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春季大棚黄瓜的栽培种植技术,从选种、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黄瓜;春季;大棚栽培;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2.204 .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1-0058-01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黄瓜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棚栽培中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黄瓜喜湿,又怕涝怕旱,根系分布较浅,根群弱,吸水肥能力不强。因此,黄瓜栽培必须选择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供水均匀,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中吸收肥料特点是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钾的吸收主要是生长中后期。黄瓜生产以施基肥为主,合理追肥,注意防止植株早衰。现将其春季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春季气温较低,宜选用早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白丝条、湘黄瓜2号、渝早黄瓜2号等。
  
  2播种育苗
  
  黄瓜育苗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5min后,冷却到30℃左右,继续浸种3~4h;药剂消毒一般是采用甲醛100倍液消毒30min,洗后浸种3~4h。消毒后的种子在28~30℃的温度下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早春栽培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播种时直接播在营养钵中,定植时带土移栽。播种后到开始出苗,应控制温度为25~30℃,促使出苗快。一般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d左右就开始出苗。从部分出苗到第1片真叶显露,即破心,这段时间要及时降温,控制较低的温度,一般白天20℃左右,夜间12~15℃。从破心到移栽定植前7~10d,白天可保持到20~25℃,夜间15~18℃。定植前7~10d,应进行低温锻炼,育苗床的温度条件尽量与定植田块相近,以提高黄瓜秧苗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一般白天在15~20℃,夜间12~14℃。
  
  3苗期管理
  
  黄瓜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控制浇水次数,浇水过多易降低苗床温度和引起病害发生。如果苗床干旱需要浇水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苗床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必追肥。
  
  4定植
  
  黄瓜大棚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施TBS复合肥1050~1125kg/hm2,其中60%基肥,40%作追肥。黄瓜定植前先将土按1.3m开厢,定植前10~15d施足底肥。行窝距(65~75)cm×(40~50)cm,每穴2株,约栽3.75万穴/hm2。黄瓜根系浅,不宜深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后要控制肥水的施用,促进幼苗的成活,开花前少施轻施氮肥防止徒长,坐果后施1次追肥,促进瓜的生长。大棚栽培施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增产有明显的效果。一般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施用,可以用50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钢瓶,在早上6~7时施放二氧化碳3min左右。
  
  5田间管理
  
  5.1光照管理
  黄瓜喜光,春季光照不足时,适当增加棚温,增加光合作用,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
  
  5.2温度管理
  大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幼苗定植后至缓苗前一般不通风,以提高棚内的地温和气温。根据黄瓜各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采用加地膜、加小拱棚等措施,提高增温保温效果,促进幼苗的成活和生长。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增加,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气温达30℃以上时,要敞开棚门或四周通风,棚内温度降到26℃左右关闭通风口。4~5月温度进一步提高时,可考虑揭开薄膜。
  
  5.3湿度管理
  大棚内湿度比露地高,根据黄瓜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幼苗定植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施肥水,阴天、晴天中午要适当通风排湿;坚持经常刮去棚膜内侧的水珠或在棚内放置一些石灰等吸潮物质,降低棚内湿度。
  
  5.4植株管理
  增加雌花数,提高座果率。黄瓜幼苗2~3叶1心时,喷施乙烯利15.0~22.5g/hm2对水150kg,每隔7d左右喷1次,一般喷2~3次,诱导雌花的形成。黄瓜植株30cm左右搭架,在大棚内最好采用吊绳,1株1绳,绳的上端系在顶架上,下端用小木桩固定或直接系在黄瓜根部。用细绳将黄瓜的蔓与吊绳捆在一起,并随瓜蔓的生长7~10d綁1次。
  
  6病虫害防治
  
  黄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主要虫害
  是黄守瓜。在防治上,不用种过瓜类的土壤作苗床土,选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降低床内湿度。防治霜霉病可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防治枯萎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h,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500倍液拌种,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使用150倍液,或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600g/hm2,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白粉病于发病初期用粉锈灵1000~2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防治黄守瓜用辛硫磷1500倍液,或菊酯类药剂2000~3000倍液。施用的农药必须选择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以使用的农药,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并且严格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在果实采收前的7d严禁喷施化学农药。
  
  7适时采收
  
  黄瓜生长达到上市标准就要及时采收,盛瓜期2~3d采收1次。
  
  8参考文献
  
  [1]荣海燕,范美玲.海阳早春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9):28.
  [2]蔡学举.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29.
其他文献
利用“通量阶式递增法”对临界通量进行了测定.得出MBR的3个水动力学操作区:超临界区、临界区和次临界区:在MLSS的质量浓度为6000mg/L、曝气量为0.5m^3/h的条件下,膜组件的临界通量
在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按现行规范计算容积式水加热器的容积偏大,通过对热水供应系统贮热量分析,采用贮热量极限值分析的方法,得出以45min最大时耗热量确定的加热器贮热量值
建议“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培育。文章对就业导向模式下师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极易受到媒介不良信息的影响,开展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异常重要和迫切。文章主要对河南省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媒介
在南亚印度洋,有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岛屿。这里有众多令人震撼不已的寺庙佛像,有世界闻名的锡兰红茶,有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有蔚蓝无边的海岸沙滩,有独特而神秘的历史文化,更有
为解决非线性Mises比塑性功率积分困难以及由此导致的轧制功率解析式难以获得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并利用线性比塑性功率表达式对提出的椭圆速度场进行能量分析,得到了轧制力
化学石膏为化学反应产生的石膏,目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石膏,主要有脱硫石膏、磷石膏、盐石膏以及钛石膏等等。中国每年新增化学石膏量近2亿吨,如果不能很好处置和综合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是这个时代对人类的呼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秉持着爱护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面这些贴近生活的绿色设计是设计师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