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技术“紧箍”的教育是本末倒置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事件: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浙江金华一所小学的学生被要求统一佩戴“赋思头环”。据说这款头环可以监测脑电波,帮助老师评判学生学习时的专注程度并进行打分,分数还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每个家长手里。目前,当地已暂时停用该设备。
  事实上,技术监控介入学习过程并非个例。此前已有学校在课堂试用人脸识别,通过分析面部表情和记录举手、阅读、睡觉等动作次数监控学生上课状态;甚至有的网课机构也使用摄像头监控,一旦听课学生头部出现偏离便会发出声音警示……
  本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被外部技术居高临下地掌控,如此“教育”就有了本末倒置的意味。不可否认,技术的进步为学习提供了很多快捷高效的渠道和工具,但将技术作为监控手段过多融入教学过程,也就局限了人的能动范围,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首先,小学生上课走神本来就是正常现象,根本没必要进行所谓的“检测”。对兒童的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5分钟。换言之,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后,走神不仅是必然的,其实也是一种必要的自我调整。如果借助某种“神器”人为让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集中,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很累,甚至有扼杀天性之虞。如果孩子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在不被信任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证?将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曝于老师和家长眼下,又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和自由?
  其次,在中小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技术监控过多介入课堂无异于再次将孩子套入牢笼。这种利用头环监控走神的形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暗示不可小觑:它将课堂化为布满监控、不能走神的“领地”,将学习化为不容置疑的灌输,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否认了自由与创造的价值,即使其能衡量所谓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也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更无法体现学校和教育的真正意义。
  退一步说,即使需要“检测”,该设备的风险系数也值得商榷。这种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设备,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大脑发育,在既无权威认证也无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便直接应用于全校近万名学生身上,仅凭教师回应一句“学生使用一年无明显不适”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在这一事件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存在,他们在学校、家长的控制下很难发出拒绝的声音,这种单方面决定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
  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双刃剑,将过多的技术引入教育,所带来的危害值得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技术公司等认真反思。教育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当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看作是大脑机械化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是对实用性原理的系统化阐述,那么教育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学校教学的目标不应是成绩,或是知识本身,更不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专注,而应该是教会每一个孩子,把知识转化为成长的力量。而技术,只能为人服务而不能凌驾于人的主动性之上。须知,在冷冰冰的机器监督下成长的孩子,也无法成为国家和社会可以信赖的未来。(本刊综合)
其他文献
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以来,中国企业采购重点纷纷转向巴西等国,美国大豆进口量减少并没有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中粮、中储粮等国内粮食
报纸
今年四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下同)再度进入贬值通道。特别是六月中旬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快速攀升。市场上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开始增加,居民集中
报纸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
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地区村庄规划编制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村庄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多,电力系统的规模也相应地在不断地扩大,人们对用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
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金水桥南,百里长街成为舞台,3290名联欢群众演员跟着音乐的旋律,用手中不时变幻色彩的光影屏,流动着拼组出五星红旗、长城、海岛等各式图案,光影潋滟间,以“红旗颂”“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领航新时代”四个章节,展现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每一块光影屏上都有1024颗灯珠,每一颗都是“
江河潮涌,新象万千。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中国兵器豫西集团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爬坡过坎、克难攻坚,战胜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