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由大家庭向三口之家过度,而且在家庭中只有一个独生子女,作为爸爸妈妈的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缺乏养育小孩儿的经验和耐心,因此,小孩儿经常发生吐奶,食积,拉肚子等症状,这些症状如果去医院的儿科门诊去治疗,也是很麻烦的。如果采用我国传统的推拿按摩疗法,方便易行,而且还见效快,疗效好,没有毒副作用。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有关小孩儿“食积”推拿按摩疗法,供同行参考。
小孩儿“食积”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食积可以引起小孩儿胸闷、腹胀、腹痛、厌食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地治疗,小孩儿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推拿按摩治疗小孩儿的食积,见效快疗效好,也不会引起副作用,是值得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推广应用十分好的方法。
一、引起小孩儿“食积”病因病理
1.伤食:由于年轻的爸爸妈们对小孩儿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厚陈,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积而不化。
2.小孩儿胃阳虚:如果小孩儿的胃阳盛,则多会而不清。就会出现胃阳虚,就会发生饮食而闷胀,饮食易于留滞。进食生冷之物,容易导致胃伤。
3.脾阳虚:脾阳虚,就会引起小孩儿食而不化,饮食停留,脘痞腹胀。
二、小孩儿“食积”的具体临床表现
胸脘痞闷,嗳气酸腐,大便臭秽,矢气味殊,饮食不香或食欲大减;有的小孩儿会出现厌食,可能出现腹痛、哭闹等。
三、小孩儿“食积”的具体推拿按摩治疗
食积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证侯”,引起食积的原因很多,但这种原因在临床上又很难找到,故可以称之为“原发性食积”。被找到原因的“食积”,称之为“继发性食积”。继发性食积的小孩儿中,有的可以用推拿按摩治疗。有的则不以推拿按摩治疗。因此,适应于推拿按摩治疗者主要是原发性食积。对原发性食积,也要分不同型采用手法。
1.小孩儿食积的夹寒型:
治疗规则:温中健脾消食。
推拿按摩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推拿按摩操作方法及要求:
1)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两种补脾的土方法,推拿按摩师可以任选一种,推三百下。
2)分推: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小孩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小孩儿之手;以两拇指自小孩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以及尺侧,约一百下。
3)推三关穴:由于是治疗“食积夹寒”,所以推三关穴的次数应多一些,约推六百下。
4)运八势穴: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小孩儿的八封穴位上采用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封穴”,约三百下。
5)分推腹阴阳穴:使小孩儿采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师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二百下。
6)摩揉脐腹:使小孩儿采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师以一手掌,在小孩儿的脐部以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以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小孩儿食积的夹热型:
治疗规则:解热健脾消合。
推拿按摩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推拿按摩的操作方法以及要求:
1)清脾土穴: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用指推法,自小孩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2)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小孩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3)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4)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5)退六腑穴:约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6)推四横纹穴: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推拿按摩师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大约几分钟即可。
7)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推拿按摩师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总之,治疗小孩儿“食积”采用推拿按摩疗法,方便易行,见效快而且不会引起副作用,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能接受,并采用此法治疗小孩儿的“食积”症。也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好方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自己学会后再应用,但要注意安全,关爱你们的小孩儿的健康是第一位。
小孩儿“食积”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食积可以引起小孩儿胸闷、腹胀、腹痛、厌食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地治疗,小孩儿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推拿按摩治疗小孩儿的食积,见效快疗效好,也不会引起副作用,是值得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推广应用十分好的方法。
一、引起小孩儿“食积”病因病理
1.伤食:由于年轻的爸爸妈们对小孩儿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厚陈,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积而不化。
2.小孩儿胃阳虚:如果小孩儿的胃阳盛,则多会而不清。就会出现胃阳虚,就会发生饮食而闷胀,饮食易于留滞。进食生冷之物,容易导致胃伤。
3.脾阳虚:脾阳虚,就会引起小孩儿食而不化,饮食停留,脘痞腹胀。
二、小孩儿“食积”的具体临床表现
胸脘痞闷,嗳气酸腐,大便臭秽,矢气味殊,饮食不香或食欲大减;有的小孩儿会出现厌食,可能出现腹痛、哭闹等。
三、小孩儿“食积”的具体推拿按摩治疗
食积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证侯”,引起食积的原因很多,但这种原因在临床上又很难找到,故可以称之为“原发性食积”。被找到原因的“食积”,称之为“继发性食积”。继发性食积的小孩儿中,有的可以用推拿按摩治疗。有的则不以推拿按摩治疗。因此,适应于推拿按摩治疗者主要是原发性食积。对原发性食积,也要分不同型采用手法。
1.小孩儿食积的夹寒型:
治疗规则:温中健脾消食。
推拿按摩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推拿按摩操作方法及要求:
1)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两种补脾的土方法,推拿按摩师可以任选一种,推三百下。
2)分推: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小孩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小孩儿之手;以两拇指自小孩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以及尺侧,约一百下。
3)推三关穴:由于是治疗“食积夹寒”,所以推三关穴的次数应多一些,约推六百下。
4)运八势穴: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小孩儿的八封穴位上采用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封穴”,约三百下。
5)分推腹阴阳穴:使小孩儿采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师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二百下。
6)摩揉脐腹:使小孩儿采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师以一手掌,在小孩儿的脐部以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以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小孩儿食积的夹热型:
治疗规则:解热健脾消合。
推拿按摩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推拿按摩的操作方法以及要求:
1)清脾土穴:使小孩儿掌心向上,推拿按摩师用指推法,自小孩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2)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小孩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3)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4)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5)退六腑穴:约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6)推四横纹穴: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推拿按摩师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大约几分钟即可。
7)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推拿按摩师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总之,治疗小孩儿“食积”采用推拿按摩疗法,方便易行,见效快而且不会引起副作用,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能接受,并采用此法治疗小孩儿的“食积”症。也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好方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自己学会后再应用,但要注意安全,关爱你们的小孩儿的健康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