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网红直播撕书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3日晚,一位名叫“芙伊伊”的“90后”网络主播在直播里开晒新年礼物,其中就有粉丝送的书籍。视频中,“芙伊伊”跟另一位网红拿起一本《史玉柱的创业智慧》,表示不认识史玉柱。经过一番跟网友的直播互动之后,才得知史玉柱原来是位企业家。接着“芙伊伊”说道:“我天天要别人看书,但是我从来不读书。我觉得傻子才读书,哪来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啊?”接着在一番吐槽“史玉柱这么丑,怎么能读得下去”之后,“芙伊伊”就把书给撕了。身旁的网红附和道:“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你不读书也能开跑车。”随后两位网红还一起撕了郭敬明等人的书籍。
  網红直播撕书的行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这些书撕了也不可惜。也有网友表示,还是读书太少了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更有网友质疑,这是一场炒作。对此,5日下午,“芙伊伊”发微博驳斥道:“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们爱读书的继续读你们的书,我过我自己的生活,OK?”
  多维解读
  网红直播撕书背后的时代隐忧更值得关注
  公众不支持网红观点的声音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一点还算让人欣慰。其实,当事的网红主播撕书本身是一个极其愚蠢的行为,况且书是粉丝送的,就算出于对送书粉丝的基本尊重,也不能在直播时撕书。当然,网红撕书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炒作。但不管网红主播是否是在炒作,其撕书与宣扬“不读书照样开跑车”的言行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时代隐忧。
  首先是直播乱象问题。直播的出现与兴起,本是时代特征,但黄毒赌、坑蒙骗等社会问题在直播中被一再放大,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规范直播行为,净化直播风气,已成当务之急。其次是靠脸吃饭等现象背后的收入分配原则走偏问题。辛辛苦苦干一辈子,劳动所得不如明星拍一集电视的片酬;开公司、拓业务,忙忙碌碌一年,不如网红在摄像头前一笑……类似问题,有市场经济下市场规律的必然原因,但明显也是我们的收入分配体制出了问题。靠脸吃饭成现实,长此以往主流价值观念必然受影响。最后是读书无用论背后的急功近利问题,网红撕书不过是功利主义的冰山一角。把读书的目的绑定在获取物质生活条件上,是非常狭隘偏激的。网红撕书,她们要么是真蠢,要么是利用人们本能的对负面的反感心理炒作。但她们这一撕,撕出的诸多社会隐忧,明显却是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的。
  直播撕书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直播时代,网红就是金钱和名利的代名词,于是很多人拼了命的千方百计的想成为网红,各式炒作,无所不用其极。从直播撞人,到直播“打野”,到直播澡堂,再到直播撕书,利欲熏心、成名心切、急功近利的主播们,为了吸引注意力,正不断的在刷新底线,挑战道德,挑战人性、挑战法律。
  “我不读书照样开跑车,大学生也得给我打工”,这背后是金钱社会下“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正是为了不成为像无良主播这样无底线的人。化妆、整容也掩盖不了他们丑陋的本质、低下的素质和沦落的道德。面对这样的炒作,我们应该给予无情的抨击,而不是静静地看着他们污染社会的风气,不能默默地让其大肆宣扬拜金主义。出名要趁早,但遵纪守法、维护公序良俗是底线,不容突破,不能拿无知当荣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不能被这些奇葩带坏。虽然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开上跑车,但知识就是力量,它能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而那些不屑于读书,一心想着走捷径,一门追逐物欲名利,虽然一时能开上跑车,但难免以后会面临翻车的命运。
  时评佳作
  网红直播撕书 正因读书太少
  文/宋学敏
  2017年1月,两位“90后”女主播在某平台直播手撕史玉柱与郭敬明等人的书,并称自己“不读书也能赚大钱、开跑车”。两人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竟演变成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网络直播很火爆,为了“吸粉”博出位,各种秀下限、毁三观的举动不时上演,用电钻吃玉米扯掉头皮、眼睛上放鞭炮、伪慈善忽悠……各类妖魔鬼怪式的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细说起来,此类表演固然反智,但还没有像这两位姑娘一样,赤裸裸地宣扬“读书无用论”,拿反智标榜夸示的。而在众网友对这俩人的反击嘲弄声中,郭敬明“躺枪”——“读郭敬明的书本来就没什么用,你们好歹撕点有用的,你看,这就是不读书的结果!”读郭敬明的书到底有没有用,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都不是撕书的理由,这两位姑娘的言辞举动,都透出了虚妄与愚昧。
  “读书无用论”无疑是个老话题,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到近些年来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怀疑,几乎都没消停过。即便如两位姑娘声称的“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也不是多么新鲜的论调,类似的论调还有“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千万不要小瞧落榜的同学,也许将来他们会成为你的老板”等等,这些说法尽管有一定的现实投射,然而却不是社会的普遍事实。
  不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水可能真的不如某些农民工高,然而,且不说农民工工作的艰辛程度非一般大学毕业生所能接受和承受,即便从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哪个群体的上升渠道更宽更是不言自明。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表示不服,还举出几个没怎么读过书照样成功的人士来佐证。可是,这些人的成功有时代的烙印,而且仅是特例而已,正是因为少之又少才被人口耳相传成为佳话。这些人的故事用来对一时失落的人进行励志可以,若用来当做“读书无用论”的例证,在知识爆炸、稍有懈怠都可能落伍的时代妄谈“读书无用论”,只能让人笑掉大牙。
  退一步说,“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的言论,是不是两位姑娘真实的境况姑且不论,即便是真的,那又如何?须知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发财,它可以让人视野变宽广,心态更从容,内心不荒芜。当然,读书的这种“无用之用”,以两位撕书姑娘的心智,怕是理解不了的。
  ——摘自《每日新报》
  点 评
  本文从“网红直播撕书”这一热点事件谈起,首先还原了事件的原委,随后列举了网友们对网红的撕书行为作出的反击和嘲弄,从侧面对当下一些网络直播的无底线,以及部分主播的愚昧与虚妄提出批评,显示了作者理性、客观的认知。而对于“读书无用论”这一老话题,作者亦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对其影射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颇具说服力地指出:读书的目的不是发财,而是使人视野变宽广,心态更从容,内心不荒芜。全文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其他文献
2015年夏天,一首《南山南》俘获了无数人的耳朵。在喧嚣的舞台上,张磊抱着一把木吉他,站在半明半暗的灯光里,声音中有着化不开的深情:“如果所有土地连在一起,走上一生只为拥抱你。”  那一刻,在那个孤独而冰冷的夜晚,许多人干涸已久的双眼留出了滚烫的泪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曾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我宁愿相信,只要心存爱与温柔,哪怕走上一生,孤岛也会连成土地,寂寞的人们也终会拥抱。  在现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的经验,高速公路设计与环境相协调是节约型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一些探讨。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而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
文章在分析中国画艺术风格、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艺术风格基础上,探讨其在新时期多元共生社会下,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如何既坚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又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
品牌无国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正逐渐荡涤着品牌身上的国别印痕。各国品牌都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市场。让自己的品牌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进而拓展更广大的销售空间,赢得更多
2017年4月9日下午,在南京鼓楼区聚福园小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的工作人员摆起了桌子,桌上放着料酒、酱油、食用油,地上还摆放着6个白色的菜筐,里面放着西红柿、花椰菜、黄瓜、青椒等蔬菜。鞠大妈是第一个上门的客人。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积分卡,想兑换两个西红柿、两个茄子。  据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负责回收垃圾的南京志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垃圾兑换慧系统APP开始试运行,工作人员只要把市民的“智能垃
经典素材免费的菜和收费的水蒋骁飞美国商人乔罗斯曾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市镇上开了一间酒吧,由于竞争激烈,酒吧生意一直半死不活的。
庄子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李白把天地比作“万物之逆旅”,把光阴比作“百代之过客”。这样说来,我们都是客。这几年,日子看似过得飞快,实则是走走停停,徘徊迂回。我与别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但交流越来越少。看着小孩子纯真灿烂的笑容,突然发觉长大是一件悲哀的事。现在,我很想问一句:“客从何处来?”  从前我只知道周邦彦的词写得很好,但是没好好读过。上个学期语文课本里收录了他的《苏幕遮》:“故乡遥,何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