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的“魔法”屏幕

来源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去哈利·波特就学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做客,你们该带上什么样的魔法装备,才能打动那些见多识广的巫师们呢?一个好玩又有用的“魔法卷轴”,或许就是你们不错的选择……
  加拿大女王大学从古老的卷轴汲取灵感,制造出了一款名为“魔法卷轴”的可卷曲触屏平板电脑,把柔性设备技术推向了全新领域。这个小圆柱体看似普普通通,却带有一个既可以卷在圆柱上,又可以平平展开的19.05厘米超薄屏幕。即便我们把屏幕扭来扭去,照样可以正常打电话或是播放高清大片!
  如此能屈能伸的酷炫屏幕其实和巫术或者魔法毫无关系,它的问 世要归功于神奇的柔性OLED成像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先进显示技术,OLED屏幕早已经应用在了手机、电脑和电视上。不过,这些大大小小的OLED屏幕都是无法弯曲折叠的“顽固派”。究竟是施展了什么神秘绝招,科学家们才能把原本硬邦邦的屏幕化成了绕指柔呢?这可得从OLED屏幕的成像原理说起。
  伸卷自如的秘密
  從侧面看去,一块OLED屏幕很像一个很薄很薄的干层蛋糕。由能发光的有机物质构成的发光层,像美味的奶油一样被包裹在“蛋糕”的正中间。不同强度的电流通过发光层上的某一点,能像点亮灯泡一样,让它发出某种颜色的光。无数个不同颜色的小光点组合起来,最终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图像。
  不论是成像的OLED发光层,还是传输电流的正负电极和导电层,都可以做到相当于头发直径几十分之一的厚度,OLED屏幕因此可以做得非常纤薄。不过,不论是发光的有机物质还是导电的金属,都容易受到空气和水分的侵蚀。为了保证OLED屏幕不会轻易坏掉,它的表面必须覆盖上透明的封装层,下面也得衬上一层坚固的基板。
  以往的OLED屏幕,大多使用坚硬、透明的特种玻璃制作封装层和基板。这样的OLED屏幕有着出色的色彩和亮度,想要弯曲而又不弄坏它,却简直不可能。然而,封装层和基板并不决定OLED屏幕的成像。要是用可以弯曲的柔软材料代替“宁折不弯”的玻璃,是不是就能做出能屈能伸的柔性OLED屏幕了呢? 一番辛苦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发现金属或者塑料薄膜可以充当OLED屏幕的基板,其中一种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材料更是特别令他们惊喜。这种塑料以前被用来制造饮料瓶,用它制作出的薄膜既柔软、坚韧,又能很好地隔绝空气和水分,是十分优秀的柔性OLED屏幕基板和封装层材料。
  展示诱人“魔力”
  有了合适的柔性材料,加之世界各大显示屏厂商的争相开发,一种又一种各具特色的柔性OLED屏幕纷纷诞生了。2014年,我国深圳的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甚至成功生产出了只有0.01毫米厚的柔性OLED屏幕。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柔宇公司特别推出安装了国产OLED屏幕的帽子和T恤,还用它们在赛场上播放了精彩的比赛实况,这可是全世界第—款带有高清柔性屏幕的时装呢!
  既薄如蝉翼又弯曲自如,如此有趣的柔性OLED屏幕确实“魔力”诱人。不过,只有短短几年历史的它们仍然有不少缺点。现在的柔性OLED屏幕大多只能弯曲而不能折叠,还不像布料和纸张那般可以随意“折腾”,它们的耐用性同样没有经历过长期考验。最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比起普通的液晶和OLED屏幕,柔性OLED屏幕的价格简直是高高在上!
  当然了,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柔性OLED屏幕一定会很快完美起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或许将拥有变形金刚一般的手机和电脑、像墙纸那样一贴就能用的电视、每时每刻都能变幻图案的发光衣服……
  聪明的同学们,如果给你们一块柔性OLED屏幕,你们设计出的魔法装备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其他文献
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被大众所熟知,设想一下:把一台3D打印机连接上你的电脑,它就能为你生产任何东西。没有了牙刷,打印一把;需要新衣服,让打印机制造……你只需要告诉电脑所需物品的
目前,信用评级业在行业格局、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寡头垄断状况。寡头垄断格局一方面使评级结果雷同和共振,弱化金融市场监管能力;另一方面,有可能使评级机构缺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015年6月25日下午,IBE摄影师刘思阳来到南京红山动物园熊猫馆,分享他对于野外摄影师这份工作的点滴感悟,与大家一同领略中国的自然之美,感受生命之灵。“影像生物调查所(Im aging Biodiversity Expedition简称IBE)是一家专业的自然影像机构,致力于创立‘IBE中国自然影像志’,专注于呈现中国自然之美。以‘记录自然之美,传递生命感动’为宗旨。”刘思阳在讲座现场如是介绍
说到塑料袋,大家去超市买东西、去菜市场买菜、去医院买药……都会用到塑料袋。塑料袋使用方便,但塑料垃圾的处理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2018年7月底,一则来自南美洲的新闻吸引
美元的持续走软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各国不同程度的货币危机,实践证明这种危机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当局采用一种或一系列措施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合作的力量来解决。20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等带来较大影响,同时,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实践操作中的固有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货币供应量已经越来越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