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2940nm Er:YAG点阵激光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眶周静态皱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8例不同程度眶周静态皱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2940nm Er:YAG点阵激光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治疗间隔1个月,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V0)、疗程结束后1个月(V1)、疗程结束后3个月(V2)进行VISIA拍摄,记录患者眶周静态纹改善情况,并由两名医师对患者进行Fitzpatrick皮肤皱纹分级及疗效评估,同时
【机 构】
:
北京丽都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 北京 10001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 北京 1008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2940nm Er:YAG点阵激光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眶周静态皱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8例不同程度眶周静态皱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2940nm Er:YAG点阵激光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治疗间隔1个月,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V0)、疗程结束后1个月(V1)、疗程结束后3个月(V2)进行VISIA拍摄,记录患者眶周静态纹改善情况,并由两名医师对患者进行Fitzpatrick皮肤皱纹分级及疗效评估,同时记录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了3次治疗,V0、V1、V2左侧眶周静态纹特征计数分别为60.57±32.66、42.86±27.8、32.57±20.37;皱纹分值为17.12±10.11、11.15±7.24、9.44±6.23;皱纹百分数为0.81±0.18、0.92±0.06、0.93±0.06;皱纹分级为3.93±1.07、2.93±1.07、2.50±1.16,右侧眶周静态纹特征计数为73.29±41.68、51.43±31.11、41.43±24.10;皱纹分值为21.91±13.39、16.30±8.51、11.63±9.19;皱纹百分数为0.68±0.25、0.83±0.17、0.90±0.11;皱纹分级为4.07±1.07、3.14±1.03、2.79±0.89,V1、V2疗效评估左侧分别为1.50±0.65、2.00±0.55;右侧为1.50±0.65、2.36±0.63.双侧眶周V0、V1、V2的皱纹特征计数、皱纹分值、皱纹百分数、皱纹分级比较及V1、V2疗效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2940nm Er:YAG点阵激光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眶周静态皱纹安全、有效且舒适.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切口愈合、瘢痕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TKA患者114例(126膝),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的57例(64膝)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缝合关闭切口的57例(62膝)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ol
目的:探讨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2月-2020年10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重睑成形术就医者76例,所有就医者均采用切缘上方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的方法行重睑成形术.对手术效果、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76例就医者手术效果满意或者比较满意,双侧重睑弧度均流畅.结论:切缘上方的眼轮匝肌与眶隔组织瓣固定的重睑成形术方式,临床疗效佳,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面对互联网与日俱增的数据量,用户为了寻找某些信息而遍历整个互联网是不可能的。推荐系统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新闻、音乐、电影、短视频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电商网站中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有很多,相关推荐算法仍然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本文设计了 一种推荐框架,该框架借助Flink的批流统一特性将离线批处理训练和实时增量更新结合在
目的:分析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联合鼻骨骨折复位术对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的美学效果.方法:将笔者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通气功能、鼻外形优良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溶液局部治疗红斑型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红斑型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给予染料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微针联合氨甲环酸溶液局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疼痛情况及皮肤生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红斑值低
目的:比较宽谱与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资料,分别采用宽谱完美脉冲技术(OPT)与窄谱精准脉冲光(DPL)进行治疗,每组50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与医生整体评价法(PGA)分别评价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治疗次数患者的CEA评分及PG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
随着三维建模技术不断提升,三维模型数据量急剧增加,手工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三维模型数据难度极大。在此背景下,用机器自动化地分析和处理三维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方法,研究三维模型的语义提取技术,让计算机自主地理解三维模型的整体语义和部分语义,分别对应着三维模型的形状识别和语义分割技术。本论文对三维模型的语义提取技术展开研究,包括三维模型的特征提取、形状识别技术和语义分割技术,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