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铁打的梅西流水的搭配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内马尔奔赴巴黎圣日耳曼,巴塞罗那“MSN”组合正式宣告解体。
  没有人能够否认“MSN”组合的恐怖。过去3年,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组成的前场组合,总共在各项赛事中打进了超过360粒进球。要知道,五大联赛任意一支中游球队要想达到这个数字,都需要全队付出五六年时间。
  然而,这个恐怖的三叉戟只存在了三年。
  如何重建?要想补齐“MSN”、复制一个内马尔,谈何容易。最终,巴萨花费1.05亿欧元巨资从多特蒙德购入了法国妖星登贝莱,有人拍手称赞,有人大叹不值。
  其实,巴萨或许无需急功近利。事实证明,铁三角总有崩塌时,而且,往往很难保持连续性。

倾斜的巴塞罗那


  巴西头号球星内马尔以2.2亿欧元创历史纪录的身价转会巴黎圣日耳曼,无疑是世界足球史上最重磅的转会之一。
  自2014年加盟至2017年离队,内马尔在3个赛季里为巴萨出场145次,攻入90球,平均每个赛季贡献30球。同时,有内马尔在身边的梅西和苏亚雷斯也火力全开,梅西158场攻入153球,苏亚雷斯147场攻入121球。3个赛季,“MSN”打进了超过360粒进球,三人总助攻数也超过了200次。这3年,被“MSN”组合狂虐,恐怕是西甲所有球队和后卫的集体回忆。
  然而内马尔的出走,让巴萨攻击组合面临重组难题。这位曾在诺坎普大放异彩的球星,和巴萨说分手时并不愉快,巴萨俱乐部认为,内马尔在场下并不像在场上那般勇猛,而是畏畏缩缩。他们认为,内马尔在几个月前就想着离开俱乐部,并一直在为前往巴黎作各种准备。同时,内马尔在和巴黎谈条件时,还在向俱乐部和队友说自己会留下,这让巴萨高层颇为不悦。最终,内马尔离开后依然和巴萨大打口水战,双方甚至互相起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西班牙超级杯次回合中,苏亚雷斯膝盖受伤,不得不伤停一个月。也就是说,新赛季开局阶段,巴萨将只有梅西一位大将坐镇前场。而且,已经年满30岁的梅西与鼎盛时期相比,身体机能已经有所下滑。对于巴萨新帅巴尔韦德来说,执教巴萨一开始就面临着多重挑战。
  好在,内马尔离去后20天,巴萨敲定了其替代人选,那就是法国小将奥斯曼·登贝莱。20岁的登贝莱花去了巴萨1.05亿欧元巨资,要知道,去年夏天加盟多特蒙德时,他的转会费仅有1500万欧元。短短一年时间转会费翻了近十倍,有人认为不值,但也有人认为,这对于巴萨以及主席巴托梅乌来说,已经是成功的转会操作和危机公关。
  登贝莱能够胜任两个边路,速度快,观察比赛能力强,效力雷恩和多特蒙德时,他往往能够奉献漂亮的助攻。上赛季,登贝莱各项赛事攻入10球,助攻达到了21次。
  去年登贝莱转会时,雷恩和多特蒙德之间曾有条款,登贝莱下一次转会,雷恩将获得转会费的25%。因此,这次巴萨购得登贝莱,雷恩能坐收2500万欧元,这应该也是多特蒙德一直在和巴萨讨价还价的原因。不过好在,最后巴萨还是拿下了登贝莱,避免了整个夏天只有保利尼奥这一笔引援的尴尬。有业界人士认为,如果登贝莱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和梅西、苏亚雷斯擦出火花,那么巴萨这个夏天的种种噩梦将被迅速遗忘。
  巴萨主帅巴尔韦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登贝莱有拿球推进的能力,能够给球队带来纵深,正是巴萨目前需要的那种球员。不过也有人指出,登贝莱和内马尔一样突破犀利,但并不具备踢10号位的能力,想象力要逊色内马尔不少。当然,拿20岁的登贝莱和25岁的内马尔相比,有些不太公平。现在的登贝莱就像当年刚加盟巴萨的内马尔一样,极具可塑性,也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梅西在,大廈不倾


  对于登贝莱,看好的和看衰的都有。然而,前场进攻三角的关键不在于补缺的登贝莱,而是在于“定海神针”梅西。
  效力巴萨一线队十余年,梅西见证了巴萨辉煌的王朝时代,自己也先后和多位世界级球员组成“铁三角”。刚出道时,梅西曾和小罗、埃托奥组成前场三角,不过当时的梅西还太稚嫩,而小罗的竞技状态已经在走下坡路,因此这个看似美如画的进攻三角并没有打出太多经典的比赛,也没有联手斩获重要荣誉。
  小试牛刀后,梅西与埃托奥以及2007年加盟的亨利组成了前场梦幻组合。2008-2009赛季,亨利攻入26球,埃托奥攻入36球,梅西收获38球,三人联手斩获整整百球,也为巴萨连续摘下了西甲、国王杯以及欧冠冠军,创下了“梦二”巴萨王朝,也让时任巴萨主帅瓜迪奥拉声名鹊起。
  亨利和埃托奥双双离去后,梅西又迅速和比利亚、佩德罗以及桑切斯等灵活组合。2010-2011赛季,梅西、比利亚以及佩德罗组成的前场三叉戟各项赛事联手攻入98球。2011-2012赛季,梅西、佩德罗和桑切斯组成的进攻三角,各项赛事联手攻入100球,复制了梅西、埃托奥和亨利组合的辉煌。在2010-2011赛季,巴塞罗那再次拿下西甲、欧冠、西班牙超级杯以及世俱杯等冠军荣誉,成就了“梦三”神话。
  要说有“梦四”时代,那应该是是2014-2015赛季,“MSN”用112粒进球力助巴萨成就“五冠王”伟业。
  此外,巴萨还有个隐形铁三角组合,那就是梅西、哈维和伊涅斯塔。在巴萨“TIKITAKA”足球鼎盛的时代,若没有哈维和伊涅斯塔在中场运筹帷幄,以梅西为首的进攻组合自然也无从发挥出最大威力。哈维和伊涅斯塔牢牢掌控巴萨中场十年,完整经历了4个梦时代,直到2015年夏天,巴萨夺得西甲和欧冠双料冠军后,哈维正式离队远赴卡塔尔,梅西、哈维和伊涅斯塔的黄金组合宣告终结。


  此番登贝莱来投,梅西被认为是赢家之一。因为和内马尔相比,年轻的登贝莱还有很多学习及成长的空间,暂时不会像内马尔一样有着“核心梦”。登贝莱已经足够幸运,他加入了埃托奥、亨利、比利亚等顶级球星的行列,和梅西组成前场进攻三角。于是,登贝莱入替内马尔,也意味着梅西绝对核心的地位被重新树立,这也让步入而立之年的梅西在职业生涯的倒计时阶段,可以为了荣誉、为了开创新的王朝安心地放手一搏。   梅西在,大厦不倾。过往的事实已经证明,围绕着梅西的进攻三角,哪怕梅西身边一直在换人,威力始终不减。或许当梅西隐退之时,才是巴萨对前场全盘推倒重建的开始。

三叉戟往事


  说到进攻三叉戟,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旷世经典组合,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经典组合的聚拢和离别。
  比如荷兰“三剑客”。1987年,范巴斯滕和古利特加盟AC米兰,次年里杰卡尔德来投,三人组成欧洲无敌的铁三角。“MSN”组合虽然进球如麻,但总体成就不及荷兰“三剑客”。“三剑客”整整搭档了5年,并拿下了3次意甲联赛冠军和2次欧冠冠军,无论从搭档时长还是荣誉数量,都比“MSN”更胜一筹。要知道,当年的意甲还是“小世界杯”,五年三冠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在1993年,随着范巴斯滕重伤,古利特和里杰卡尔德同时离队,荷兰“三剑客”骤然解体。来去如风的他们不像如今“MSN”这般,只是缺了一角,可以另找人补上。
  还有皇马传奇组合迪斯蒂法诺、亨托和普斯卡斯。迪斯蒂法诺和亨托都是在1953年加盟皇马,普斯卡斯则是1958年。普斯卡斯登陆伯纳乌之前,皇马已经大杀四方,连续夺得国内联赛和欧冠冠军,普斯卡斯的加盟更是让皇马如虎添翼。1958年至1966年间,普斯卡斯代表皇马出战262场,打进242球,为皇马又拿下了3座欧冠冠军和5次西甲联赛冠军。直到1964年和1966年,迪斯蒂法诺和普斯卡斯先后离开皇马,没有合格的继任者补缺,皇马的光辉岁月也暂时终止。
  曼联的乔治·贝斯特、丹尼斯·劳和博比·查尔顿组合,堪称英格兰足球史上最具威力的三叉戟。博比·查尔顿自1956年起效力曼联,比丹尼斯·劳大3岁,比乔治·贝斯特大9岁,当乔治·贝斯特于1963年开始效力曼联时,博比·查尔顿已经26岁。然而,“常青树”博比·查尔顿愣是带着乔治·贝斯特和丹尼斯·劳又踢了10年,并缔造了曼联的红色王朝。
  1968年,这个威力无比的三叉戟帮助曼联成为英格兰首家拿到欧洲冠军杯的俱乐部,站上荣誉巅峰的同时也开创了新纪元。1973年和1974年,博比·查尔顿、丹尼斯·劳和乔治·贝斯特先后离开,传奇三叉戟骤然离散,曼联步入了重建时期。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他们联袂出战的1300多场比赛里,三人总共打进了超过660粒进球。他们所达成的种种成就比“MSN”还是要高出不少。不要忘了,这还是个3位成员都拿过欧洲金球奖的三叉戟,让后人实在难以逾越。
  格伦、诺达尔和利德霍尔姆组成的瑞典“三驾马车”,又称“Gre-No-Li”组合,堪称世界足坛进攻三叉戟的鼻祖,或许也是最值得巴萨借鉴的组合。1949年,格伦、诺达尔和利德霍尔姆同年加盟AC米兰,并组成前场进攻三角。1949-1950赛季,AC米兰联赛中7∶1大胜尤文图斯,诺达尔以35球拿到意甲金靴。三人合作的第2个赛季,诺达尔轰入34球,AC米兰拿到了阔别44年的联赛冠军,瑞典“三驾马车”的威力终于在荣誉上有所体现。
  1953年,33岁的格伦转会佛罗伦萨,次年,AC米兰引进了时年29岁的斯基亚菲诺,和利德霍尔姆组成双核,前场依然是诺达尔。1954-1955赛季,新三叉戟再次将米兰带上意甲巅峰。此后,已经35岁的诺达尔转投罗马,AC米兰在锋线上起用小将加斯通·比恩,并从罗马引进了25岁的卡尔洛·加利。1958年,米兰更是引入了队史传奇射手阿尔塔菲尼。有充足火力补充的AC米兰连续拿到了1956-1957、1958-1959赛季意甲冠军,并在1958年杀入了欧洲冠军杯决赛。
  1961年,利德霍尔姆离开AC米兰,瑞典“三驾马车”时代宣告完全终结。
  参考AC米兰的瑞典“三驾馬车”,正如上文所说,如果梅西一直屹立不倒,巴萨的前场组合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新引进的登贝莱较梅西和苏亚雷斯尚显稚嫩,但不失灵气,或是顶替内马尔的合适人选。待到苏亚雷斯退出,新鲜血液入替,还能在梅西带领下继续冲击荣耀。梅西之于巴萨,就好比当年利德霍尔姆之于米兰一般。
  这一点,那不勒斯球迷或许也有同感。当年,哈姆西克曾和卡瓦尼、拉维奇组成了威震意甲的前场三叉戟,哈姆西克组织调度,拉维奇上下冲击,卡瓦尼进球如麻。如今,卡瓦尼早已加盟巴黎圣日耳曼,拉维奇已经来到中国效力。卡瓦尼和拉维奇之后,伊瓜因和因西涅和哈姆西克一道,组成了新三叉戟。伊瓜因甚至打破了诺达尔的意甲单赛季进球纪录。如今,伊瓜因走后,梅尔滕斯又成为了那不勒斯新的攻击点。直到现在,那不勒斯的前场进攻依然有声有色,这与哈姆西克的坚守有着直接关联。
  所以,有一个“定海神针”,对于三叉戟的进攻传承来说颇为重要,而传统豪门相比非豪门更能做到这一点。这些年,球迷们见多了昙花一现的进攻三叉戟。比如佩斯卡拉曾经的维拉蒂、因莫比莱和因西涅,三人曾合力将佩斯卡拉冲上意甲,但很快便被各路豪门挖掘一空。
  还有曾威震德甲的哲科、格拉菲特和米西莫维奇。2008-2009赛季,沃尔夫斯堡依靠这个进攻组合力压拜仁慕尼黑拿下了德甲联赛冠军,格拉菲特28球拿下射手王,哲科26球次之,米西莫维奇则以20次助攻拿下助攻王。然而夺冠仅一年后,米西莫维奇转投加拉塔萨雷,一年半后哲科高价出走曼城,两年后格拉菲特赴西亚淘金。沃尔夫斯堡王牌三叉戟烟消云散,后继无人。

冷门铁三角


  事实上,除了传奇三叉戟,非五大联赛中也曾出现过不少凶猛三叉戟。
  比如荷甲联赛中的阿塞迪、多斯特和纳尔辛。2011-2012赛季,三人组成海伦芬前场三角,中锋多斯特在34场比赛中攻入32球,并斩获金靴,在他两翼的阿塞迪和纳尔辛同样表现惊人。阿塞迪赛季攻入10球助攻7次,而纳尔辛除了打进8球,还贡献了恐怖的22次助攻。如今,多斯特效力于葡萄牙体育,阿塞迪则在利物浦短暂效力后回炉荷甲,效力于特温特,纳尔辛则效力于英超斯旺西。
  俄超联赛中,杜杜、洛韦和卡瓦略曾组成了莫斯科中央陆军的巴西三叉戟。三人年龄相仿。2005年,巴西三叉戟合力为莫斯科中央陆军拿下联赛、杯赛以及欧洲联盟杯冠军,名噪一时。其中,洛韦联赛攻入7球助攻4次,卡瓦略攻入4球助攻13次。虽然数据上没有达到进球如麻,但在荣誉和打法上给俄超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奥地利,索里亚诺、萨迪奥·马内和阿兰曾组成攻击力十足的三叉戟,萨尔茨堡红牛也长期把控着奥地利霸主地位。2013-2014赛季是这个三叉戟的鼎盛岁月,阿兰联赛攻入26球助攻8次,马内进球13粒助攻13次,索里亚诺则攻入31球助攻16次。仅在联赛上,三人就联手攻入70球,算上欧联杯和国内杯赛,超过百球。这对组合堪称“MSN”出现之前,近年来最有威力的铁三角。
  不过奥地利联赛终究是个小庙,即使如红牛集团这般财大气粗,也无法阻挡三叉戟解散。马内先是投奔了南安普敦,如今已是利物浦前场的核心人物,身价超过5000万英镑。阿兰和索里亚诺则在中超赛场相会,前者效力于广州恒大,后者则效力于北京国安。
  在亚洲,同样有过曾经轰动一时的三叉戟组合。比如首尔2012年至2013年间的前场三叉戟德扬、莫利纳和埃斯库德罗。德扬以进球率高著称,2012年各项赛事出战44场,攻入31球,组织核心莫利纳各项赛事出战43场,攻入19球。埃斯库德罗虽然不以进球数著称,但他在前场的扯动和冲击力,往往能够给德扬和莫利纳创造出空间。在崔龙洙调教下,首尔顺利拿到2012赛季韩国经典联赛冠军,并在2013年杀入亚冠决赛,但在决赛中输给了广州恒大。
  并非首尔三叉戟的水平不济,而是恒大三叉戟更胜一筹。穆里奇、孔卡和埃尔克森组成的三叉戟,恐怕是中国职业联赛迄今为止最具威力的三叉戟了。2013赛季,穆里奇各项赛事出战47次,攻入25球,其中亚冠13球,帮助恒大问鼎亚洲冠军的同时,拿到了赛事金靴。组织核心孔卡各项赛事出战48次,攻入28球,而埃尔克森则各项赛事攻入31球。在中超联赛较欧洲联赛轮次更少的情况下,三人联手攻入恐怖的84球,堪称亚洲版本的“MSN”。
  孔卡和穆里奇出走后,埃尔克森帮助广州恒大于2015年再夺亚冠冠军。不过,那时的广州恒大未能复制恐怖三叉戟。随着近年来中超外援政策的不断调整,大牌外援进攻三叉戟出现的难度变得更大,如今的上海上港胡尔克、埃尔克森和奥斯卡的三叉戟,颇有复制当年恒大三叉戟辉煌的趋势,球员名气也更为响亮。不过,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进球和荣誉,来证明这个中超新三叉戟的统治力。
  摘要:过往的事实已经证明,围绕着梅西的进攻三角,哪怕梅西身邊一直在换人,威力始终不减。或许当梅西隐退之时,才是巴萨对前场全盘推倒重建的开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