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接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诊治12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针对性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BUN、SCr、CCr、SU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定量(g/24h)。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β2-MG 及24 h 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BUN、SCr、CCr、β2-MG 及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可显著改善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急性;间接性肾炎;疗效
  本研究主要对免疫抑制剂在急性间质性肾炎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12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5.23±5.67)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6.23±5.8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停止使用对肾有毒性及能引起过敏药物。对照组予以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对由于感染所引起的AIN 患者予以针对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予以严重AIN 患者甲泼尼松龙治疗,4 mg/(kg·d),溶于250 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隔日1 次,有透析指征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泼尼松治疗,0.5mg/(kg·d),口服,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用药剂量,连续治疗1 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肾功能相关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SUA),尿蛋白相关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 h 尿蛋白定量(g/24 h)。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BUN、SCr、Ccr、SU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x±s,n=60)
  组别 时间 SCr(u mol/L) Ccr(ml/min) BUN(mmol/L) SUA(u mol/L)
  研究组 治疗前 678.54±11.28 31.34±3.45 29.37±2.49 768.46±14.18
  治疗后 212.68±5.34 81.78±4.38 10.56±1.98 345.98±10.16
  对照组 治疗前 675.32±10.98 32.01±3.51 29.23±2.45 764.57±13.98
  治疗后 438.67±7.75 67.45±4.12 25.78±2.12 459.82±10.79
  2.2两组尿蛋白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β2-MG 及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指标(x±s,n=60)
  组别 时间 尿β2微球蛋白(β2-MG)(mg/L) 尿蛋白定量(g/24h)
  研究组 治疗前 0.63±0.24 1.82±1.31
  治疗后 0.24±0.11 0.33±0.22
  对照组 治疗前 0.64±0.23 2.13±0.54
  治疗后 0.35±0.16 1.21±0.62
  3.讨论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免疫相关抑制剂治疗AIN方案中,大部分为糖皮质激素,其有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破壞淋巴细胞,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细胞增殖,并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且能抑制与免疫,起到抗炎、抗过敏等作用[1-2]。目前,AIN的治疗以去除病因、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免疫抑制治疗为主,及时有效治疗可使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引起急性肾衰竭。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AIN,患者的BUN、SCr、Ccr、SU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免疫抑制剂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此外,还需注意患者的尿蛋白情况,因为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果﹥0.15g,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3]。因此,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要防止出现异常尿蛋白,保持患者体内蛋白尿的稳定,防止病情恶化进展。本研究中,能够体现急性间质性肾炎得到改善的数据还有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蛋白定量,治疗前两组指标接近,治疗后研究组尿蛋白定量降到(0.33±0.22)g/24h,低于对照组(1.21±0.62)g/24h,这表明免疫抑制剂能促进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显著改善其尿蛋白紊乱的现象,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因此,病情严重的重度肾脏损害患者发病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且能够有效减轻或预防进一步损伤肾脏结构及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效果。对于轻、中度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口服激素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且可避免冲击疗法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助于肾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莉.10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6):576.
  [2]贾阿古丽·斯兰木汗.急性间质性肾炎53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23(9):103-104.
  [3]魏笑天.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1(27):111-112.
  [4]张红.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29(4):325-327.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甲状腺包块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包块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50例)和非手术组(2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非手术组(53.85%),P<0.05。结论:甲状腺包块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需注意保护好喉返神经,选择低位小切口,皮内缝合可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结核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观察临床表征,并做出临床分析。结果 在52例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被误诊和漏诊,约占72.6%,其中39例患者为漏诊,均表现以咳痰、咳嗽和喘息发病,同时仅与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相符合;6例患者为误诊,4例被
期刊
药物性损害可以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1]。这已经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护士直接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在第一线监督患者用药,在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及避免药物性损害中起重大作用[2],因此,如何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并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一直都是护理工作者在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分析造成药物性损害的原因,并针对各项原因总结出  1 造成药物性损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燥犯肺型的治疗中使用清润止咳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燥犯肺型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养阴清肺丸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清润止咳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86%,实验组的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开展质量控制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将294例需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均接受血液免疫检验,其中对照组不开展任何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对血液样本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质控前后各检验指标的VIS与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质控前后既定检验指标的VIS均以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在该层面上的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5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8.00%的患者为有效治疗,在观察组中有84.00%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结论: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期刊
摘要: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蛋白及相关数据的分析。血常规是目前儿科临床最为常用和快捷方便的化验项目之一,这个检验能为一般的疾病及时诊断、严重程度与疗效判断等提供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尤其是对由细菌感染而形成的疾病,经过了血常规检查能够很好地指导医生对症下药。血常规检查不仅是诊断各类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本文就血常规检查与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密集型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密集型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密集型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肌劳损;密集型温针灸;临床观察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或“肌纤维组织炎”等,祖国医学称为寒湿腰痛或肾虚腰痛,多由于长期腰部过度疲劳,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59%;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