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近5年的角膜溃疡组织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为细菌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的2774份角膜溃疡刮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细菌及药敏数据利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检出病原菌457株,总体阳性率16.5%。其中葡萄球菌属250株,占54.7%。检出前3位的是表皮葡萄球菌(191株)、铜绿假单胞菌(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眼科常用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15%以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1%;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超6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72%。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喹诺酮类耐药率也不足15%。喹诺酮类药物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院细菌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其对常用眼科喹诺酮类耐药率差异明显,临床上应依据感染病菌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