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芦河流域1988—2013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it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陕北风沙区近26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利用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结合GIS和RS技术,定量估算了1988—1996,1997—2004,2005—2013年3个时段陕北佳芦河流域土壤平均侵蚀量,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适用于该地区;(2)土壤侵蚀等级和降雨侵蚀力,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3)将26年划分为3个时段,第1时段1988—1996年、第2时段1997—2004年和第3时段2005—2013年。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923.09,1 010.75,1 551.40MJ·mm/(hm~2·h),对应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4 513,5 855,3 556t/(km~2·a)。第1时段和第3时段总侵蚀量分别为5.10×10~6,4.02×10~6 t,相比减少了21.18%。还林还草工程后,流域内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耕地所占比重由53.38%减少到25.87%,草地所占比重由38.64%增加到69.6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从大到小分别是未利用土地,草地,林地和耕地。说明当还林还草工程后,佳芦河流域土壤侵蚀呈现总量减少,强度降低的趋势,表明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因特网等信息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乃至普通家庭的普及应用,人们进入了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化时代。而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贸
新形势下,农村青年的返乡现象日益凸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文献多为定量研究。结合“获得感”的新颖视角,本文从获得感入手,采取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名安徽省池州市某镇返乡就业青年的观察与访谈,本文旨在探讨他们的获得感状况、为什么呈现这种状况以及如何提高返乡就业青年的获得感。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返乡就业青年返乡前后两场域中的获得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返乡就业青年获得感的形成机
多胺类酞菁光敏剂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潜在的肿瘤靶向功能在光动力疗法领域备受关注,但水溶性差、易聚集及同分异构体导致的分离提纯困难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侧
目的和意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爱波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感染、化学促癌物和/或
股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可以成为信托财产,也是普遍存在的财产权利形态,这决定了股权信托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股权信托有灵活的股权管理功能,投融资功能和特有的屏蔽效应,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迈向了新的台阶。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
背景与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隐匿性疾病,其发病与咀嚼槟榔习惯关系密切,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癌前状态。
目的: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
中国社会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频发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区步入现代化,对社区的管理以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