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3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3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育龄妇女各100例,Ⅰ组给予放置吉妮环,Ⅱ组给予放置T型环,Ⅲ组给予放置宫型环,观察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Ⅰ、Ⅱ、Ⅲ三组带器妊娠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Ⅰ组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较Ⅱ组、Ⅲ组低,续用率较Ⅱ组、Ⅲ组高,Ⅰ组和Ⅱ组、Ⅲ组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以及续用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以及续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吉妮环具有较好的节育效果,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续用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關键词】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3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3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为33±5.5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次。产次1-2次,平均产次1±0.5次。所选对象均身体健康,且月经恢复正常,未有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症。所选对象中无生殖器官疾病患者,无生殖器官畸形患者,无月经紊乱患者,无宫颈口狭窄或松弛或撕裂的患者,无子宫脱垂在Ⅱ度以上的患者,无在产后42天会阴的伤口未愈合的患者,无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的患者,无有异位妊娠史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育龄妇女各100例。Ⅰ、Ⅱ、Ⅲ三组在数量、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Ⅰ组给予放置吉妮环,Ⅱ组给予放置T型环,Ⅲ组给予放置宫型环。
Ⅰ、Ⅱ、Ⅲ三组育龄妇女在置器前均使用超声对子宫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记录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曲度等,测量宫底肌层的厚度,测量子宫口与宫底浆膜的距离、测量宫体与宫颈的夹角[1]。使用探测针对子宫腔进行探查后,由专业医师严格的依照3种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在B超的监测下完成手术操作,保证置器的质量。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宫底的肌层深度采用固定线结测量,如线结无法看清,则观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最上缘与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已确定置器的位置。1.1厘米-1.7厘米为合适距离,固定线结小于1.0厘米,或已达到浆膜层即为穿孔。固定线结大于2.2厘米,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未到位,则需要重新进行放置[2]。
1.3观察指标随访24个月,主要观察三组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不良反应率、续用率[3]。
3讨论
产后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目前国内的育龄妇女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避孕措施,具有方便、长效、安全、可逆、经济等众多优点。在育龄期妇女的计划生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的推行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于控制人口的增加幅度和速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育龄妇女选择的避孕措施中,多数的育龄妇女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常会引起如经期延长或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者腹痛等不良反应,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异常[4]。本研究通过对吉妮环、T型环、宫型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吉妮环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较低,续用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吉妮环具有较好的节育效果,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续用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龚珍秀.活性元宫环、爱母环及吉妮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54-55.
[2]唐爱武.宫内节育器吉妮柔适与TCu380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5(2):32-34.
[3]王莉,李清华,魏欣,等.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效果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69-970.
[4]黄绍佩,毛静平.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者绝经后取器困难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5):303-304.
【關键词】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3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3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为33±5.5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次。产次1-2次,平均产次1±0.5次。所选对象均身体健康,且月经恢复正常,未有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症。所选对象中无生殖器官疾病患者,无生殖器官畸形患者,无月经紊乱患者,无宫颈口狭窄或松弛或撕裂的患者,无子宫脱垂在Ⅱ度以上的患者,无在产后42天会阴的伤口未愈合的患者,无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的患者,无有异位妊娠史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育龄妇女各100例。Ⅰ、Ⅱ、Ⅲ三组在数量、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Ⅰ组给予放置吉妮环,Ⅱ组给予放置T型环,Ⅲ组给予放置宫型环。
Ⅰ、Ⅱ、Ⅲ三组育龄妇女在置器前均使用超声对子宫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记录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曲度等,测量宫底肌层的厚度,测量子宫口与宫底浆膜的距离、测量宫体与宫颈的夹角[1]。使用探测针对子宫腔进行探查后,由专业医师严格的依照3种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在B超的监测下完成手术操作,保证置器的质量。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宫底的肌层深度采用固定线结测量,如线结无法看清,则观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最上缘与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已确定置器的位置。1.1厘米-1.7厘米为合适距离,固定线结小于1.0厘米,或已达到浆膜层即为穿孔。固定线结大于2.2厘米,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未到位,则需要重新进行放置[2]。
1.3观察指标随访24个月,主要观察三组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不良反应率、续用率[3]。
3讨论
产后月经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目前国内的育龄妇女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避孕措施,具有方便、长效、安全、可逆、经济等众多优点。在育龄期妇女的计划生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的推行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于控制人口的增加幅度和速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育龄妇女选择的避孕措施中,多数的育龄妇女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常会引起如经期延长或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者腹痛等不良反应,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异常[4]。本研究通过对吉妮环、T型环、宫型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吉妮环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较低,续用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吉妮环具有较好的节育效果,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续用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龚珍秀.活性元宫环、爱母环及吉妮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54-55.
[2]唐爱武.宫内节育器吉妮柔适与TCu380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5(2):32-34.
[3]王莉,李清华,魏欣,等.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效果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69-970.
[4]黄绍佩,毛静平.人工流产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者绝经后取器困难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5):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