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艺术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j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张强(1981-),男,本科学历,助理讲师,从事中等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声乐教学;表演艺术;“声”与“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43-02
  
  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演唱技术水平,使我们的声乐艺术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是声乐工作者,尤其是声乐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当然,发展和提高声乐表演艺术,需要研究和涉及的问题很多,在这里就声乐表演及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谈几点浅见。
  1声乐表演中的“声”与“情”
  笔者在数年的声乐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及演员,其中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他(她)们往往只单方面注重了声音的运用,声音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在训练中“情”的运用,以及艺术表现的运用。有许多人,练起声来呆呆板板,死气沉沉。练声只练声,唱歌只唱歌,毫无生气与朝气,缺乏奋进的激情。
  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词和内容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又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好的歌唱不仅技巧好,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的好。声乐不仅仅是听觉艺术,在现代社会,更是听觉与视觉结合的艺术。歌曲写的好,还要歌者唱的好,才能激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好的歌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2歌曲内容的理解与声乐技巧的结合
  在前几年的声乐教学中,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同样是让学生练声,练声再练声,唱歌唱歌再唱歌,收效甚微。学生们也感到很枯燥、单调,当我看了一些歌剧的表演及一些声乐艺术家们的表现之后,茅塞顿开,突发了一个想法,即用歌曲及简单的唱词作为练声曲的练习,多唱歌,用歌来解决方法上的一些问题。我想起了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声乐的方法是局部紧张,局部放松。”即减轻学生的方法压力,让他(她)们进入歌曲中的情景中去。既练了声、练了方法又练了表演,提高了表现力。因为每首歌曲,内在的情感是通过词曲表现的,而这些情感必须由声乐演唱者把它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那么,就要求演唱歌曲的演员(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应当根据歌曲的要求、演唱技巧、表现手法、形体语言、面部表情、歌曲感情等各个方面去完整体现。这就要求每个演唱者极尽地熟悉歌曲内容,包括歌词与曲之间的内在感情联系。当你完全进入歌曲的角色之后,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歌曲中所描写的世界,你的眼前是歌曲中展现的环境,你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完全融入到了歌曲所给你的特定氛围。你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你忘记了发声吐字方法给你的压力。这时候,平常你上不去的高音上去了,你潜在的情感会因为动情而爆发。这是“情”带了“声”,“声”中有了“情”。
  3声乐表演艺术的教学与训练
  谈起这个问题,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戏曲歌剧等艺术形式,这些也是声乐表演的一方面,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情"的表现与处理。原来我们教学生的时候,一般只注重声音的技巧、气息的运用,吐字清晰等等。这就牵涉到声乐演员及声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问题。学生应当除了掌握发声的基础知识技巧之外,也要在提高学生声乐技巧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知识,诸如文化知识、古代汉语及现代文学、音乐、声乐发展史、诗朗诵、形体训练、歌曲分析及欣赏等等。有的教师,除了教声乐,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从不过问,久而久之,学生知识显得非常匮乏,分析起作品来不知所措。因为不知道怎样分析作品,不知怎样处理歌曲,当然做起动作等也是无的放矢,所表演的动作与歌曲也风马牛不相及。记得教我的声乐教师曾经说过,要想唱好一首歌,就必须学会朗诵歌词,了解歌词的内容和含义,了解了这些,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曲子处理好。一首歌的完整与否,音符唱对了,吐字清楚了,只能说完成一半,而另一半则是表演-即再现力。
  比如,当你让学生唱毛主席诗词的时候,他(她)们从来就不了解、不知道“长征”是怎么回事,不了解每首诗的背景及表现的创作意图,怎么能唱好歌呢?综合每次各地电视台的声乐大奖赛,有些学生或演员的文化素质确实比较差。那么现在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扩大声乐教学的知识范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也是这样,当教师为学生选了一首歌或一首练声曲,歌曲中表现的是第一人称,就是角色中的“自我”,而当演唱者表现出来的是与己无关与故事无关的感觉,实际上这首歌已经失败了。当你唱悲伤的曲子时,自己丝毫不感动;唱欢快兴奋的歌曲,毫无表情的演唱,更会使观众觉得索然无味。本应铿锵有力的歌,唱得软绵绵的;抒情的歌,唱得硬梆梆的,就不是发声方法与发声技巧问题,而是声乐表演中所说的“情”的问题。因此,训练学生发声,提高技巧的同进,一定要注重“情”的表现与“情”的运用和提高。
  有的声乐教师认为,一个好的声乐演员,只要完成技巧上的训练就可以,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学习声乐的学生或声乐演员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他(她)们的感情,这种方法从学习声乐时开始,养成一种习惯。因为听众要求歌唱家的,是通过诗词、音乐、声音和他的独到见解得到一个完整的真、善、美三者相一致的艺术形象。为什么常常听到一些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只使人感到在卖弄声音呢?感到那声音是空洞的(当然,他的声音技巧也许大大值得称赞),但是他(她)们表现出来的却不是歌曲内容中的感情,不知自己应当表现什么或不应当表现什么?例如:作为爱情主题的歌曲,你心中没有爱的目标,爱的对象,爱的经历,也不知什么叫真爱,试想唱出来的“我爱你”这首歌,不是空洞乏味的吗?一首歌、一支练声曲、甚至很经典的名曲,它的诗词和音乐毕竟是死的,但必须通过演唱者把它唱活了,才能使观众感受到它的感染力,这就是声乐教师、学生、专业或业余的演员应当努力做到的。
  声乐学习和演唱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劳动过程。每一个学习声乐的朋友都应当把自己作为艺术家。现在也许不是,但不等于将来不是。作为一个歌唱艺术家,不是诗人和作曲家的奴隶。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他(她)必须有自己的创造,一方面受着歌曲、练声曲内容和形式以及产生作品时代的限制,同时又必须在学习及演唱之时有自己的领会和独特的再创作,没有这种属于自己内心的自由创造,没有声音技巧、音乐感、文化及文化修养、责任感、创作的感情的统一,一首练声曲或歌曲就注定要被唱“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时候也同样是这样。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声音技巧不重要,声音是重要的,没有声音技巧就谈不上演唱。“演”和“唱”是“声”与“情”的统一。没有声音技巧,就无从谈以“声”传“情”。声音技巧不是目的,但声音(尤其是美的声音)是传达语言及作品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声音技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声音技巧越高,就越有演唱再创作的条件,你的演唱水平,就会有飞跃的提高。
  因此,声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训练、演出中灵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她)们发声方法的同时,注重“情”的体会与训练,相信在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逯永新(1976-),男,现任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东方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政办公室干事,从事文秘、工会工作。    摘要:本文结合油田改制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油田改制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提出了油田改制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油田改制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
期刊
作者简介:  丁永慧(1987-),女,山东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09年春晚火了台湾魔术师刘谦,而刘谦火了魔术。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一股突如其来的魔术热,内地荧屏集体转入“魔术时代”并催生出了魔术产业生态链。本文对09年中国魔术热进行全面回顾,分析魔术热产生的原因、表现及魔术热迅速退烧后带来的反思,并指出魔术热背后所彰显的传播营销法则。  关键词:魔术热;魔术产业;魔术类综艺节目;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喜欢的热点旅游项目。本文对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乡村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28-02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
期刊
作者简介:  钱建东(1975-),男,本科学历,长江职业学院宿舍管理中心主任。    摘要: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育人功能、引导功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真正的全面的科学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学生公寓文化。  关键词:公寓文化;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作者简介:  张宝(1973-),男,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胜海管理区经营办公室主任,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摘要: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化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中,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并加速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金融市场的衰退使原本处于扩张阶段的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大量企业倒闭,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企业经营的失败固然离不开外部衰退经
期刊
作者简介:  刘风玲(1971-),女,辽宁凌源人,本科学历,经济师,胜利油田渤海钻井总公司劳资科科员。    摘要:在新形势下,老年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落实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待遇,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老年党支部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而解决实际问题,则是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年;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作者简介:  吴发水(1961-),男,福建省瓯人,法学博士,副教授,从事诉讼法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    摘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了对立阶级,但正在形成不同的阶层,社会阶层有其各自的利益诉求、群体特征、功能作用。了解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把握社会阶层的特征特性,发挥社会阶层的有利作用,促进社会有序、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结构;阶
期刊
作者简介:  郭跃华(1964-),男,四川成都人,高级政工师,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党委书记,从事企业党建研究工作。    摘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把握职工群众的利益需求、挫折承受力、行为导向和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
期刊
作者简介:  胡伶俐(1986-),女,安徽安庆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日益被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不断地利用人权问题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指责,成为他们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重要武器之一。面对这些光怪陆离的人权问题指责,我们必须拥有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维,深入地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初衷和别有用心所在。本文主要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期刊
作者简介:  易申波(1979—),男,硕士学历,讲师,硕士,从事公共事务与公共政策。    摘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包括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和平等的理念以及服务的理念,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本文从工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及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发,主张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专业方法引入工会工作以更好地发挥工会为职工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方法;工会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