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降低噪声的新算法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图像处理中小波方法中软硬阈值去噪的缺点,提出一个新的降噪算法。传统的软、硬阈值去噪,由于实际情况下噪声情况复杂多变,不易估计,故降噪效果不太理想,适应性不好。基于这个问题的考虑,本文提出一种对图像处理中复杂噪声适应性较强的降噪新算法,可以有效去除高、低频段噪声。对新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并通过MATLAB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新算法克服了传统软硬阈值降噪缺点,而且比传统小波降噪方法有更好的适应性,信噪比更高、均方误差更小。
  【关键词】软阈值 硬阈值 自适应 降噪 新算法
  小波阈值去噪是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常用的有硬阈值和软阈值方法,以及半软阈值滤波法,近年来文献中,针对阈值法不断提出新算法,比如软硬阈值折衷等处理方法,能够处理满足一定情况的噪声。但是由于实际中的噪声情况多样,一般情况下噪声不好估计,故这些算法实际应用并不是太好。本文基于实际应用,提出一种新算法:先进行硬阈值降噪,然后进行自适应滤波,最后在第二步基础上取新阈值进行软阈值去噪。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对于复杂未知噪声的去噪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阈值去噪及自适应降噪法。
  一、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去噪原理
  (一)软、硬阈值去噪方法实现
  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小波变换系数是二维的。接着对每个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阈值处理,有软阈值和硬阈值两种方法。
  选取合适的阈值是小波阈值降噪处理的重要技术,阈值选择得过大,一些比较重要的图像细节也被去掉了;阈值选择得太小,降噪后图像依然存在大量噪声。
  (二)自适应中值滤波器原理
  自适应中值滤波采用不同的窗口大小对像点进行噪声判别,能够有效保护图像细节,并能对图像起到一定平滑作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器能够去除噪声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图像边缘及纹理细节。
  二、改进的算法
  (一)算法步骤
  1.对于任意含噪图像,利用阈值近似估计公式,确定出阈值,对图像进行小波硬阈值降噪。
  2.對硬阈值处理后的图像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进行二次降噪。
  3.在第二步处理完之后,新图像再次利用阈值近似估计公式计算出新的阈值,并利用此阈值进行软阈值去噪。
  (二)算法分析
  1.硬阈值处理后的图像,很好的保留了图像边缘等局部特征。同时对高频信号容易引起损失,图像会出现振铃、伪吉布斯现象,使得图像会失真。
  2.此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图像具有某些较大概率的冲激,众所周知,自适应中值滤波具有自适应性,是处理这类问题的良好工具,故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进行二次处理,处理后,平滑了非冲激噪声,同时使图像中某些间断的部分平滑起来,又保存了一定量细节。
  3.在自适应中值滤波之后得到新图像,利用阈值近似估计公式重新得出新的阈值,不能利用第一步的阈值是因为,经过前两步处理,图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噪,最优阈值自然也发生变化。利用新阈值进行软阈值处理,使图像平滑程度更高,同时进一步除去统计噪音,图像特征进一步保留。
  但由于此步降噪时噪声平滑与特征保留的程度并不是一定会优于第二步所得到的图像,所以要进行一个对第三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对于得到更好的降噪图像,第三步是必要的
  三、MATLAB仿真实验
  新算法第一步和第三步是对小波系数层面的降噪步骤,其中第一步计算得到Donoho近似阈值为33.6147,第三步利用近似公式得到的新阈值为3.1627。第二步是宏观图像上的降噪处理。新算法明显优于传统软阈值算法,第三步处理是关键的。从图像及数据可以观察出,新算法已经涵盖了软硬阈值及自适应中值滤波降噪的优点,在处理未知噪声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四、结束语
  硬阈值方法处理含噪图像具有很好的逼近性,但有附加振荡较大;软阈值方法获得的降噪图像光滑性较好,不过误差偏大;自适应算法处理较大概率的冲激信号较好,而且平滑效果不错,但是处理噪声有相当局限性。新算法相比而言,折衷了三种方法的利弊,既能较好地保持图像的细节和边缘、纹理;又使图像尽可能平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差,信噪比更高。另外,其它有效算法结合小波阈值降噪的方法还有待继续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了L1正则化模型和L2正则化模型在大学教师评分系统中的应用。对教师评分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拟合预测模型,采用岭回归和套索回归两种线性回归方法建模,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的优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众多领域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信息技术的魅力,体现在它能够形象、生动、准确地将信息、数据展现出来。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为例,对信息技术
【摘 要】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生物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立足生物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语言艺术 唤起 生物课 兴趣  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只有学得有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Internet的开放分布性特点使各种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该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使用Bootstrap+spring boot框架,实现用户管理,题库管理、成绩管理、考试自动组合出卷与评卷管理等功能。本框架能够减少底层开发工作量,系统模块之间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进而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本系统能满足各科课程教学考试考核需求,简化并改善传统纸质考试模式,提高考试效率与学院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二维态势可视化在对战场军事情况表达过程中存在着更新周期长,作战区域细节性表达能力差等缺陷。为了提高战场态势的可视化演示效果,借助计算机三维模拟功能,以局部区域体系作战为场景,设计开发三维动态仿真系统。将三维空间理念引入到动态仿真战场可视化显示中,具体阐述了系统功能组成、软件架构、内外接口关系,设计了地理环境模块、仿真数据解析处理模块、三维视景仿真模块,直观表达了三维战场态势,并通过动态仿真推
创新教育的培养一直是本科生教育的努力方向,建立健全的培养模式是良好的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提高本科生创新教育搭建了竞争的平台。通过培养本科生竞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为解决人脸识别中图像维数高、易受光照变化以及噪声影响等问题,本文提出PCA和SVM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并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加入滤波处理。首先对图像进行滤波预处理,PCA提取特征后降维处理,最后利用SVM多类分类器寻找人脸样本之间的最优分割超平面,对特征人脸进行训练和分类。通过在MATLAB平台搭建人脸识别系统,对本文算法、SVM核函数以及不同滤波处理的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CA和SVM
目前B/S技术已成为主流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系统开发,本文针对X公司采购管理进行系统开发。所开发系统采用J2EE技术,系统包含进货管理、商品出库管理、库存盘点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以及系统接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