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字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由此带来了中国书法的研究和辉煌。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各个时期的文字所形成的名家流派,一直绵延至今。
在今天的中国书法界,能在某一种文字领域有所建树,就可称得上是“大师”了。而在中国当代书法家里,有一位书法家,他在通晓并熟练掌握真、草、隶、篆、行五体后,别出心裁,结合易学和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字演变过程,创作出了盖世绝伦的98个福字组成的——八卦图。这位艺术家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创意是如何练就的?让我们走进德艺双馨的书法家邢立文的笔墨世界,去品读与欣赏中国古老文字的源远流长……
崇尚书法师承名家
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古老文明,演绎了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字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见证着朝代的更迭与轮回,推动着文明的演进过程。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文字的中国,传承与发展便是当下国人,更是书法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邢立文,可以说是个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者,书法的精髓与意蕴在他的笔下,灵动出了柔与刚,古老与现代穿越时空的对话,一个与文字朝夕相处、热爱至深的书法家。
书法史上曾记载有“北邢南董”,北邢指的是明代书法家邢侗,也就是邢立文先生的祖先。邢侗流传下来的草书《临阁帖》目前在南京博物院珍藏。既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邢立文从小就喜欢看父亲写字,四五岁时便开始描红摹帖,加之父亲的言传身教,上小学时他的毛笔字在全校已经名列前茅,为以后的书法奠定了深厚底蕴。
邢立文启蒙师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艺术家郭贞安老师。从颜体入手、学苏米、后学二王、之后又学曹全碑、张迁碑、龙门二十品,直追钟鼎金文甲骨。其字有二王的潇洒飘逸,又有汉隶、汉简的功力。字势高古、运笔独特、字如老树枯藤、苍劲有力,备受大众喜爱。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邢立文对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情有独钟。他说:“学习远古文字,研究文字演变的历史,让我感悟到,如果没有祖先留下的文字,就没有中国现代的书法家。”
郭贞安这样评价弟子邢立文:“老实、忠诚,所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都具备,特别是非常孝顺,对自己的母亲乃至老师都非常敬重。”郭老教导邢立文:寄生翰墨,传承文明;养生怡性,潇洒人生。的确,邢立文把书法不仅当成了一种职业,更把它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一种用心灵去勾勒的语言文化。
创造性的传承是书法家的责任
邢立文坦言,任何书法家都没有权力去编字、造字,而应该在书法秉性的基础上沿袭传承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如果说,青少年时期对学习无比热衷,那么年过花甲之年还能这么痴迷地学习书法,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毅力。
现在邢立文已经把书法的重点集中到毛体和大篆上来。
通过北师大的深造,邢立文对中国书法尤其是对大篆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又有了更大的提高。近期看过邢立文大篆作品的人,无不为其大篆作品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解放后生人的邢立文,对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毛泽东的草书也是邢立文非常崇拜的。现在已是毛体书法协会常务理事的邢立文说:“毛体书法艺术来源于传统书法,而毛泽东又把传统书法的线条、字结和章法注入了民族情感,注入了个人情感,注入了个人天赋,为传统书法的完美演绎出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了这个“境界”,邢立文还在不断练习提高。每次写书写,心态都非常平和,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人性的升华。
由于他对道家《易经》透彻的研究,在原有书法技巧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独具匠心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当爱好书法的人请他写福寿时,偶然的灵感浮现在眼前:八卦中的阴阳鱼。这是象形文字中的第一个福字,更是中国民俗百福图中的第一个福字。根据这个大胆的猜想,邢立文创意出了“八方来福,厚德载福”。此作品一问世,便受到了业界的大加赞赏。让人无时无刻不赞叹中国易学的古老文化竟然和书法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可谓书到、气到、意蕴到。“八方来福”寄予了作者对人们福德的期盼,引起了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众多政府官员、企业家的青睐,纷纷上门求之,或作为贵重礼品或进行收藏,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邢立文成功的背后
邢立文的家里,挂满了一幅幅亲自书写的篆书、行书、草书、隶书作品。一幅邢立文用自创的工艺手法书写创作的孙过庭草书作品——“精神”二字,格外引人注目。
邢立文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妻子张春秀的影子。
笔墨纸砚妻子准备,每写一个字,妻子都会用废纸吸墨;写好的作品,妻子都会非常认真的核对,偶尔也能抓住邢立文一点把柄,此时,邢立文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夸奖妻子一番。
邢立文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家庭的全力支持,使邢立文能够静心修炼。
水是中国书画的灵魂。邢立文的性格如水般柔和,在洒脱中奔放。正如老子所描述的:“上善若水。”邢立文爱养鱼,他说,养鱼就是养水。灵感源于生活,在他眼中,水是人性中至高的追求,随遇而安,却又不失灵动,自然纯洁,在世俗中保持着低调的操守。这是书法境界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典范。
书法给邢立文带来了荣誉,更带给他无穷的乐趣。邢立文的书法,如行云流水般在文字里行走,如自由的鱼儿在小溪中游走,酣畅淋漓,跃然纸上。每当他提笔在手,那种对文字的专注与眷恋之情,便油然而生。如果说大篆是雕刻的文字,不如说邢立文是在用书法“镌刻”一件件艺术品,我们期待邢立文的书法艺术带给我们新的心灵震撼!
在今天的中国书法界,能在某一种文字领域有所建树,就可称得上是“大师”了。而在中国当代书法家里,有一位书法家,他在通晓并熟练掌握真、草、隶、篆、行五体后,别出心裁,结合易学和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字演变过程,创作出了盖世绝伦的98个福字组成的——八卦图。这位艺术家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创意是如何练就的?让我们走进德艺双馨的书法家邢立文的笔墨世界,去品读与欣赏中国古老文字的源远流长……
崇尚书法师承名家
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古老文明,演绎了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字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见证着朝代的更迭与轮回,推动着文明的演进过程。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文字的中国,传承与发展便是当下国人,更是书法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邢立文,可以说是个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者,书法的精髓与意蕴在他的笔下,灵动出了柔与刚,古老与现代穿越时空的对话,一个与文字朝夕相处、热爱至深的书法家。
书法史上曾记载有“北邢南董”,北邢指的是明代书法家邢侗,也就是邢立文先生的祖先。邢侗流传下来的草书《临阁帖》目前在南京博物院珍藏。既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邢立文从小就喜欢看父亲写字,四五岁时便开始描红摹帖,加之父亲的言传身教,上小学时他的毛笔字在全校已经名列前茅,为以后的书法奠定了深厚底蕴。
邢立文启蒙师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艺术家郭贞安老师。从颜体入手、学苏米、后学二王、之后又学曹全碑、张迁碑、龙门二十品,直追钟鼎金文甲骨。其字有二王的潇洒飘逸,又有汉隶、汉简的功力。字势高古、运笔独特、字如老树枯藤、苍劲有力,备受大众喜爱。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邢立文对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情有独钟。他说:“学习远古文字,研究文字演变的历史,让我感悟到,如果没有祖先留下的文字,就没有中国现代的书法家。”
郭贞安这样评价弟子邢立文:“老实、忠诚,所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都具备,特别是非常孝顺,对自己的母亲乃至老师都非常敬重。”郭老教导邢立文:寄生翰墨,传承文明;养生怡性,潇洒人生。的确,邢立文把书法不仅当成了一种职业,更把它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一种用心灵去勾勒的语言文化。
创造性的传承是书法家的责任
邢立文坦言,任何书法家都没有权力去编字、造字,而应该在书法秉性的基础上沿袭传承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如果说,青少年时期对学习无比热衷,那么年过花甲之年还能这么痴迷地学习书法,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毅力。
现在邢立文已经把书法的重点集中到毛体和大篆上来。
通过北师大的深造,邢立文对中国书法尤其是对大篆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又有了更大的提高。近期看过邢立文大篆作品的人,无不为其大篆作品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解放后生人的邢立文,对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毛泽东的草书也是邢立文非常崇拜的。现在已是毛体书法协会常务理事的邢立文说:“毛体书法艺术来源于传统书法,而毛泽东又把传统书法的线条、字结和章法注入了民族情感,注入了个人情感,注入了个人天赋,为传统书法的完美演绎出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了这个“境界”,邢立文还在不断练习提高。每次写书写,心态都非常平和,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人性的升华。
由于他对道家《易经》透彻的研究,在原有书法技巧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独具匠心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当爱好书法的人请他写福寿时,偶然的灵感浮现在眼前:八卦中的阴阳鱼。这是象形文字中的第一个福字,更是中国民俗百福图中的第一个福字。根据这个大胆的猜想,邢立文创意出了“八方来福,厚德载福”。此作品一问世,便受到了业界的大加赞赏。让人无时无刻不赞叹中国易学的古老文化竟然和书法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可谓书到、气到、意蕴到。“八方来福”寄予了作者对人们福德的期盼,引起了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众多政府官员、企业家的青睐,纷纷上门求之,或作为贵重礼品或进行收藏,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邢立文成功的背后
邢立文的家里,挂满了一幅幅亲自书写的篆书、行书、草书、隶书作品。一幅邢立文用自创的工艺手法书写创作的孙过庭草书作品——“精神”二字,格外引人注目。
邢立文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妻子张春秀的影子。
笔墨纸砚妻子准备,每写一个字,妻子都会用废纸吸墨;写好的作品,妻子都会非常认真的核对,偶尔也能抓住邢立文一点把柄,此时,邢立文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夸奖妻子一番。
邢立文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家庭的全力支持,使邢立文能够静心修炼。
水是中国书画的灵魂。邢立文的性格如水般柔和,在洒脱中奔放。正如老子所描述的:“上善若水。”邢立文爱养鱼,他说,养鱼就是养水。灵感源于生活,在他眼中,水是人性中至高的追求,随遇而安,却又不失灵动,自然纯洁,在世俗中保持着低调的操守。这是书法境界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典范。
书法给邢立文带来了荣誉,更带给他无穷的乐趣。邢立文的书法,如行云流水般在文字里行走,如自由的鱼儿在小溪中游走,酣畅淋漓,跃然纸上。每当他提笔在手,那种对文字的专注与眷恋之情,便油然而生。如果说大篆是雕刻的文字,不如说邢立文是在用书法“镌刻”一件件艺术品,我们期待邢立文的书法艺术带给我们新的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