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智力、情节编排与身份认同——论保罗 利科的叙述动力学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经典叙述学侧重逻辑、符号分析,忽视叙述驱动力不同,保罗·利科选择回到亚里士多德:叙述首先被界定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叙述智力”的体现,具体化为“情节编排”,即将纷杂的事件与细节编织为一个可理解的故事,这一过程贯穿创作与阅读,构成叙述活动的核心动力;在阅读环节,读者的情节编排使意义的传递和理解成为可能,通过获取“叙述身份”,读者得以更新经验,重塑身份及价值世界,叙述于是与生活世界发生交互影响,进入伦理领域.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就读中国的高校.他们在中国高校的学习、生活以及适应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形象,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本文采用LibQ
真人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其原因是对Human Library的关节点包括人书、读者、阅读过程和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缺乏准确把握,对Human Library的定位不清。图书
本文对《大仓藏书》中的二十四部钤“翰林院印”之典籍逐一描述、鉴定,其中二十二部是“四库进呈本”,其余两部为“四库进呈本”作伪.
本文通过对知识异质性的来源、吸收能力和知识异质性的相互影响途径的分析,建立了图书馆联盟生命周期模型,指出了图书馆联盟生命周期受到知识的异质性、相对吸收能力之间的直
侯外庐先生1950-1958年间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主持该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千万师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本文仅以侯外庐先生在图书馆领域开拓与发展的实践为切入点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发挥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其责任使然。图书馆要依托自身资源,凸显自己的特色,让"协作的道德"在图书馆生根,让道德教育的"代际互动"在图书馆成
受满族文化深刻影响及深层民族心理制约,孙春平在执著的传统叙事中注意彰显民族特质,作品充满浓烈的满族元素,如家国情怀与民族道德的张扬,故事营造与民族审美的传承,语体形
满族说部具有浓郁的满民族特色和东北地域特色,同时,其叙述原则、文学特点、故事情节又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讲史和说话传统,包括对汉族文学经典的借鉴都体现了说部对汉文化的学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是2005年河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夏玉米苗期的新害虫,危害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监测数据,研究其发生世代
白璧德主张把心理洞察作为出发点,提出了“更高意志”的学说以替代所谓的“上帝的恩典”以强调“内在工作”的重要性,试图建立涵摄世界各大宗教精神的“新的统一”以建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