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拓速乐”是谁?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iit562552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月前,166辆Tesla浩浩荡荡登陆上海,是这款美国纯电动车2014年以来一次最大批量在中国口岸进口。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车的报关名字不是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特斯拉”,而是知晓率很低的“拓速乐”,这意味着车主去车管所上牌时,登记的中文名也是“拓速乐”。
  原来,早在2009年和2010年,广州商人占宝生就在国内成功拿到了Tesla的英文字母、汉字“特斯拉”和图形的商标权。虽然Tesla公司经过种种努力,占宝生的商标不是“处于争议状态”就是“已失效”,但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Tesla等不了商标纠纷的漫长解决过程,于2012年11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拓速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这一港式译名也沿用在目前在华销售的所有Tesla汽车上。
  今年1月,Tesla中国副总裁吴碧瑄对路透社表示,与占宝生的商标纠纷已经解决,公司可以使用中文名,但不愿提供更多细节。这是Tesla公司对商标纠纷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态。而占宝生今年3月对《南方日报》表示,已经组建律师团队展开维权,双方将进入最后的法庭对决。但这一“豪言壮语”就此没了下文,无论是占宝生本人还是他请来的律师都三缄其口。
  在经过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新《商标法》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商标纠纷已经解决,为何现在的Tesla电动车在中国内地仍叫“拓速乐”?如果没有解决,占宝生是否还有胜算?
  洋品牌的中国痛
  《新民周刊》早在2012年10月发表的《四川有个苏富比》一文中,就已提到当时的中国《商标法》“申请在先”的原则难免让抢注者有机可乘,尤其是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时,发现捷足先登者往往名正言顺,如吉利早在1999年就申请注册“陆虎”商标,让2004年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英国陆华公司(Land Rover)只能改叫“路虎”。
  美国电动车巨头Tesla也遇到了相同的尴尬。这家创立于2003年的硅谷公司,直到2008年才生产出第一辆纯电动跑车Roadster,而当时中国内地对Tesla这家企业的关注度并不高。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因为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电子支付系统PayPal而在31岁时成为亿万富翁。随后,他的SpaceX公司在2005年成功发射了全球第一枚私人火箭。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位南非小伙的“飞天梦”比纯电动车反而更实际一些。
  占宝生注册Tesla商标,也许和他的经历有关。国际贸易出身的占宝生早年曾就职于软件公司出任市场开拓人员。2004年,占宝生和印度人马可创立豪凯国际贸易公司,从事汽车用品贸易。
  2006年的9月6日,占宝生以个人名义首次对“TESLA”商标进行注册,使用时限为2009年6月28日至2019年6月27日;2007年,他申请“特斯拉”汉字商标,使用权期限为2010年6月28日至2020年6月27日;2009年,他再次申请了T字形图形商标,使用权期限为2010年8月14日至2020年8月13日。注册商品为汽车、小汽车、摩托车、三轮货运车、越野车、公共汽车、电动车辆、运行李车、手推车(两轮)、汽车车身。占宝生事后坚称,直到2010年美国Tesla对其注册商标提出异议,他才知道美国有家Tesla汽车公司。而此后就出现多个买家和他联系转让Tesla的相关商标,都被他拒绝了。的确,2006年时不可能有人未卜先知,预见Tesla今天的火爆。
  2012年,一位来自美国Tesla的副总裁邀请占宝生到香港见面。第一次开价5万美元,双方不欢而散。后来,Tesla提价到人民币200万元,占宝生仍然不满意:“我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因为我自己也在造车,并已投入几百万人民币。”Tesla后来放出风声,占宝生开出了3000万美元的天价。而占宝生的说法是,自己从未要价,只是他当时也在跟风投讨论融资,对项目估值约2亿元人民币,准备融资2000万元,而这被对方误解为是要价几千万。
  双方都在“维权”
  美国Tesla的维权之路并不平坦。
  根据《南方日报》此前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曾在2012年裁定,占宝生注册的“特斯拉”商标在时间上先于美国Tesla注册的“TESLA”商标,未构成类似,核准占宝生注册“特斯拉”商标。
  而到了2013年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进行的异议复审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认定占宝生注册的“特斯拉”商标和美国Tesla先行注册的“特斯拉 TESLA MOTORS及图”存在显著识别文字雷同。此外,占宝生的商标用于汽车等商品,美国Tesla的商标用于铁路车辆等商品,两者属于类似商标,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误认。因此双方商标已构成《商标法》所指的使用在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不予“特斯拉”商标核准注册。
  美国Tesla能够反败为胜,关键在于其2010年通过转让程序获得的“特斯拉 TESLA MOTORS及图”商标,在最初申请时间上先于占宝生的“特斯拉”商标。原来,2006年最后一天,一个叫乔伟伟的人注册了带有“TESLA MOTORS”、“特斯拉”字样以及和特斯拉LOGO相近图形的商标。这个商标的用途核准为“铁路车辆、雪橇(车)、飞机、船”等领域,并最终在2010年底转让至“特斯拉发动机有限公司”(登记地址和美国Tesla总部一致)名下。
  据悉,美国Tesla特斯拉除了对占宝生的“特斯拉”中文商标成功发起异议外,也对占宝生注册在先的英文“TESLA”商标以“三年不使用”等理由提起异议,此外还通过复制摹仿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等多方理由,多方狙击占宝生的相关商标权。
  新旧《商标法》都规定,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商标,可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深谙此道的占宝生2010年已经推出“特斯拉”品牌产品:一款车内装饰品,两片嫩黄、摆动的树叶,托盘是个轮胎模型,并参加了当年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拍下视频后挂在网上。同年,占宝生启动了特斯拉官方微博,鲜有更新。去年被质疑“敲诈”Tesla后,占宝生又注册了一个新的微博账号回应,6天内就推出了“特斯拉”官网……这些都可以作为占宝生回应“恶意抢注”的证据。
  在上海商标代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柯晓军看来,如果双方对簿公堂,那么占宝生拥有的中文“特斯拉”商标尚未失效;而占宝生最早注册的英文“TESLA”商标处于美国Tesla以“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提出的撤销申请阶段。他对《新民周刊》表示:“中国商标案,关键要看法院对‘铁路车辆’和‘汽车’等商品是否同意商评委认为的两者属于类似商品。而英文‘TESLA’商标关键是看占宝生是否真实使用了该商标。”
  近日,占宝生已正式起诉特斯拉公司,要求停止在中国的所有销售和营销活动,并赔偿2390万元人民币。看来这事儿还没完。
其他文献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
《民情观察员》栏目编辑同志:  我们是北京市石景山区万科风景、建邦枫景、万恒家园和附近的居民代表,现向《党建》杂志社反映一个问题,希望能帮助解决。近年来我们居住的地区新小区发展迅速,但是道路建设滞后,公交车只有一路507路经过,且等候时间长、车况差。我们希望開通新的公交线路,并增加507公交车的開行班次,使广大居民出行方便。  万科假日风景、建邦枫景和附近村庄居民代表  2011年9月5日  《党
《忠诚敬业》(美)哈伯德著 郑星季译  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定价16.80元  推荐指数★★★★★  忠诚敬业是一种习惯,尽管一开始并不能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缺乏敬业精神的人,是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职员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需要的是丰富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表面上看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两者又是
对毕业生来说,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现实却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业率却呈逐年下滑的趋势。“先就业再择业”、“毕业生薪酬跳水”甚至“零工资就业”和“待业啃老”等现象的出现,都是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侧影。2007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走上岗位后的心情如何?“薪情”又如何?  本刊历时六个月,通
在IT业这个创新不断、机会长存的产业里,过去永远没有未来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展望IT业未来十年的走势和前景,在明天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吧。    泛在网美化生活    顾名思义,泛在网就是广泛存在的网络,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国际电信联盟ITU认为,泛在网是将原本不属于电信范畴的技术,如传感器技术、标签技术等各种近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指导不足、供需不匹配等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加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教育发展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优秀大学生又是各单位抢手的人才,近年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就业优势。  随着我国IT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经历了由稀疏到逐渐饱和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一种“扎堆”的效应,这种效应在经济学里称之为“产业集群”,在管理学里称之为“海滩效应”。其本质是,随着产业日益复杂化,任何一个企业也无法大而全。需要很多企业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支援相互竞争,共同把需求集中到一起,从而在更大的范畴内实现经济的规模效益和分工优势。  信息技术专业也同样有这样的特性。北京市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投资持续15年,投资金额300亿美元。上海市将建设“微电子产业基地
本刊上期“e-Learning大讲堂”学习资源回顾。  主题: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主讲人:赵勇博士  主题: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从中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人的因素在教育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主讲人:黎加厚博士、汪琼博士  主题:漫谈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  主讲人:陈向明博士  主题:教学开发的波纹环状模型  主讲人:M. David Merrill
我是去年从成都电子科大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读书的时候,学校也不允许大一新生买电脑,说是怕大家沉溺游戏,影响英语四级的通过率。现在再回头来看这一规定,我觉得不但没起到“防沉迷”的作用,还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家计算机水平的整体滞后。  我始终觉得,禁电脑对我们这个立志培养IT高级人才的学校来说是有点荒谬的。我不相信不用电脑大家就可以成为一个个电脑专家或是技术牛人、编程高手。  我们来算笔时间账,大学只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南军和北军最后一次决战,在最后的关头,李将军放弃了游击战争而全部归顺,格兰特将军将双方战士埋在一起,格兰特将军还给予南方将士全部的军马以便回家农耕。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双方都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因为西点军校教的不仅是获胜的算计,还有今天称为计算思维的东西。  小时候不明白,古代双方打仗为什么主帅对决而兵士不出马,大人们告诉我是为了说书方便,研究历史和了解西方决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