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绿洲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来源 :干旱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土壤水分成为维持地表植被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区域受地形、土壤特性、地下水位等的影响不同 ,其土壤含水量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为深入分析干旱区绿洲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分布趋势 ,通过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研究了三工河流域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和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干旱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其他文献
白尾地鸦属于中国特有物种 ,仅仅分布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从 1874年定名以来 ,人们始终不清楚这个种的繁殖习性、地理分布及数量状况等。本文根据十几年的野外调查 ,特别是那些来自沙漠腹地“死亡之海”的考察结果 ,显示白尾地鸦广泛散布于沙漠之中 ,从北纬 3 7°~ 4 2° ,东经 77°~ 90° ,海拔 80 0~ 15 0 0m之间。根据笔者 1988年以来的 10余次路线统计及上百个分
当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达到某一阈值时将出现降水,则该值称为PWV降水阈值(threshold of PWV,PWVt),由此认为PWVt可以作为PWV与降水关系研究的纽带。
摘要 从选地、隔离、调节父母本播种期、花期预测及调节、播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剪短苞叶、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的杂交制种技术,以为玉米制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中圖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086-02    1选地  应选用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高产地块,从而保证植株生长整齐,抽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指在前进道路上遇到重大挫折,甚至陷入绝境时,只要有新的发现,就会迎来巨大转折,甚至出现新的奇迹.在生活中,如果矛盾的双方能换位思考,即
通过对野生罗布麻生殖分株大样本取样的调查与测定,研究了华北平原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籽粒完熟期,罗布麻种群单个分株重为(10.38±7.78)g,蒴果生物量和蒴果数分别为(1.57±1.59)g和(7.60±6.56)枚;种子生物量和种子数分别为(0.34±0.33)g和(582.28±558.74)粒;蒴果生物量、蒴果数、种子生物量、种子数分别与分株总生物量呈极显著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