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号误读的思考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口号大国,其中的错误口号不必说了,单是正确的口号由于缺乏正确的、深刻的解读,也难免渐渐变味、变质。以今天为例,将正确口号搞迷糊的事也不少。例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看成中心,看成主要任务,看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这都是对的。但将经济视为世上的第一圣物,视为唯一法宝,视为社会活动和人生行为的全部,这样的理解不仅是偏颇的,而且是致命性的误解。社会机器的部件很多,如道德、法律、文化、教育等等。如果把经济看成至高的神,看成一切的帅,最终不只是会导致精神文明的跌落,而且连经济、物质文明本身,也会日趋泡沫化。
  政治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政治。有些人对政治的理解,误区之一就是把政治很习惯地理解为官方意志、官方行为。这一点,不妨听听孙中山的话:“政治就是大家的事。”中国的政治优势之一,就是国民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具有悠久的传统。因此政治改革不能只限于组织变动、官员任免、条款修改,应当使全体国民切实地感受到民主、民生的实益。总之,使国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传统优势普遍化,而且与国民的总体生态息息相关。
  建立和谐社会。有的人把社会的和谐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性的人际关系融洽,有的官员则喜欢听的是社会局面的稳定。这当然也有道理,但又太浮浅、太片面。社会和谐的第一要素是国民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以及人格尊严)的合理分配和平等占有。也就是说,凡是只看重权力私有而漠视权利公有,凡是有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尤其是利益的既得者和利益的受损者对抗现象的存在,就永无和谐可言。真正的和谐,虽然不能否定竞争,但竞争又必须以良性竞争为主,尽力消除恶性竞争。
  建设精神文明。恕我直言,有些人连什么是文明都没有弄透彻,常常把各种文化作秀、艺术作秀、行为作秀误认为文明。其实,真正的精神文明首先是精神本身的强化。一个人只要有真正的精神,恪守仁、义、礼、智、信,即使闲下来闭目沉思也叫精神。反之,为了谋取私利天天大说大喊、大蹦大跳、大耍大闹无论表演得怎样精彩,也与精神文明无干。(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目前的专业教材或者相关行业标准中对于触棒法磁粉检测的有效检测范围多为范围值或经验值。实际检测工作中,按这些标准或规范要求进行磁化的话,往往不能保证整个磁化区域各个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城乡统筹状况总体上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恶化,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存在着双向的、
浙江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跨区域扩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面临着跨区域重构,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
《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一文作者曹政钧提出了现在已经不再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不要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要把文化问题当作“主要矛盾”,当作“最为核心的问题”。这个论断,不符合当今中国的客观实际。  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人均水平还很低,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生态环境压力有所加
执政者要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绝不能把自身的利益和某个社会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捆绑在一起,而必须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去平衡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尽可能地创造社会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