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影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及建议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语言知识、理解能力、背景知识等一系列影响英语听力教学因素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听力教学在高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用英语思维、捕捉相关信息、掌握好语法知识等六种方法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听力教学 影响因素 提高建议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中,听是先锋。克拉申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听力训练已得到大家的共识,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弱点,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前面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的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1.学习动机
  苏联心理学家曾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1)直接的或称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需要、认识兴趣等。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主要是对目的语国家的社团感兴趣,学习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融入目的语国家的社团而与他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社团的文化艺术。(2)间接的、广泛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具有此类目的的学生,学习好外语目的是想利用外语这个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还能听到零星的单词或短语,基础差的同学则会一无所获,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据笔者观察,高中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2)语法方面存在不足;(3)词汇储备不足,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4.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理解能力是理解直接提供的信息,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能力及对简单句子的理解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种理解无法琢磨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无法体会对方的意图。第二层次的理解是对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理对话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还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
  5.背景知識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
  三、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1)听、说、读、写并进、强化听说领先地位
  (2)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3)重视听力技能训练
  (4)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6)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四、结束语
  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Lado,Robert 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C Graw Hill,Inc.(1964)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1
  [3]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皮亚杰,生物学与知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四大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其中习作教学可谓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写。习作指导要么过于笼统泛泛而谈,要么指导过于具体甚至取而代之。有的习作课出示现成文章,学生机械仿写;有的习作课老师拟出提纲,学生填写内容。这些方法虽不能说毫无效果,但对于开发学生写作潜力,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确实百害而无一利。《语文课
期刊
低质低效林改造,是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主要途径。不同的经营措施其碳汇效果究竟如何,是森林经营研究中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2007年在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
【摘 要】语文课堂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向文学天地的一个窗口,而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生存的世界。文学语言是一种独特,奇妙而充满魅力的语言。它给人以美的感觉,饱含着人类的感情,同时也渗透着理性的光辉。本文从对语言的品味、对情感的体会、对人生的思考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进行阐述。  【关键词】诗歌 带入情境 抒发情感 仿写 教育  有位朋友也是在教语文,有一次与笔者小酌时谈到明天他要上朱自清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将会被时代淘汰。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不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课程内容,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这种趋势下,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停留在老一套,用“旧瓶装新酒”,那么将无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培养的学生也就不会具备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
期刊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绪就像桥梁,把教师所教的和学生所吸收的知识很好的连接起来,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情绪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以使学生乐学。  【关键词】情绪 愉快策略 好奇策略 兴趣策略 焦虑策略  一、英语课堂情绪策略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情绪推动认知活动的进行,反之则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人的心理状态常为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下学习,要比正常
【摘 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仅需要教师作为学科知识将其传授给学生,更需要学生作为交流工具将其掌握和运用。在小学英语阶段,Read部分随年级的上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通过朗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师们探讨的共同话题。本文就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 理解 展美 语感  作为交流
【摘 要】小学生学习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掌握了科学的预习方法,具有较强的预习和自学能力,学生才有能力独立探究更广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生 预习 习惯 培养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小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