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挫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方法眼挫伤269例中确定23例(24眼)为挫伤性近视,临床观察12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眼挫伤269例,有23例(24眼)检查眼底及屈光间质已恢复正常,视野、眼A/B超及眼电生理检查均正常,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表现。3例(4眼)应用睫状肌麻痹剂能缓解这种近视,20例(20眼)不能缓解,迟至2-12周大部分恢复。结论挫伤性近视发生机制可能由于睫状体水肿、调节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前移、或角膜曲率增加所致。挫伤性近视预后良好,但不能忽视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