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伤性近视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来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en5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挫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方法眼挫伤269例中确定23例(24眼)为挫伤性近视,临床观察12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眼挫伤269例,有23例(24眼)检查眼底及屈光间质已恢复正常,视野、眼A/B超及眼电生理检查均正常,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表现。3例(4眼)应用睫状肌麻痹剂能缓解这种近视,20例(20眼)不能缓解,迟至2-12周大部分恢复。结论挫伤性近视发生机制可能由于睫状体水肿、调节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前移、或角膜曲率增加所致。挫伤性近视预后良好,但不能忽视其存在。
其他文献
<正>昌江依山傍海,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拥有风光旖旎的昌化江;奇石林立的棋子湾;山峦如黛的霸王岭;昌江木棉花,更是以争艳怒放名闻遐迩,成为游客休闲观光的人间仙境和昌
在我国高校的法学教学中正在广泛运用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如何进一步正确理解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含义并掌握其运用规则,确实有待于法学教师们澄清认识,
法律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专科层次的人才是应用型和辅助型的法律职业专门人才.它在职业技能的要求上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应具有更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