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每年产生的垃圾吨数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些垃圾随意堆放会让生活在周围的居民环境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将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人们的生活与城市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法;高级氧化;发展方向
  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种,但是这些方法中较为常用且实用的一种是填埋,在这些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占据了比例的5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渗液,这些未经处理的渗液一旦渗透到地下水中就会造成很大的污染,且影响范围也会随着地下水系的游走逐渐扩散,所以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异常重要。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特点及危害
  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与地表水地下水渍泡渗滤出来的污水。
  1.2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1)垃圾渗滤液大多带有非常高浓度的腥臭、恶臭气味,同时这些液体大多带有颜色,茶色、深褐色、或是黑灰色等。
  (2)总溶解性固体含量高。由于我国特有的餐饮文化,导致了我国垃圾渗滤液中盐类含量高。垃圾填埋初期,溶解性盐浓度可达10000mg/L,Na+、K+、Cl-、SO42-等无机盐类含量较高,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这些无机盐浓度将逐渐下降,最终保持稳定。
  (3)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
  垃圾渗滤液中的主体有机污染物包括:低分子量(<500)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中等分子量的富里酸类物质(分子量主要在500~10000);高分子量的胡敏酸(分子量主要在10000~100000),后两类合称为腐殖酸。腐殖酸是大分子产物,浓度较高且难生物降解,是垃圾渗滤液中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
  1.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垃圾滲滤液中的成分非常复杂,同时这些液体的浓度也很高,对环境的污染度与毒性都很强,同时不容易被分解掉,可以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一旦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就会对环境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不仅仅体现在对地面上的植、动物生长产生的危害,导致畸形、基因突变甚至经过时间的推移,这些毒素慢慢下渗到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甚至随着水系的游走将污染的范围的不断扩大。而这些毒素长期堆积在植物与动物的身体中会形成毒素堆积,一旦进入到生物链中,就会逐渐通过食物链或是生态圈的循环逐渐进入到人类的身体中这对人们的身体会产生很严重的潜藏危害。
  相关数据显示,垃圾渗滤液中含有有机物约77种,其中可致癌物质为1种,辅致癌物质5种,被我国列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的有机物高达5种以上,并且其中含有10多种有害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达到10种以上。我国当前的垃圾渗滤液污染事件高发,很多地方因为垃圾渗滤液没有得到净化处理再进行排放,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区域被严重污染,经过生态循环系统,这些毒素已经开始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只是这些毒素会让人们的身体出现哪些具体的变化或是疾病还是没有确切的数据进行定义。
  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
  “MBR+NF/RO”膜组合工艺,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是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从国外德国WWAG公司引进的。美国颇尔(PALL)水技术有限公司突出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且此公司生产出的设备也较为先进,碟管式反渗透(DTRO)装置专利技术被我国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消化。因此维尔利与天地人两家公司在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膜法垃圾处理技术是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要使用技术。表1列出了采用膜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典型工程。
  2.2 存在的问题
  膜法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是此种技术方法的项目投资经费占用较大,运行的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约50元/t左右。同时,出水率较低,只占到处理总量中的60%~80%。其次是垃圾渗滤液膜法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膜浓缩液,这些浓缩液中富有浓度很高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重金属等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组成成分,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采用回灌法、蒸发浓缩或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其中的回灌法最为常见,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盐分沉积的问题,盐分沉积会让系统的处理负担增加,严重时可能出现崩溃的意外,因此膜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重点关注。
  3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3.1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垃圾渗滤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处理技术方法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预处理,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与氨氮负荷得到降低,让碳氮比得到调节,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处理环节进行节能增效。较为常见的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臭氧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
  3.2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方法一般是指厌氧与好氧的组合,这种工艺需要微生物的参与,但是垃圾渗滤液中的额氨氮含量较高,所以此种技术在使用时最大的弊端就是碳源不够充足,营养比例经常出现失调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垃圾渗滤液中的总氮去除率无法达到效果要求,所以生化处理工艺在日后的发展中技术人员应将研究的重点放置在氮元素的去除上,让总氮的去除效率得到保障,尽量减少碳源的消耗,放置能耗消耗的过多,不够环保。
  3.3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是膜法处理,但该法存在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浓缩液后处理等问题。因此,研发渗滤液非膜法深度处理新工艺意义重大。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高级氧化+生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长链断裂、氧化,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最后降解为CO2、H2O或矿物盐,从而使废水可生化性提高,有效降低废水的COD和色度。经过AOP处理后的出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因此,废水能进一步被净化,最终使出水达标排放。
  4 结束语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污染性与腐蚀性极强的液体,对环境与生态圈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处理技术上应得到城市与专业人士的重视。在处理上应遵循科学高效的原则,尽量采用最为节约与环保的方法进行处理,既让这些渗滤液得到净化或转化,也让处理的过程可以更为洁净不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陈雷,贺磊,吴立群,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环境工程,2016(s1):295-298.
  [2]王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7,29(7):70-70.
  [3]吕艳菲.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能源与环境,2016(3):88-89.
其他文献
(防灾科技学院体育部 河北 三河 065201)  【中图分类号】G861.1  通过多年游泳教学和多数体育同行反映,大多数学生处于想学会游泳但又  惧怕上游泳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不适应着泳装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游泳技术  动作复杂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  学的关系,让学生喜欢游泳课并学会游泳,提高游泳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要按教  学常规进行教学外,在教学
摘 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得到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不仅大量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了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的管理中,相关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近年来,一些广播电视部门对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重视,并对此技术的应用原理和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影响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的平稳运行,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对技术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本篇文章就我国广
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为了岸上的好生活出海冒险;后来是为了回到大海上,才忍受岸上生活的平庸。为什么海洋比陆地更吸引他们?他们在海上经历了什么?曾经手持更路经、历练于惊涛骇浪的水手,能否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保全自己?岸上  午后三点半,老苏搬着条凳到家门口不远处的木麻黄林中,开始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木麻黄林里吹过来的海风,裹着浓重的腥臭味。这种味道好像能腐蚀一切,海边人家的门窗,若非擦拭上厚厚油漆,就会
期刊
朗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艺术,情感运用至关重要,朗读作品时,掌握朗读中调动感情的方法和技巧,朗读才能达到声情合一、返璞归真的境地。
将布白手法运用于化学教学中,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红色旅游是充满正能量的旅游,是应当充满活力的旅游。但是,现实中的红色旅游是纪念日时,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热烈红火,平常日,许多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游客稀少;虽然少数的著名的红色旅游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密切关系就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指出韩国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作用,并从词语翻译
图/王琛一  北州市东郊的大龙湖这些天成了北州最吸人眼球的焦点,甚至引起全省和周边省市的关注。用新闻记者出身的市政府秘书长夏天的话说,咱北州是全省最穷的市,只有计划生育一项在全省排得上名次,没想到一个大龙湖让北州出了名。  北州是个农业大市,大龙湖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为了抗旱排涝两次人工开挖的水库,主要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和蓄洪。过去,只有周边乡村的人们知道这儿有座水库,干旱的时候引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监理制度在地基测绘中的应用解析,分析了地籍测绘监理在地籍测绘项目施工阶段的要素调查,测量等监理上的活动,对测绘方面的监理制度建立与制定可行性进行了论述,目的是可以给相关技术要求,行业标准,质量标准等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制度与方法上的保障,确保测绘项目的成功与顺利。  关键词:地籍测绘;监理;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  1 地籍测绘工作概述  这是一项国家监管,土地权属为基本核心内容,
以历史资料进行论证,探索、追溯茶与茶文化根源,探析其文化形成与演变过程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以及历史必然性,认为蒙古族茶文化是与中华民族茶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蒙古族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