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造价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工程项目依据策划,施工建设、合同的制定等来管理工程的全过程。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不是孤立的,是有关联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我们要从工程的整体出发,从控制工程开始保证工程建设投资成本得到控制。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一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相关单位重视该项工作,加大工程造价监控,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建筑的安全性,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其工作量比较大,数据处理比较复杂,导致造价人员在数据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完善相关工程造价的制度,为今后的工程造价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制度保证,最终实现我国建筑施工更好的发展,不断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1、要恰当的处理好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工程造价工程中需要的各种人力物力所需要的费用,工程中的各方面都要做好相关的计算,而工程质量也就是工程建筑需要达到的某一个标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相互关联,都是影响工程使用周期的因素,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造价越高其质量越有保证。
2、把价值工程的概念引进来,通过价值分析来评估工程,工程价值的提高是核心,同时也要分析工程的功能,实现低成本高功能。有机的将建筑工程的投资和项目功能结合在一起,不纯粹的追求工程的低成本,也不单纯的追求工程的高功能,要将这两者综合考虑,寻求一个最佳的比例和方案。
3、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随着工程建筑的发展以及信息管理优势的凸显,在建筑工程里引入工程管理也成为一种必然。工程的进度管理,工程的合同管理,工程的质监管理,工程的安全管理,工程的采购管理还有工程的库存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管理都需要信息管理作为支撑,通过信息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工作的成本。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
首先要确定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值,包括项目的总目标值(如一个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其中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其他费用以及预备费等),分目标值(如一个單项工程的造价等),各纲目标值(如某一个单项工程中的土建单位工程的造价等)。这些造价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其目标值,如一个单项工程的施工合同承包价,也可以是由建设单位自己采购的设备预算价等等。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投资的支出,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分析及预测,加强对各种干扰因素的控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造价控制目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和切合实际。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认真、慎重对待。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全面履约,以避免纠纷的发生。主动监控要做到事前把关,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没有履行合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及时提出反索赔,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确实是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各种费用或工期索赔,要严格按照索赔程序进行,如果是属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费用则坚决予以驳回;还要深入施工现场,动态掌握施工状况,按时参加工程例会及其他与造价控制有关的工程会议,及时协调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使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要降低工程成本,首先要从企业内部着手,只有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能耗、物耗与失误损失才能降低工程成本,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的投人满足合同要求。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都不同,甚至会相差数倍。因此,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要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优势取得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加强施工过程中材料、人工费、机械费的控制
对主材、辅材及其他材料成本应利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施工图纸和以往的工程用量损耗经验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多采购和少采购情况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多采购会浪费资金、资源,同时也会增加库存管理成本,造成大量的浪费;反过来说,少采购会出现二次采购,从而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严重的甚至会延误工期造成更大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主材要加强管理,比如可实行比价采购管理。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管理人员要核定材料的供货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等,建立询价信息库,以达到节约材料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控制。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周转性材料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要根据现行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和企业人员工资标准进行人工费的计算。根据工程工期、人员配备及设备投入的实际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成本额。在人工费计算时,不能照搬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应根据目前人才市场的人工价格和企业工资标准,按各种工序中的实际用工数量来计算,尚未建立企业劳动定额的情况下,在计算时用工数量时可以参考定额的规定计算,只有按照实际用工数量、市场价格和企业工资标准进行的人工费计算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一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相关单位重视该项工作,加大工程造价监控,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建筑的安全性,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其工作量比较大,数据处理比较复杂,导致造价人员在数据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完善相关工程造价的制度,为今后的工程造价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制度保证,最终实现我国建筑施工更好的发展,不断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1、要恰当的处理好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工程造价工程中需要的各种人力物力所需要的费用,工程中的各方面都要做好相关的计算,而工程质量也就是工程建筑需要达到的某一个标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相互关联,都是影响工程使用周期的因素,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造价越高其质量越有保证。
2、把价值工程的概念引进来,通过价值分析来评估工程,工程价值的提高是核心,同时也要分析工程的功能,实现低成本高功能。有机的将建筑工程的投资和项目功能结合在一起,不纯粹的追求工程的低成本,也不单纯的追求工程的高功能,要将这两者综合考虑,寻求一个最佳的比例和方案。
3、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随着工程建筑的发展以及信息管理优势的凸显,在建筑工程里引入工程管理也成为一种必然。工程的进度管理,工程的合同管理,工程的质监管理,工程的安全管理,工程的采购管理还有工程的库存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管理都需要信息管理作为支撑,通过信息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工作的成本。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
首先要确定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值,包括项目的总目标值(如一个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其中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其他费用以及预备费等),分目标值(如一个單项工程的造价等),各纲目标值(如某一个单项工程中的土建单位工程的造价等)。这些造价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其目标值,如一个单项工程的施工合同承包价,也可以是由建设单位自己采购的设备预算价等等。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投资的支出,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分析及预测,加强对各种干扰因素的控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造价控制目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和切合实际。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认真、慎重对待。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全面履约,以避免纠纷的发生。主动监控要做到事前把关,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没有履行合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及时提出反索赔,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确实是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各种费用或工期索赔,要严格按照索赔程序进行,如果是属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费用则坚决予以驳回;还要深入施工现场,动态掌握施工状况,按时参加工程例会及其他与造价控制有关的工程会议,及时协调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使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要降低工程成本,首先要从企业内部着手,只有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能耗、物耗与失误损失才能降低工程成本,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的投人满足合同要求。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都不同,甚至会相差数倍。因此,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要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优势取得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加强施工过程中材料、人工费、机械费的控制
对主材、辅材及其他材料成本应利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施工图纸和以往的工程用量损耗经验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多采购和少采购情况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多采购会浪费资金、资源,同时也会增加库存管理成本,造成大量的浪费;反过来说,少采购会出现二次采购,从而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严重的甚至会延误工期造成更大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主材要加强管理,比如可实行比价采购管理。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管理人员要核定材料的供货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等,建立询价信息库,以达到节约材料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控制。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周转性材料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要根据现行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和企业人员工资标准进行人工费的计算。根据工程工期、人员配备及设备投入的实际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成本额。在人工费计算时,不能照搬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应根据目前人才市场的人工价格和企业工资标准,按各种工序中的实际用工数量来计算,尚未建立企业劳动定额的情况下,在计算时用工数量时可以参考定额的规定计算,只有按照实际用工数量、市场价格和企业工资标准进行的人工费计算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