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主要从几个方面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中作用,体育游戏基本原则,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要求以及游戏体育教学需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同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重要的游戏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团队精神,游戏规则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智育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心身等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思维;体育教学;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体育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体育锻炼手段,通过体育联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通过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其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有效的体育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体格外,还能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如今的教学改革中,体育教育的作用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常规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形式的单调和枯燥,因此学生的接受性较低,大大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高低。游戏相对于普通的常规教学,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主要是探讨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应用体会。
  1.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中作用
  1.1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等均得到良好的发展。由于人们对体育游戏的作用的认识得到不断强化,因此各种游戏被应用到各种体育活动之中[1]。游戏体育能够在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游戏体育具有体育特征,同时不缺乏趣味性。在体育游戏中,需要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参与游戏能够使得学生的体格得到锻炼,同时加快学生的新陈代谢,在学生的体格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足够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其体质,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焕发精神同时还能够适当帮助学生释放学习的压力[2]。另一方面,游戏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开发其智力。学生如何在游戏规则下取得游戏,适当的游戏规则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同时也会刺激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在游戏规则下赢得比赛。不同的游戏形式能够培养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如团队游戏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强调队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更好的融入游戏团队,帮助团队赢得游戏胜利。
  1.2 体育游戏原则
  由于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参与体育锻炼,使得其体格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体育游戏,应该要有针对性考虑参与学生的年龄,游戏的运动消耗,游戏难度,趣味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3-4],团队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开发性等。使得体育游戏锻炼的质量得到保障。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游戏设计中也同样重要,为了体现出体育游戏教学的价值,因此在设计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体现游戏的教育功能。在游戏过程中主要融合游戏的内容,游戏规则,游戏方法以及游戏组织形式等,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安全性是每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需要予以重视。游戏的目的和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保持游戏体育锻炼的安全性是相当重要。
  1.3 游戏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要求
  明确游戏体育教学的目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意义。通过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体育游戏中,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游戏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外,能够对其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在实现游戏体育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在采用游戏体育教学的形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如身体素质,学生的年龄等,还有根据实施体育游戏教学的场地,器材以及天气情况等因素合理的设计游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参与体育锻炼中。
  1.4 游戏体育教学需要注意事项
  由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过程中的游戏思维,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者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游戏,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更多参与体育游戏,才能够更好发挥游戏的作用[5]。在开始课题时,引导者需要良好的导入课题的主要目的,能够从一开始就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吸引力,但仍然需要导师详细,清晰向学生讲解体育游戏的相关规则,使得学生能够明白体育游戏的真正目的。每节课需要结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将重点突出,解决难点贯穿在整个课堂学习中,以游戏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接受教学内容。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动作,技能,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形成一种惯性的良好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起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和要求。在课堂结束时,导师需要安全学生进行放松练习。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控制学生的投入程度,由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可能会导致年龄较少的学生会出现失控等负面的效果。例如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导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同时也是要通过游戏本身使得学生明白如何合理,合规范取得游戏胜利,培养学生游戏思维。又如由于游戏本身过于刺激导致学生过于激动,容易并发意外。因此导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主要除了保持游戏的趣味性,还要充分考虑游戏的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进行调控,避免出现失控等场面。若在游戏体育过程中出现各种学生之间的争执,导师需要做好调解工作以及模范工作。导师的处理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参考内容之一,也是游戏思维的重要体现。
  2.讨论
  由于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为了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体格锻炼,使得其心身能够健康发育,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培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国卿.浅谈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1):264
  [2]段晶晶.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17):68-68
  [3]马国卿.浅谈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343
  [4]牛继法.新课标下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透析[J].体育时空,2011,(4):82
  [5]谢小贞.浅谈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1):79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均开设了《美术鉴赏》这门公共基础课程。本文就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普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 高职类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它是人们用视觉欣赏美术作品时的一种心理体
摘要:幼儿体操是锻炼一般身体能力的体操,其目的是锻炼身体,增进幼儿身  体健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体操;5-6岁幼儿;身心机能  【中图分类号】G83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20877  前言  幼儿是祖国的"蓓蕾和未来"。早在1988年"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世界大会上,各国专家关于"儿童的
【摘要】图谱以它形象的视觉化效果激活了幼儿的音乐课堂,犹如法宝一样,帮我们解决了音乐活动中的突出难点。但是图谱在不同的音乐题材(如:歌唱活动、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等)中,在不同的年龄段中都有其独特的巧妙的运用方法。只有我们悉心地研究、开发和运用好图谱,才能提高幼儿音乐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再创能力,在自主的探索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图谱;音乐活动;开发;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摘要:文章对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如:按照教案上课"照本宣科",忽视学生主体缺少灵活性;问题的提出过于单一,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忽视音乐学科的本质,教学设计盲目性;课堂结构不合理,课堂氛围沉闷。提出有效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建议,包括:有效性音乐课堂教学课前准备、有效性音乐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和课堂音乐有效性教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小学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分支内容,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的认可。但是,目前单一智能理论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影响已经成为阻塞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因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单一智能理论的批判,同时为重新审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多元智能;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自主发展;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6  一、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目的的反思  随着社
中图分类号:G40-013.9  随着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扩展,一种融电、光、图像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已经以一种锐不可挡的势头进入了学校,已全面运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并作为一种高效的手段得到大力的开发和应用,这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还只是在语文、
摘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改变以往"注入式灌输"教学方式的弊端,避免了出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比较欠缺的情况。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求知,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该研究机制的实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从实践应用效果看,该模式适应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