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及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及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巴彦淖尔市残联眼科医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雷珠单抗(lucentis)0.5 mg/0.05 ml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行PRP。

结果

治疗后随诊3个月,患者眼压为(19.45±8.54)mmHg,较治疗前的(41.80±9.84)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降低(P=0.000);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P=0.000)。虹膜和前房角的新生血管基本消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显著降低眼压,改善视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1例8岁疑似肝豆状核变性男性患儿为确诊行青霉胺激发试验。试验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0×109/L,血红蛋白101 g/L,血小板计数120×109/L。顿服青霉胺250 mg后24 h,患儿白细胞计数1.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6×109/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计数92×109/L。给予患儿口服泼尼松(10 mg、2次/d)和地榆升白片(2片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接受ICL植入术高度近视(-6.00 D~-18.00 D)55例(110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平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及屈光度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80、13.240、11.770,P=0.010、0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治疗角膜基质病变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13例(14眼)各种角膜基质病变患者(外伤后角膜瘢痕1眼,角膜炎后角膜瘢痕8眼,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5眼)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DALK术进行治疗.评价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内皮细胞密度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7.3±3.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