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疑云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狼入室


  城南有一富户李员外,最近刚建成私家花园,还没来得及享受,城北就有人捎信来了,说是他的老父亲从楼梯上摔下来,断了几根骨头。
  李员外顿时心急如焚,当下便带上银子,套了马车,赶去城北。到了父亲床前,见父亲气色尚可,他心里才轻松了几分。替李父诊病的吴郎中说李父只是硬伤,并不打紧,李员外这才彻底放宽心了。
  在与父亲的闲谈中,李员外得知,这个吴郎中原来是城北一带最负盛名的大夫,他不禁心中一动。原来李员外有个独生女,名叫李瑶琴,长得花容月貌,最近却总说身体不适,李员外便想趁自己返家之际,顺道带吴郎中一同前往家中,替女儿看病。吴郎中当下便同意了,就这样,李员外带着吴郎中回到了城南的家中。
  女儿李瑶琴对于父亲擅自做主,请郎中来替自己看病的事,颇为不满。李员外不解道:“你不是说这两天不舒服吗?吃饭也没胃口,睡觉也不安稳,我这才特地请了位名医给你看病的。”
  李瑶琴生气道:“我也就是说说,谁让你去请郎中了?一点小毛病,本来挨几天就过去了,没病都被你整出病来了。”
  李员外好不容易请吴郎中来到自己家中,当然不想就这样将他打发了,只得硬着头皮与女儿好说歹说,李瑶琴这才勉强同意了。然而吴郎中给出的诊断结果,却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原来李瑶琴根本就没病,只是怀了孩子。可李瑶琴年方十八,尚待字闺中呢。李员外大为震怒,质问李瑶琴事情的原委。李瑶琴这才一五一十地哭诉起来。
  早在七月份的时候,李员外决定在院中修建花园,便请了几个短工来干活。到了八月十五那夜,李瑶琴逛街赏灯回来,已是人困马乏,回到房中,很快便睡熟了。等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嘴巴已被人堵上,双手也早已被人牢牢控制住了。她奋力挣扎,却无济于事,拼命呼喊,却发不出一丝声响,直到筋疲力尽,奄奄一息,才只得认命。
  就这样,李瑶琴莫名其妙地被人玷污了。就在她伤心绝望时,門外不远处突然传来李员外的喊声,原来李员外半夜肚子饿,让厨娘做了宵夜,想问问李瑶琴要不要吃。歹徒听见声响,自是恐惧,黑暗之中,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上,便跳出后窗,逃之夭夭了。
  李瑶琴这才将口中所塞之物取下,点上蜡烛,将歹徒留下的鞋子用废布包起,藏在了床底下。做完这一切,又理了理心绪,她才开门去见了父亲。
  李瑶琴说完这些,早已哭成了泪人。李员外怒火中烧,狠狠踢翻了一把椅子,算是出了些心中的恶气。
  吴郎中作为外人,自知不便久留,便向李员外提出告辞。李员外一路将他送出府门,又送了一笔银子给吴郎中,只求吴郎中对今天的事情守口如瓶,不要向外声张。吴郎中自然是满口答应。
  当天晚上,李员外喝了好些闷酒,眼花耳热之际,头脑倒似乎更显清醒了。他觉得白天给吴郎中的银子太少了,怕是封不住吴郎中的嘴,于是,他决定第二天再送些银子补上。
  第二日清晨,李员外亲驾马车来到吴郎中的医馆。将所带银子悉数奉上后,他又恳求吴郎中道:“吴郎中医术高明,不知能否为我女儿打掉肚中的胎儿?”
  吴郎中拱手道:“吴某对于女科涉猎未深,而此事又关系重大,员外理当求诸老手,以保万全。”
  李员外叹气道:“我哪有脸面去请什么老手啊,只好请吴郎中勉为其难了。”说完,李员外便跪在地上,给吴郎中磕起头来。
  吴郎中赶忙将李员外扶起,但还是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李员外的请求。李员外没有办法,只得哀求道:“那只求郎中替我保守秘密,其他的事,我再想办法。”

  说完,李员外又掏出一袋银子递给吴郎中,吴郎中也并未拒绝。而正当李员外转身往门外走时,吴郎中却叫住了他,阴阳怪气地说:“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知李员外意下如何?”
  李员外眼睛一亮,问吴郎中到底有何良策,吴郎中皮笑肉不笑地说:“只要李员外同意把女儿嫁给我,那么您所担心的一切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李员外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吴郎中言之有理,便说先回去与女儿商量商量,如无意外,就这么办了。
  然而女儿李瑶琴的反抗却十分激烈,原来她早已有了心上人。那人便是李员外的世侄徐升。徐升是当地最年轻的举人,才气横溢,容貌出众,且与李瑶琴青梅竹马,情意颇深。这本是一门求之不得的好亲,但如今李家出了这样的事,李员外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李瑶琴起初是死活不答应,但李员外心意已决,任凭女儿如何哭求,就是不为所动。而李瑶琴因被父亲不断游说,也开始自惭形秽,万念俱灰之下,只得同意了与吴郎中的婚事。
  徐升听闻消息,数次跑来李府,恳求李员外让自己与李瑶琴相见,但李员外都拒绝了。他对徐升说:“我知道你与瑶琴相好,但结婚不等同于儿戏,自古讲究门当户对。贤侄虽是举人,但家境贫寒,恐怕难以让瑶琴托付终身。你若真为瑶琴好,就不要再来我家了。”
  徐升当然无法接受,在李府外徘徊数日之久,但最终还是被李家人赶走了。

2.凶相毕露


  接下来,李吴二家为掩盖李瑶琴的未婚先孕,仓促之间便举行了婚礼。婚后的第二天,吴郎中携李瑶琴来拜见李员外。其间,李瑶琴趁吴郎中不在,偷偷对李员外说:“父亲,我感觉中秋那夜,闯入我房中的那个歹徒,就是吴郎中。”
  李员外心头一惊,忙问女儿为何突然有此想法。李瑶琴解释道:“昨夜洞房时,我闻到吴郎中身上有股淡淡的中药味,才突然想起那歹徒身上,也是这个味道。而且方才我量了量那歹徒留下的鞋子大小,也与吴郎中的一模一样。”   李员外紧锁眉头,来回踱步,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吴郎中全部的阴谋诡计。这姓吴的先强行霸占了自己的独生女,夺得把柄在手,而后便可图谋李家的万贯家财了。
  正在这时,吴郎中恰巧进来了,李员外忍不住大声质问他:“八月十五那晚,潜入瑶琴房中的那个歹徒,是不是你?先霸占瑶琴,再侵吞李家的财产,这就是你的如意算盘?”
  吴郎中大吃一惊,问李员外为何有此想法。李员外道:“中秋那晚,你虽趁着夜色,霸占了瑶琴,但你身上的中药味却出卖了你。而且,那晚歹徒留下的鞋子尺码也正好与你的相同。对此,你还有何话可讲?”
  吴郎中冷笑了几声,说:“不错,中秋那夜潜入李家、霸占瑶琴的人就是我。谁让瑶琴长得那么漂亮呢,我虽住在城北,但曾无意间见过瑶琴一面,从此便喜欢上了她。但我也知道,瑶琴的心上人是徐公子,想必明媒正娶是没有希望了,所以也就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李员外咬牙切齿道:“你不是人!是畜生!是狼!”
  吴郎中还是面不改色地笑道:“我是狼,但如今已是岳父大人您的女婿了。我们是一家人了,就不要再把过去的不愉快放在心上了。”
  事已至此,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还能怎么办?李员外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将前事一笔勾销了。虽然李瑶琴哭着闹着,要与吴郎中一刀两断,但最终李员外还是站在了吴郎中那一边,劝说女儿跟吴郎中一块儿回去了。
  吴郎中带着李瑶琴重返家门后,当晚便毒打了李瑶琴一顿,理由是李瑶琴轻浮、任性,身虽在吴门,心还在徐家;更可恶的是,嫁入吴家后,还对自己不忠不义,吃里扒外,出卖自己的丈夫。李瑶琴只是哭,毫无还手之力。从那天起,吴郎中对李瑶琴是三天骂,两天打,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因为这三天两头的摧残,李瑶琴肚中的孩子竟然掉了。

  李瑶琴知道自己小产之后,心中却不是悲,而是喜。她瞒着吴郎中,没将这消息告诉他,而是悄悄跑回家,先对李员外说了。她觉得当初正是因为这未婚先孕的孩子,才让她违心与徐升分手,嫁给了吴郎中,现在既然这孩子掉了,就该结束这段本就错误的姻缘。然而李瑶琴想错了,李员外非但不同意她离开吴家,而且还一再为那个没有保住的孩子感到惋惜,甚至还反过来责怪李瑶琴,说她不争气,没能替吴家留住香火。
  李瑶琴顿时心如死灰,一气之下,便摔门而去。大街上人来人往,本就热闹,今日不知怎的,沿街的店铺还扎起了红绸子,似乎是有贵人驾临。
  正纳闷呢,却听不远处有几声锣鼓传来,刹那间几十枚鞭炮齐发,不一会儿,整个街道便被烟雾所笼罩。李瑶琴满怀好奇地往前方望着,只见几匹高头大马由远及近缓缓而来。打头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她定睛一看,那人不正是徐升吗?一问旁人,才知今天是徐升金榜题名、被任命为当地县令衣锦还乡的日子。
  李瑶琴羞于见他,转头看往别处,待人马过去之后,方才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吴家。
  吴郎中凶巴巴地问她为何擅自离家出走,去了什么地方,李瑶琴随口答道,回了趟娘家。没想到吴郎中劈头盖脸地给了她一耳光,厉声道:“刚才家里的佣人比你抢先一步,从街上回来了。今天不正是徐升加官进爵、光荣还乡的大喜日子吗?他看见你在街上迎接徐公子,是这样吗?”
  李瑶琴擦了擦嘴角流出的血,冷冷地说了声“是”。这一声“是”,自然使得吴郎中兽性大发,拳打脚踢已不足以发泄,他还扒了李瑶琴的衣服,用鞭子抽,一面抽,一面大口喝着酒,一直折腾到半夜,才呼呼呼地睡着了。
  李瑶琴咬牙切齿地盯着床上这个如同野兽般的男人,想到自己所有的悲剧都由此人铸成,不禁怒火中烧。只见她轻轻地从地上站了起来,顺手从柜上取了一把剪刀,把心一横,便将那剪刀朝着吴郎中的身体,狠狠地扎了下去……

3.疑云重重


  杀人之后,李瑶琴惊慌失措地冲出屋子,一路往县衙跑。徐升接到下人来报,立刻出门察看。面对着眼前满手是血的李瑶琴,徐升大吃一驚,忙问对方发生什么事了。李瑶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头扑在徐升怀里哭。徐升想起往日两小无猜的美好岁月,也不禁流下泪来。
  吴郎中的死很快轰动了整个县城。徐升亲自来到李家,询问情况。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为保住女儿性命,李员外也顾不得家族的名声,便将吴郎中如何设计霸占李瑶琴、图谋李家产业的经过,统统向徐升作了交代。而李瑶琴也补充交代了她在吴家所遭受的凌辱与虐待,使得众人一边倒地倾向了李家。大家都认为吴郎中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
  然而,徐升在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虑之后,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秋之夜潜入李瑶琴闺房的歹徒并非吴郎中,而是另有其人。首先,徐升认为歹徒留下的鞋子不是吴郎中的,虽然鞋子尺码相同,但吴郎中家境优越,衣物从来都是光鲜亮丽的,而歹徒留下的却是双价格低廉的粗布鞋,由此推测鞋子的主人,恐是家境贫寒;其次,吴郎中是李员外偶然间遇上的,要不是李父不小心摔断骨头,请吴郎中来看病,李员外也不会与吴郎中相识,如此一来,李员外也就没有机会向吴郎中提出为女儿诊病的要求,从而引发后来的事情。因此,所谓吴郎中先霸占李瑶琴,再图谋李家产业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但吴郎中在得知李瑶琴被歹徒霸占,且未婚先孕之后,确实趁人之危,收了李员外的银子,娶了瑶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瑶琴是李员外的独生女,日后吴郎中借此掌握李家产业,也是意料中的事。吴郎中的所有企图,仅止于此。
  李员外点点头,疑惑道:“贤侄的分析很有道理,可吴郎中霸占瑶琴的事,是他亲口承认的,这又该作何解释?”
  徐升叹了口气,说:“据我调查,吴郎中是个心胸狭隘、自尊心极强的人。尽管他娶了瑶琴,并可借此得到李家的财产,但他仍有心结,因为他知道,他并不是夺走瑶琴贞操的那个人,这是他内心的痛处,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之所以承认他就是那个歹徒,恐怕是这种情绪在作怪,如同鬼使神差,如同自己把自己灌醉,他只想借此满足他的自尊心,自欺欺人而已。而婚后对瑶琴的虐待和施暴,也正是这种情绪的发泄。”   徐升仍不死心:“你再仔细回忆一下,那双丢失的鞋子上,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老周皱着眉想了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冲徐升竖起了大拇指,说:“大人,您真行!我想起来了,丢失的那双鞋,鞋面上打过一个小补丁。若非您几次三番提醒,我还真不记得这小事了。”
  徐升重重地拍了拍老周的肩膀,也向他竖了竖大拇指,道:“你这个补丁打得好,打得妙!”老周被徐升夸得莫名其妙,直到徐升一行告辞离开,都没回过神来。

  徐升再次来到了李府,将调查结果告诉了李员外。李员外早已急不可待,催促徐升道:“那屠祥主动往鞋面上抹泥,看来正是为了掩盖那鞋面上的补丁。贤侄,你还犹豫什么?依我看,不妨现在就直接去屠家抓人,只要在屠家搜出老周丢失的鞋子,不就铁证如山,可以定案了吗?”
  徐升摇摇头道:“如果你是屠祥,还会留着这双鞋子吗?现在贸然前往,非但找不到鞋子,反而打草惊蛇。”
  李员外急道:“如果屠祥已将偷来的鞋子丢掉了,那又该怎么办?”
  徐升微微一笑,说:“我压根就没想过能从屠家搜出这双鞋子。但通过这双鞋子,屠祥的歹徒身份已基本可以锁定。如此一来,我便可从容布局,以求一击命中了。”
  接下来,徐升经过打探得知,屠祥的妻子目前正在村外一家织坊做事,他便差人将其秘密带回。徐升问道:“你的丈夫屠祥,中秋节前后是不是在李员外府上做事?”
  屠氏回答说是。徐升又问:“屠祥在李府做事期间,被偷了一双鞋子,曾经向本官报案,你可知道?”
  屠氏摇摇头说:“有这回事吗?他没跟我说起过啊。”
  徐升问:“难道你没发现,屠祥回家时所穿的鞋子,跟离家时穿的不一样吗?”
  屠氏低头想了一会儿,说:“没发现。因为他回家时根本就没穿鞋,是光着脚进来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鞋子磨脚,穿着不舒服,就给扔了。我一听就上火,这鞋子他在家时也穿过,没听他说有哪里不舒服的。再说鞋子不舒服,我可以改啊,我便问他扔哪儿了,想把它捡回来。他却说捡不回来了,他直接扔进村口的大河中,早被冲走了。”
  徐升笑了笑,说:“被扔的鞋子,一定是他后来花钱买的。怕你发现之后怪罪,便找一堆理由,把它给扔了。”
  说完,徐升从桌上拿起歹徒留在李瑶琴闺房中的那双鞋子,对屠氏说道:“近日衙门抓住了一个小偷,交代了赃物,你看看,这鞋子是不是屠祥离家时穿的那双?”
  屠氏将鞋子接过去,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仍摇头说不清楚,理由还是这种鞋子太常见了。徐升也没怪她,只说衙门的问话尚未完结,让屠氏暂且安心待在这里。然后,他将手一挥,叫上几个捕快,出门去了。

5.水落石出


  不久,屠祥被押到了大堂。徐升将惊堂木一拍,问他为何赤脚回家。屠祥的解释果然和他当时对妻子的说法一致,仍说是鞋子磨脚,穿着不舒服,一气之下才扔了。徐升又问:“在家时穿得好好的,怎么从李员外家回来,就突然磨脚,突然不舒服了?”
  屠祥狡辩道:“其实在家时也不舒服,只是觉得事小,不值一提,才没说。”
  徐升冷笑道:“就算这鞋不舒服吧,从李府到你家村口,这一路你都忍下来了,偏偏从村口到你家这几百步路你忍不下去了?我看不是这鞋子不舒服,是这鞋子有鬼!你怕被你妻子瞧出名堂,才在回家前将其丢弃吧?”
  屠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依然强作镇定说:“这鞋子好端端的,哪有什么鬼?”
  徐升厉声道:“八月十五那晚,你捡起瘦马丢弃的药膏,贴在自己身上,一番伪装后,潜入李瑶琴闺房,行不轨之事,慌乱中将自己的鞋子遗留在李瑶琴房内。接下来,你连夜出府,从李员外的街坊老周家中偷得鞋子一双。你本以为这鞋子与自己平时所穿的一样,不料天亮了一看,这鞋面上打过一个补丁。本来一个小小的补丁,根本没人会在意,可你做贼心虚,偏偏要往上面抹泥,才被瘦马瞧出反常,告与本官。从那日起,本官早已派捕快暗中盯上你了。你在村口将这双偷来的鞋子扔进河中,捕快随后就从河中将其捞起来了。”
  说完,徐升便从地上拾起一双鞋子,扔在屠祥面前,让他好好看看,是不是他偷来又扔掉的那一双。屠祥看着那个熟悉的补丁,额头上不禁渗出层层冷汗。
  徐升又拿出另一双鞋子,扔到屠祥面前,说:“这双留在李瑶琴闺房中的鞋子,才是你自己的。如今人赃并获,你休想抵赖,免得罪加一等。”

  面對眼前的铁证,屠祥的意志彻底崩溃,只好如实交代了全部罪行。两相对照,竟与徐升的推断完全一致。
  此案了结后,徐升买了两双新鞋,去看望老周,并对他说:“你的两双鞋子,一双被屠祥所偷,扔进河中冲走了;另一双为了做局抓捕屠祥,特意打了补丁,做了旧,也报废了。这两双新鞋是官府补偿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老周接过鞋子,问:“怎么样?那双打了补丁做旧的鞋子,没被屠祥看出破绽吧?”
  徐升笑着说没有,并说屠祥已经伏法,案子已经了结了。
  这一切事端,皆由屠祥造孽引起,故李瑶琴之杀人重罪,便转嫁到了屠祥身上。但李瑶琴毕竟杀了吴郎中,李家也为此付出了巨额的赔偿,总算求了个息事宁人。
  案情结束后,李员外亲自登门向徐升表示感谢。徐升问起李瑶琴的近况,李员外只是摇头叹息,说瑶琴屡遭打击,精神已垮,终日默默流泪,如同行尸走肉,李家从此恐怕是暗无天日,再也看不到希望了。说到这儿,李员外不禁老泪纵横,说不下去了,便就此别过徐升,回了家。
  数日后,李府花园的菊花已完全盛开,煞是好看,但李员外再无赏花作乐的闲情雅致了。女儿闷在房里,他则呆坐在园中,父女俩行如木偶,坐如雕塑,府上的佣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外头也是议论四起,大家都觉得李家气数已尽,好日子怕是已经过到头了。
  这一日,许久无人造访的李府,却来了一名贵客。李员外认得他,知道此人是县丞,不好怠慢,便勉强打起精神,问他有何公事。
  只听县丞说道:“我此次前来并非为了公事,只因县令有托,特来府上提亲。”
  李员外没听明白,问:“提亲?提哪门子亲?”
  县丞道:“瑶琴小姐不正寡居吗?徐县令特命我来提亲。”
  李员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道:“徐县令?你是说徐升让你来提亲?他要娶瑶琴为妻?”
  县丞笑道:“正是如此。我先向您老表示祝贺了。”
  李员外顿时哭了,口中默念着“徐升”的名字,发疯般地朝女儿的房中跑去……
  (发稿编辑:朱虹)
  (题图、插图:杨宏富)
其他文献
王依依和同班同学林琪是好朋友,两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王依依的父亲疾病缠身,丧失劳动能力多年,母亲是一个环卫工人,一家人的生活都是靠母亲一扫帚一扫帚扫出来的。林琪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父亲是本地的大富商,她从小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这天放学,林琪告诉王依依,下周末就是她的18岁生日了。过生日这天,他们家族要为她举办成人礼。到时,她会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参加,当然,她最希
年三十晚上,在外的人陆陆续续地回家过年了。可是,村子里有这么四个男人,过年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平日里都好赌点小钱,只恨打工时太忙碌,又不在一处,所以一直无法尽兴,现在过年相聚了,他们决定大赌一场。这是一间看林人的房子,位于森林边,非常安静,看林人回家过年了,四个人跟他讨来钥匙,决定就在这儿玩个通宵,他们倒是没忘了跟家里招呼一声,家里人虽不情愿,但也不好反对, 毕竟这是春节。随着“哗哗”的洗牌声,四
2010年9月,为贯通格库铁路阿尔金山GPS控制网,做好航测准备,中铁一院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格库铁路控测项目部派出了一支14人的突击队,他们从青海茫崖徒步向阿尔金山进发,沿着米兰河,向新疆一侧的沟口进行了三次大穿越。阿尔金山平均高度3900米,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这是一次艰难的勘测旅程,也是一次从未有过的生死大考验。一声令下阿尔金山脉以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而著称,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高
清朝乾隆年间,北方有个看管参田的长工,名叫胡贵。由于参田位于半山腰,且山路陡峭,胡贵下山不便,就在参田边又开出一块菜园。这样一来,他吃有菜园,睡有茅舍,就可以在山上高枕无忧了。这天,胡贵正在茅舍外面的土灶上炒菜,见一老和尚托着铜钵,从山上下来。老和尚来到胡贵身边,向胡贵打了声招呼,并说想从这儿化些斋饭。胡贵热情地说:“老和尚,您来得真巧,我正做饭呢,您老在旁边稍坐片刻,过会儿咱们一块吃便是。”老和
乾隆年间,京城有一个姓杨的裁缝,名气很大,手艺十分了得,经他做出的衣服,穿着总是那么熨帖合身。顶奇怪的是,他不需要量体就能裁衣,哪怕不见本人,只需问明身形特点、高矮胖瘦,他就能裁制出合身的衣服来,心里好像有把尺子似的。就冲他这名气,当时京城很多官员都在他那里做官服。这一天,一个叫张成的人来杨裁缝的布庄为自家老爷做官服。问清了价钱,确定了工期,张成便请杨裁缝随他回府,给老爷量尺寸。杨裁缝摆摆手说:“
赵小天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骄横任性的毛病。父母对他言听计从,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还总说有小天这么个儿子,是他们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小天六岁时在幼儿园抢小朋友的零食,将对方推倒在桌角上,脑袋撞出了一条口子。小朋友的家长找上门来,赵爸立刻掏出两万块钱拍在桌子上,说:“我多赔点钱,回去告诉你家孩子,以后小天想要什么就给他,回头我双倍补偿!”  对方家长被气得半死,指着小天父母吼道:“你们这么教育孩子,迟
故事发生在早年间,那时,冀东老区的吴家塘村一穷二白,全村仅有的财产,就是没收黄老财主的芦苇塘收获的120捆芦苇,寄存在民兵队长李长庚家,只等冬天卖给织席匠,卖得的钱再分给乡亲们渡难关。  这天,村里来了买苇子的织席匠,跟村干部商量好价钱:每捆两块,120捆,一共240块钱。村里卖苇子的事一阵风似的传遍全村,240块!对每一户穷苦人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不料,苇子一过数,却少了两捆!四块钱如今
北京人王六,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人送外号吝啬鬼。话说这一天,王六正在前门大街溜达,无意间碰到了大学同学刘正达。刘正达一家三代五口到北京旅游,正在采购北京特产,准备打道回府了。王六心中暗暗一乐,脸上立时乐开了花,嘴里说道:“刘老弟,咱们有十多年没见了吧?到北京也不和我打声招呼!得,咱上对面的全聚德烤鸭店撮一顿,我请客!咱们好好叙叙旧!”说完,王六不由刘正达再说什么,抱起他的外孙女就直奔全聚德。王六
唐伯虎要进京赶考,邻村的傅员外听说后,跑来请他给京城的兄弟傅璋带封家书,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就在这时,同窗匡亦郎也来了,唐伯虎顿时拉下了脸。  原来,这匡亦郎做人不地道,就因为家里有钱,常常挤对穷苦书生,唐伯虎就没少受他的奚落。唐伯虎正要拒客,匡亦郎笑嘻嘻地说:“唐伯虎,我要进京赶考了,听说你也去,咱就一道走吧。反正我家船也大,我不收你一文船钱,也不收你一文饭钱,可好?”  唐伯虎听了,心中一动,
董平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员工,最近提出了离职。  这天,董平到公司办离职手续,刚进公司,就看到好多员工对他指指点点。等走到大厅,看见悬挂屏幕上播放的宣传片,董平惊呆了。画面上,董平正向一个女郎下跪,一边抽自己耳光,一边喊:“我错了!我不是人!请原谅!”与画面同步播出的是一行字幕:“有的企业竟这样对待犯错的员工,而我们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董平傻了:这个镜头,是他刚入职时参加公司一个聚会演的小品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