词;贺敬之、逄先知、陈吴苏、陈晋、刘征、郑伯农等在会上讲话;与会代表在研讨发言中表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诗史,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瑰宝,在中华诗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实践和诗词理论,对中华诗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北 阳)
国旗飘扬
每次仰望鲜血染红的国旗
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上空
激情悠然在心中熊熊燃烧
信仰坚守永不退色的国魂
我们团结在灿烂的五星下
让民族强盛赋予新的内涵
十月祖国洋溢着丰收喜悦
大江南北散发着稻黍谷香
人民和谐安康映在笑脸上
祖国日新月异飘在国旗上
鲜艳五星红旗在心中升起
我看到的不仅是民族骄傲
还有中国挺拔不屈的脊梁
坚定着中华儿女执着信念
实现中国梦的不变情怀
在时代潮流中谱写新的华章
本刊讯 10月11日,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西安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会暨十五届年会。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蔡竹林、省政协原副主席朱振义,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委老干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蔡竹林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和诗词专家学者相聚古城,吟诗作赋,慷慨高歌,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可谓群贤毕至,诗坛盛会。用毛泽东和柳亚子的诗形容:“最喜诗人高唱至”;“歌声唱彻月儿圆”。与会者表示,毛泽东诗词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博大精深,独领风骚,要努力学习研讨,以卓越的传播力释放正能量。
本次会议上,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按照章程进行了换届选举,经到会全体会员一致表决通过,朱蔚蕃当选为终身名誉会长,赵锦荣当选为会长。
(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供稿)
家中央文化企业获8.3亿元财政支持
本刊讯 财政部近日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下达2013 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8.3亿元,共支持39家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实施的55个项目。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重点支持3个方向,一是支持中央文化企业作为兼并主体,通过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所有权、控股权,或通过合并成立新企业;二是支持中央文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网络传播平台、移动多媒体等项目建设,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的关键技术;三是支持具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央文化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建设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据了解,2011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18.9亿元,共支持了65家企业实施107个项目,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大竹山秋思
洋溢着个性美的秋天,总是让我感觉有种淡淡的相思在心海涌动。特别是我的家乡云南曲靖大竹山的秋天,更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每当秋天真实地到来到身边时,家门前一排排苍劲的大树,叶子掉光以后,是那样的沧桑和颓废。然而他们的哀怨,似乎在秋分中成了我的欣喜。成熟的果实,飒爽的秋风,枯黄的树叶,跃然视野。每每这时,我总爱在秋风中感悟沧桑,在枯萎中品读寂寞,在哀怨中忘记爱恋,在孤独中回味相思。
大竹山距我的故乡富村镇30多公里,那里总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在浩瀚的天宇下,最博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博大的,是秋天的天空。大竹山的秋天,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蓝过海水,阔过海洋。在山顶遥望,方圆百十里,视野不受任何遮挡。山连岭,溪连河,小径连公路,实在名不虚假。
大竹山秋天的美,多姿多彩,小米美、禾苗美、谷穗美、高粱美、魔芋美。我曾经见过毛主席在秋天的小米地里的一张照片,漂亮极了。沉甸甸的小米,伴着毛主席的微笑,仿佛小米的清香飘进心田。逢年过节,酒席桌上,每每见到小米配黑皮子肉蒸的那盘美餐,我就更思念故乡大竹山的秋景。
除了农作物,大竹山还有野生菌。吃菌子爽,捡菌更爽。拾菌恰好是秋季,我们背篮提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上大竹山捡菌。只要上山,就不会空手而归,青头菌、奶浆菌、钉子菌、荞粑菌、刷把菌、喇叭菌、小黄菌、洞菌、牛肚菌、老人头、猪拱嘴等等,应有尽有。雨水多的年份,菌子就出得更多。尤其是响雷过后,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鸡枞。捡鸡枞,我父亲最有经验,他知道鸡枞窝,会算时间,往年何时出土,今年何时开盘捡,算得很准。他告诉我好几个鸡枞窝,可是,我至今也没有学会"神机妙算"。
大竹山之秋,沉甸甸的果实,金灿灿的田野,展示着自己的气质,显得成熟而又开朗;展翅奋飞的大雁,嘎嘎嘎"的鸣叫着,沉着勇敢地扇动着翅膀,显示出意志和精神,坚韧和果敢。雷雨过后,偶尔山顶会冒出一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那是大自然绚丽灿烂的调色板,一幅喜庆、美丽的图画。照个相,留个影,会感觉生活多么美好。
大竹山之秋,在我的记忆里,美得实在,像一对青梅竹马的青年男女,在热情似火的夏天里相爱,彼此付出着青春和激情,在似骄阳的岁月里,放纵着爱的灿烂。
梁丰书法绘画作品选
梁丰,野逸斋主人,本科学历,系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协根雕艺委会委员,延安根雕艺术家协会主席,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陕西省书协美协会员,山东省当代艺术院客座教授,现供职于延安市宝塔区教育局。
梁丰广交博学,在武术、书画、诗词及雕刻艺术方面均具造诣,尤其根艺、书画最为突出。二十多年来,他创作根艺精品三百余件,培养根艺爱好者百余人,作品《神圣朱雀》获《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二等奖,《大唐风韵》评为“中国艺坛名师诸贤精品展”工艺美术类一等奖……1997年在延安举办了《梁丰精品根艺展》,2006年经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组委会评定为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工艺美术金奖,同时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书法从颜柳入手,继而汉隶兼习诸碑法贴,书风洒脱豪迈如其人,五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展中获奖。根艺、书画作品选入《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大典》、《中国优秀专家学者大辞典》、《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等三十部辞书大典,并见诸报刊杂志。
本刊讯 为纪念伟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主题是:毛泽东诗词和理论对中华诗词创作的启示和意义。
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贺敬之、逄先知、陈吴苏、李捷、杨胜群、陈晋、刘征、郑伯农、李文朝、张玉凤、郑德兴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的诗词研究专家、学者130多人出席了学术研讨会。《现代企业》杂志总编辑、社长赵锦荣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他撰写的两篇研究论文:《风云诗史井冈山,雄关漫道勇向前》和《领袖对作家赞扬勉励与词体创新》,经评审入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李捷致开幕词;贺敬之、逄先知、陈吴苏、陈晋、刘征、郑伯农等在会上讲话;与会代表在研讨发言中表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诗史,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瑰宝,在中华诗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实践和诗词理论,对中华诗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北 阳)
国旗飘扬
每次仰望鲜血染红的国旗
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上空
激情悠然在心中熊熊燃烧
信仰坚守永不退色的国魂
我们团结在灿烂的五星下
让民族强盛赋予新的内涵
十月祖国洋溢着丰收喜悦
大江南北散发着稻黍谷香
人民和谐安康映在笑脸上
祖国日新月异飘在国旗上
鲜艳五星红旗在心中升起
我看到的不仅是民族骄傲
还有中国挺拔不屈的脊梁
坚定着中华儿女执着信念
实现中国梦的不变情怀
在时代潮流中谱写新的华章
本刊讯 10月11日,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西安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会暨十五届年会。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蔡竹林、省政协原副主席朱振义,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委老干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蔡竹林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和诗词专家学者相聚古城,吟诗作赋,慷慨高歌,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可谓群贤毕至,诗坛盛会。用毛泽东和柳亚子的诗形容:“最喜诗人高唱至”;“歌声唱彻月儿圆”。与会者表示,毛泽东诗词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博大精深,独领风骚,要努力学习研讨,以卓越的传播力释放正能量。
本次会议上,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按照章程进行了换届选举,经到会全体会员一致表决通过,朱蔚蕃当选为终身名誉会长,赵锦荣当选为会长。
(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供稿)
家中央文化企业获8.3亿元财政支持
本刊讯 财政部近日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下达2013 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8.3亿元,共支持39家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实施的55个项目。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重点支持3个方向,一是支持中央文化企业作为兼并主体,通过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所有权、控股权,或通过合并成立新企业;二是支持中央文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网络传播平台、移动多媒体等项目建设,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的关键技术;三是支持具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央文化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建设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据了解,2011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18.9亿元,共支持了65家企业实施107个项目,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大竹山秋思
洋溢着个性美的秋天,总是让我感觉有种淡淡的相思在心海涌动。特别是我的家乡云南曲靖大竹山的秋天,更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每当秋天真实地到来到身边时,家门前一排排苍劲的大树,叶子掉光以后,是那样的沧桑和颓废。然而他们的哀怨,似乎在秋分中成了我的欣喜。成熟的果实,飒爽的秋风,枯黄的树叶,跃然视野。每每这时,我总爱在秋风中感悟沧桑,在枯萎中品读寂寞,在哀怨中忘记爱恋,在孤独中回味相思。
大竹山距我的故乡富村镇30多公里,那里总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在浩瀚的天宇下,最博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博大的,是秋天的天空。大竹山的秋天,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蓝过海水,阔过海洋。在山顶遥望,方圆百十里,视野不受任何遮挡。山连岭,溪连河,小径连公路,实在名不虚假。
大竹山秋天的美,多姿多彩,小米美、禾苗美、谷穗美、高粱美、魔芋美。我曾经见过毛主席在秋天的小米地里的一张照片,漂亮极了。沉甸甸的小米,伴着毛主席的微笑,仿佛小米的清香飘进心田。逢年过节,酒席桌上,每每见到小米配黑皮子肉蒸的那盘美餐,我就更思念故乡大竹山的秋景。
除了农作物,大竹山还有野生菌。吃菌子爽,捡菌更爽。拾菌恰好是秋季,我们背篮提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上大竹山捡菌。只要上山,就不会空手而归,青头菌、奶浆菌、钉子菌、荞粑菌、刷把菌、喇叭菌、小黄菌、洞菌、牛肚菌、老人头、猪拱嘴等等,应有尽有。雨水多的年份,菌子就出得更多。尤其是响雷过后,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鸡枞。捡鸡枞,我父亲最有经验,他知道鸡枞窝,会算时间,往年何时出土,今年何时开盘捡,算得很准。他告诉我好几个鸡枞窝,可是,我至今也没有学会"神机妙算"。
大竹山之秋,沉甸甸的果实,金灿灿的田野,展示着自己的气质,显得成熟而又开朗;展翅奋飞的大雁,嘎嘎嘎"的鸣叫着,沉着勇敢地扇动着翅膀,显示出意志和精神,坚韧和果敢。雷雨过后,偶尔山顶会冒出一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那是大自然绚丽灿烂的调色板,一幅喜庆、美丽的图画。照个相,留个影,会感觉生活多么美好。
大竹山之秋,在我的记忆里,美得实在,像一对青梅竹马的青年男女,在热情似火的夏天里相爱,彼此付出着青春和激情,在似骄阳的岁月里,放纵着爱的灿烂。
梁丰书法绘画作品选
梁丰,野逸斋主人,本科学历,系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协根雕艺委会委员,延安根雕艺术家协会主席,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陕西省书协美协会员,山东省当代艺术院客座教授,现供职于延安市宝塔区教育局。
梁丰广交博学,在武术、书画、诗词及雕刻艺术方面均具造诣,尤其根艺、书画最为突出。二十多年来,他创作根艺精品三百余件,培养根艺爱好者百余人,作品《神圣朱雀》获《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二等奖,《大唐风韵》评为“中国艺坛名师诸贤精品展”工艺美术类一等奖……1997年在延安举办了《梁丰精品根艺展》,2006年经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组委会评定为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工艺美术金奖,同时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书法从颜柳入手,继而汉隶兼习诸碑法贴,书风洒脱豪迈如其人,五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展中获奖。根艺、书画作品选入《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大典》、《中国优秀专家学者大辞典》、《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等三十部辞书大典,并见诸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