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望己成龙”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的奋斗、上进程度和认知水平,才是一个孩子“成龙”的起点。
  “望子成龙”是我最早学到的一个成语。自从我6岁那年,这个词就一直萦绕耳畔,不管是专家讲座、学校教育还是周遭的邻居,甚至是孩子们之间的谈话,总能带上一个“望子成龙”。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话题的热度可谓是有增无减,教育机构打出广告——“望子成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校老师口口声声称,“你们要争气,不要辜负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各位父母更是苦口婆心劝说:“你要成龙、要成凤、要长本事、要有出息。”可是,即使这个词已经磨破了我的耳朵,我还是不知究竟何为“龙”,何为“凤”。
  中国有句老话,虽然不好听,但确实在理,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动物可以变成龙,这需要扭转基因,更改物种,太不切实际。那么什么是龙?龙的儿子当然是龙,先天决定好的物种,哪有什么成不成的道理?这句话语意十分明确——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有一个同学,是个女孩,父母在其身上可谓用尽了心思。从幼儿园开始学钢琴、学舞蹈、学奥数、学围棋、学英语,大概能上的课外班都上了个遍。在某次家长会上,她的母亲自信满满地说,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的全才淑女。
  这位同学很累,小小年纪时,便要在周五放学后坐火车去北京,只为了上一节名师的数学课。从小就经历了我们跨级考时才会经历的挑灯夜战和头悬梁锥刺股。
  可这个孩子,并没有成为她母亲期许的全才淑女,相反,她有些跋扈,甚至还会目中无人。为了提高自己在班里的排名,甚至不择手段偷别人的笔记、改别人的卷子,与杰出的全才淑女形象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有一次和同学谈到了这个女孩,我说她从小就很刻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大家都一阵唏嘘。其中还有人说:“可那又怎么样呢,依然改变不了她不过如此的事实。”
  问题并不出在她不够努力上,而是出在她的母亲身上。作为她的邻居,我见过她母亲在菜市场因为几毛钱对摊贩破口大骂的样子,亲眼见过她母亲在机动车道上骑车的样子,也亲耳听到过她母亲对她讲:“你要努力啊,你看,爸爸妈妈就是这个样子了,你要努力。”
  你看,做父母的都不过如此,平庸到不能再平庸,已经失去了拼搏和奋斗的激情,还能要求孩子有什么质的飞跃呢?她生活在这个家庭、成长在这个家庭,和这个家庭相处的时间最长、受这个家庭的影响最大,那她身上带出来的,当然是这个家庭的影子。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自己平庸得要命,却一厢情愿望子成龙。”
  眼界见识决定了父母的逻辑,家里人越没见识,做孩子的就越委屈——在你分数好的时候强调排名,排名好的时候强调分数。总之,就要看成绩;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看不到别人家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培养就是多上课外班;以为一切在应试体制外的特长都毫无用途,甚至予以打压……上述种种,是多少家长“望子成龙”的希冀反应在孩子教育上的误区和通病。
  一个孩子的提升,本质上离不开一个家庭的提升。
  我有一個朋友,自幼热爱阅读,小小年龄出版了四本小说,全国作文比赛的奖项她拿了很多。她没出生在什么名门望族,父母甚至没上过高中。但她的母亲,十年如一日地热爱阅读,这也使得她从小便手不释卷。有一次在地铁上,我碰见了她们母女俩——每人手捧一本书,目不转睛地读。她们在周遭划手机的人群中,格外亮眼。
  我的朋友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过人的天赋,而是因为她继承了家庭的传统。她母亲对于阅读的热爱成就了她的今日,大量的阅读使她厚积而薄发。所以,父母的奋斗、上进程度和认知水平,才是一个孩子“成龙”的起点。
  明智的家长,不应该嘴里念叨着“我们就这样了,咱家就指望你了”,把成才的重担让一个未成年人独自来背,应该为子女的成长创造拼搏进取、刻苦奋斗的氛围;不应该仅仅是望子成龙,应该与子女共同成长,甚至是望己成龙。
  家长望子成龙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怕的是父母会把望子成龙当成一个硬性要求,一条路走到黑,完全不知道变通。“龙”的定义有很多,并不完全是考上一个好小学,升到一个好高中,进入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一个好爱人,然后生一个好孩子,继续盼着孩子“成龙”。
  在我看来,“成龙”的概念更接近于孔子创设私学、推广教育的最终目的——成人,成君子。物质条件只是生活的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正所谓“育人先育德”,要教育孩子善良,也要告诉他江湖险恶,最后还不忘叮嘱他要健康快乐地过活,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你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难保你的孩子不在望父成龙、望母成凤。但很少有孩子能和家长说出“你去当领导啊,你去当局长啊,你去努力啊”之类的话来,毕竟这话在社会公众的眼里,即是不孝。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家长对孩子时刻抱有期望,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却没有想过,孩子可能对家长也抱有满满期望。
  所以,与其提什么“望子成龙”,倒不如说“望己成龙”。教育的原因和目的从来不应该是成功,而应该是爱。
  (责编 刘国栋)
其他文献
一部电视剧中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学习不好,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那么,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这反映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也反映了他们的焦虑与不安。  孩子无法完全按家长的意愿成长,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各自的成长规律。我们说,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同理,家长只有按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抚养教育,孩子的成长才会是健康
期刊
近日,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被投诉在“小升初”面试环节,给多名小学生的“品德修养”打了0分。此事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和议论。家长们对记者说,品德修养总分30分,0分结果不仅孩子受不了,大人也难以接受。有家长说,孩子在小学阶段得过三好学生,还担任过班干部,“我的孩子品德修养怎么就0分了,学校打分的依据是什么?”多名家长向记者表示,希望看到孩子面谈结束后签字的原始成绩单,以及面谈时的监控视频。  点评:学校
期刊
在行业领头羊“脑立方”关停之后,更多的培训机构逐渐进入“全脑开发”行业。6月,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为了招生,各家机构“各显神通”,有的听“脑波音频”称能开发全脑;有的采集指纹掌纹称能测先天优势;有的打着记忆大师演讲的旗号,营造现场激动气氛,让家长们抢着报名。一场针对教育焦虑的精准收割,在当下还在继续上演。  点评:这东西说新鲜也新鲜,说不新鲜也不新鲜。不过是想赚钱的机构们换了一件马甲,重出江湖而已
期刊
近日福州8岁的二年级男孩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何女士介绍说,近日儿子学这篇课文时,曾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老师说“问得好”,但答案是什么,老师并没回答。小冯回家后,问了何女士,她也答不上来。于是她只好将问题晒到朋友圈,求高手解答。人教社官方
期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希冀。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待,饱含着对子女的爱,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有一个好前程,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一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出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当然,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稳拿第一名的学生毕竟是凤毛麟角的,那些学习成绩不如意的学生就要承受
期刊
我特别鄙视网上那些为“996”鸣不平的大人们,如果老天能让我过上“996”的生活,我做梦都会笑醒。  前段时间,“996”一词在网上引发热议,刘强东、雷军纷纷对此表态,马云更是在4天内连发三文谈“996”(互联网企业加班的代名词,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殊不知,身为中学生的我却非常羡慕嫉妒恨。因为,按照“996”的说法,岂不是早上可以睡到七八点才起床?岂不是晚上十点就能睡
期刊
近日,杭州滨和小学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队会,大家一起送别小马,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直面死亡的生命课堂。去年5月,滨和小学来了两匹马,非常轰动。小朋友抢着给两匹马起名,大家投票选出的结果是:公马叫滨滨,母马叫和和。没想到前段时间和和难产,小马驹没有活下来。学校校长表示,一方面想办法妥善处理小马驹的遗体,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把这件事告诉孩子,不能无缘无故地跟孩子说小马死了。借着这个机会,用告别的方式
期刊
周六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忙着给小越做她喜欢吃的蛋挞,小越却不停地往厕所跑,一小时上了五六次。我觉得可能是肠胃炎,便给她吃了胃肠安。可是到了晚上,小越刚学习了一会儿,又嚷嚷着说头晕,我估摸着可能是天气太热,有点儿中暑,赶紧催她喝下藿香正气水,让她早点儿休息。  谁知第二天,小越睡到中午才起床,还说昨晚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而且感到很心慌。我要带小越去医院看急诊,马上要下楼了,小越却说她没事了……眼看
期刊
前不久,一位教授对笔者感慨地说:“现在的家长,只知道设计孩子的事业,不知道考虑他们一生的幸福。”听闻此言,笔者震惊。亲爱的家长,您有何感想?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您的所作所为是否被言中了?  强加的兴趣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寄托着父母的梦想。智力投资,是父母“设计”子女的重要举措。这种做法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家长不理性的心理驱使,出现了与初衷相悖的现象。  我接触过一些家长,发现他们不管自己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