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画教学中,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一个独立教学的体系,它是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传统的文人水墨画有它独立的造型观,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时空意识,它对光和色彩有独特理解。中国绘画有明显的线的造型意识,注重黑白交响,辅以淡彩的水墨画,是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成为绘画主流的。中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说过:“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这里的笔墨指的不仅是笔线、墨色结成的关系,而且是用笔墨来表现的客观物象、作者的主观情感在画面中显出来的意境。而西方绘画注重色彩、空间感和视觉张力,这就使得中西两者在绘画的表现形式、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有所不同。
中国山水画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指导,注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欧洲的风景画以自然为基础,侧重描绘人驾驭自然,改造自然。中国的山水画。实质是写意的艺术,而欧洲的风景画,则是写实的类型。当然,艺术的写意与写实,在价值判断上无高低优劣之分。欧洲写实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种艺术在具体描绘对象的同时,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中国的写意艺术之所以被接受,正是因为这种艺术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物象世界的描绘,在视觉上能引发人们与具体描绘对象的联想,能给人们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中国的写意艺术,在似与不似之间做文章,天地广阔。苏东坡有四句名诗,说是:“论画以形似,见于儿同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这就是不必斤斤计较于“形似”。自唐代之后,中国画家更愿讲“真”,而不愿讲“形”、求“形”。在他们看来,“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可见中国绘画之所以鄙弃绝对的形似,旨在追求艺术真谛,寻求创造活泼与生气。这点上,又可以引出中西描写自然绘画的另一差异,这便是中国山水画比欧洲的风景画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表面上看,中国山水画较少描绘人和人的活动,而追求清逸、幽静、禅味和道趣,但它在艺术语言中,包含着作者强烈的个性和对现实的态度,只是巧妙地、几乎不着痕迹地将这种态度隐藏在曲线、墨和色彩构成的绘画形式之中。西方的风景画表达的感情较实,而中国的写意山水画似乎表现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情感。
中国水墨画作为一种最能表达真切感情的艺术,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能使人们获得一个非常可贵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世界”,从而使人们从中得到审美的满足与精神的寄托,这是中国水墨画的风格,也是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的根本。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 方 玉
中国山水画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指导,注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欧洲的风景画以自然为基础,侧重描绘人驾驭自然,改造自然。中国的山水画。实质是写意的艺术,而欧洲的风景画,则是写实的类型。当然,艺术的写意与写实,在价值判断上无高低优劣之分。欧洲写实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种艺术在具体描绘对象的同时,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中国的写意艺术之所以被接受,正是因为这种艺术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物象世界的描绘,在视觉上能引发人们与具体描绘对象的联想,能给人们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中国的写意艺术,在似与不似之间做文章,天地广阔。苏东坡有四句名诗,说是:“论画以形似,见于儿同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这就是不必斤斤计较于“形似”。自唐代之后,中国画家更愿讲“真”,而不愿讲“形”、求“形”。在他们看来,“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可见中国绘画之所以鄙弃绝对的形似,旨在追求艺术真谛,寻求创造活泼与生气。这点上,又可以引出中西描写自然绘画的另一差异,这便是中国山水画比欧洲的风景画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表面上看,中国山水画较少描绘人和人的活动,而追求清逸、幽静、禅味和道趣,但它在艺术语言中,包含着作者强烈的个性和对现实的态度,只是巧妙地、几乎不着痕迹地将这种态度隐藏在曲线、墨和色彩构成的绘画形式之中。西方的风景画表达的感情较实,而中国的写意山水画似乎表现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情感。
中国水墨画作为一种最能表达真切感情的艺术,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能使人们获得一个非常可贵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世界”,从而使人们从中得到审美的满足与精神的寄托,这是中国水墨画的风格,也是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的根本。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 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