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格调”之比较——兼谈中国当代“小资”与“新中产阶级”格调化

来源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调说”是中西文论中重要的理论资源。中国文人本身就是格调生活的实践者。格调理论成为学术派别是在明清的诗文领域。在西方,布鲁梅尔的时尚生活方式首开格调生活传统。西美尔、凡勃伦、布尔迪厄、保罗·福塞尔分别从区隔作用、“歧视性对比”、阶级等级符号等方面把社会、个人与格调联系起来。在中国当代,“格调”是新中产阶级所属词,是这个新崛起阶层的精神文化诉求。坚持中国格调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的品牌战略。
其他文献
近日,知名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格华纳在2011年中国国家工业博览会新能源汽车馆中亮相。为观众展示了电动车时代在传动系统方面及发动系统方面的解决方案如:电子驱动桥(eG
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及政策法规实施、以及消费需求升级,判断目标市场容量走势如下:历年容量同比均呈上升趋势.轻卡未来的发展优势:城镇化程度加速,轻型车成为城镇物流的主力、二
目前我国中部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三种供给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模式和第三部门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具有自身范围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鉴于此,在对近年来
通过2008年8月下旬对安徽省高校网页的系统调查,初步分析了安徽省高等院校现阶段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对于七月我国汽车产销的好形势,协会分析认为,首先是经济向好的因素。其次是借助了政府政策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