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改变还是继承?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声称“不相信华盛顿”、“要改造华盛顿”的新总统,在很多方面,大概要被迫利用“华盛顿势力”、继承布什的遗产。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概括2008年的美国,非“改变”莫属。在这一整年中,巴拉克·奥巴马高举“改变”大旗,借助金融危机之势,极有气势地赢得了总统选举,也给整个美国社会和世界带来变革的希望。
  离奥巴马正式入主白宫还有一个多月,从他对经济团队和外交团队的任命来看,他的“改变”力度,恐怕要远远弱于在竞选中的力度。《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迪欧尼甚至认为,奥巴马在安全问题上要奉行“奥巴马的布什主义”。
  奥巴马是否真要实行“布什主义”固然难说,但要指望他进行彻底变革,可以说绝不可能。因为,在过去8年里,布什给美国留下的是一份复杂的遗产,万不能以“改变”一棍子打死。
  从某种程度上说,布什是个不幸的总统。金融危机抹杀了他的一切内政成绩,伊拉克战争则掩盖了他的外交成果。也就是说,过去的8年里布什还是颇有些成绩的。
  从经济方面来说,美国从2001年到2007年间,年均GDP增幅为2.5%;股票市场直到金融危机爆发时,形势也颇喜人;教育改革也算成功,起码大多数人承认,布什就任总统后,美国公立中学的教学水准得到提高;就是让诸多当政者铩羽而归的福利改革方面,布什政府也付出相当的努力,提出“让私营公司参与进来,让受保人更多自己决策”的解决思路。
  在外交上,布什政府在处理亚太关系比如中美、美日关系上也做得非常稳健,取得不少实质性进展;在第二个任期里,修复了因伊拉克战争而闹僵的欧美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美国和东欧的联系;在关注艾滋病问题上,更是制定了提供大量资金援助非洲国家的计划。
  即使是在让人批评嘲笑已久的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布什政府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虽然发动战争的理由已成笑柄,但推翻萨达姆这个穷兵黩武的独裁者,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来说并不是个坏事。而且布什政府在两年前大幅度调整政策后,伊拉克局势不断好转。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一个稳定民主的伊拉克,将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这个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要与布什遗产割裂、彻底推翻布什政府的政策(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的政策),对奥巴马来说,的确不容易。这位声称“不相信华盛顿”、“要改造华盛顿”的新总统,在很多方面,大概要被迫利用“华盛顿势力”、继承布什的遗产。
  在安全问题上,奥巴马已经露出迫于形势而不得不继承的迹象。他留住罗伯特。盖茨担任国防部长,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他认可了布什政府近两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策略,而且因为盖茨是老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的副手,奥巴马被一些自由派指责为,“这次变革,是把小布什的外交变成了老布什的外交”。
  奥巴马任命希拉里·克林顿为国务卿,也引起人们对“改变”的疑虑。克林顿夫妇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是华盛顿势力的一大代表,而且希拉里一直以稳健中间派自居。对于渴望急剧变革的奥巴马支持者来说,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改变”。但对于奥巴马来说,他需要这些人,因为他们能够将布什遗产中的“正资产”继续下去。
  当然,奥巴马不会只继承而不改变。起码在环境问题上,他的态度不会像布什那么生硬,在制定“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他可能会更加灵活,在国际上显得更合作。
  不过,奥巴马对布什政策的变革,将集中在美国人最关注的美国经济的领域。
  经济领域在美国也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在问及布什经济政策时,有67%的共和党人认为他干得不错,而民主党人中只有1%的人同意这种看法。这和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经济理念有关。比如,在财政盈余问题上,民主党政客似乎喜欢积累财政盈余并以此自夸,但在共和党人来看,财政盈余未必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事,因为那“不是政府的钱,而是收来的人民的钱”。布什在做得克萨斯州州长时,为了减税刺激经济、同时又要提高福利,就花光了前任民主党州长积累下的财政盈余;做了總统8年后,也把克林顿时期的巨大财政盈余变成天文财政赤字。
  奥巴马上台后的经济路线显然不会是这样。除了理念不同,两人在管理风格上也有巨大差别。举个例子,商人出身的布什(英文维基百科上称布什的职业是“经营石油和棒球的商人”,他卸任总统后也极可能重归商海)更多是把国家当公司治理,比如很多重要职位如财长、白宫预算管理局主任等,都请商界或政治人物(多具律师资格)来当;而身为律师、曾在大学教书的奥巴马则更信赖学者。现在他经济团队中的重头人物,如萨默斯、奥斯扎格(Orszag)等都拥有博士学位,反映了奥巴马信赖学院派的倾向。尽管目前媒体普遍相信,奥巴马的团队比布什团队更好,但孰优孰劣却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总之,“改变”虽然是今年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主题,但即使是白宮易主,换了政党,要真想彻底和自己曾经猛烈批评的政策决裂,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仅关乎理念,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的现实。
  
  (责编 谢奕秋)
其他文献
颁奖辞:对于律师这个职业,替别人维权是商业行为,那么替自己维权呢?作为法制信念的捍卫者,律师在行业协会中维护自身利益,却遭遇政治打压。但是,北京35位律师并没有被吓住,仍然坚持律协直选的正当诉求。众律师的行为说明,社团组织如果没有民主治理,就可能只是给公民社会多带来一道利益盘剥和行政管理。  2008年8月26日,北京35名律师联名致信北京市律师协会,呼吁北京市律协在即将开始的新一届律协选举中进行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最新排名,随着65岁的田纳西州前联邦参议员弗雷德·汤普森9月5日加入初选战团,又有了一个震荡性的变化。据9月10日的一份民调表明,汤普森在宣布参选之后,支持率已经达到了26%,超越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成为共和党第一名。  而在一个月前,在对总统初选至关重要的两个排头州之一的艾奥瓦州举行的共和党初选模拟投票中,60岁的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以31%的选票夺魁,同样令人侧目。
对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的资金投入,如今看起来像个无底洞。每次蓄水与退水,新出现的地质灾害点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或搬迁。而微薄的搬迁及退耕还林补偿已难以抑制库区农民们重新种粮的冲动……    “上级要求,蓄水期间,不能死一个人!”冉洪钧一边向上级汇报工作,一边跟记者诉苦,压力太大。他是重庆市云阳县地质观测站站长,这个三峡库区腹地最大的移民县,刚刚又出现了5处新的滑坡带,最严重的是江口镇盛元村,“涉及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六轮会议于7月18日至加日举行之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会议进行第二日,朝鲜正式宣布已在7月14日关闭位于宁边的核设施。由于这是朝鲜自2002年以来接近6年时间,与美日韩等六国历经五个回合多次谈判、周旋,并响应美国不断施加压力、制裁和封锁,通过核试和导弹试验作要挟、恐吓、屡经反复起伏之后,首次正式关闭核设施,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团进行监督验证,具有特殊意义。根据今年2月达成
“操你自己”,这是英文“F××k yourself!”译成中文的准确语言。这不是美国街头流氓的语言,而是堂堂美国副总统切尼面对一个参议员,在大庭广众下,响亮地,一字一顿地,带有强大威慑力的骂人话。切尼的这一声骂,使得参议院原来鼎沸的喧闹,主张要对切尼和他曾经当过CEO的军工大公司的关系进行调查的声音,小了下来。而这家军工公司现在是伊拉克战场上的主要后勤承包商。  从这个骂人有效的真实故事,可看出切
俄罗斯从文化上对亚洲包括中国的认同必然是有限的、相对的、实用的,而同西方的矛盾不论有多深,仍然会保持深刻的内在联系。国人在对俄抱持好感的同时,务须保持冷静。    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两国最高层的交往日渐频繁,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更是让“俄罗斯热”有了“烫人”的感觉。因此,准确给彼此关系“定位”,特别是了解对方对己方的认识,显得尤为必要。    
现代化的陷阱,在中国往往就是政策或者管理的陷阱。    胎死腹中的中医药部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为解放后我国中医药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吕炳奎老先生2002年曾经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推荐您担任当时有可能成立的“中医药部”第一任部长。您了解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吗?为什么“中医药部”后来没有成立呢?  骆诗文(以下简称骆):据说,朱镕基任总理时,就提出来了,当时想成立一个专门管中药的部门,后来这个职
2008年1月1日,星期二,《华盛顿邮报》当日世界新闻简讯:伊拉克自杀炸弹至少炸死16人,加沙派系冲突4人亡,索马里2007年冲突共6501人亡,新成员斯洛文尼亚履职欧盟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同意借出艺术藏品参加英国博览会,泰国多起爆炸多人死伤,哥伦比亚人质谈判接近崩溃,查韦斯大赦2002年政变分子。  2008年就是在这样浓浓的血腥味和挥之不去的挫败感中拖着沉重的步伐来临。一年转眼就要过去,在接近尾
300年来,英国成为左右两种思潮并生共存、冲击砥砺的国家,英国人在极端之间,比较能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以中庸之道处理危机。这份宽容精神的遗产,却源自于亨利八世当年包养情妇的性欲冲动。    全球金融海啸,欧美经济衰退,美国政府换届,黑人总统奥巴马出任。英国首相布朗本来治理经济无方,民望低落,没想到因为采取果断措施,向几家负债的大银行注资,把金融业国有化,一夜之间成为英雄。  相比之下,美国财长保尔
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一直研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脉络,你认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精神的断裂点发生在什么时候?  谢泳(以下简称谢):从思想史角度观察,1949年前在中国知识界,确实有一个自由主义的脉络,时代转换之后发生的一个主要现象是:自由主义的主要领袖人物都离开了中国,比如胡适、傅斯年他们,这些人开始主要集中在欧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后,回归到台湾。比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