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调查评估青海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2019年普通招生的1145名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发放问卷1145份,有效问卷963份,有效率84.1%。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中,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占88.6%,具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8.3%,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9%,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2%。女生各因子分高于男生;各年级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城市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农村学生。结论:青海省高职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关注女生、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高职生形成与发展健康人格。
  [关    键   词]  高职大学生;SCL-90;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93-03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近20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1]为了解青海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故对青海省四所高职院校普通招生高职大学生进行了SCL-90的问卷调查,以探讨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性依据,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2019年普通招生的1145名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做分析。发放问卷1145份,有效问卷963份,有效率84.1%。其中男生387名,女生576名;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24岁,平均年龄21岁;大一324人,大二452人,大三187人;生源地为城市82人,农村881人。
   (二)研究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2]。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分别评定总均分和10个因子分。10个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被试者进行测试。
   (三)观察指标
   分析青海省963名高职大学生的SCL-90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包括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分析、性别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各年级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生源地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963名青海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中,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占88.6%,具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8.3%,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9%,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2%。主要包括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等,详见表1。
   (二)963名青海省高职大学生性别上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差异分析
   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不同性别在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其他项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详见表2数据。
   (三)963名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差异分析
   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不同年级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其他项目因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四)963名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不同生源地心理健
  康水平调查结果差异分析
   青海省高职大学生不同生源地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其他项目因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详见表4。
   三、讨论
   本次样本收集不足之处是个别变量上存在缺失值,可能与个别学生填写不完整有关,但不影响研究结果。总体而言,青海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等方面。其中具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8.3%,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9%,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0.2%。其可能原因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大学生受到社会经济变革、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等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冲击,生活中压力源增多,如初入大学的困惑、适应大学后的迷茫、面临就业时的压力、情感方面的冲突等,出现了各种矛盾心理[3]。在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女生与男生相比,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项目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各因子的得分上,女生均高于男生,这可能本次取样中,女生比男生样本量大。这也可能与男女性格方面的差异性有关;在不同年级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生源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城市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農村学生,第一可能与收集样本中农村生源多于城市生源有关,第二可能与城市学生多数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几代人的关注宠爱,易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环境中遇到问题和矛盾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有关。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多样化心理教育模式,持续性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制。[4]并多关注女生、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情绪,降低相关心理疾病发生率,促进形成与发展高职生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31-35.
   [3]秦喆,林炳橼,王新香.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31-35.
   [4]浦彤鑫,安政.临床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20(2):63-65.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大一新生对思政课课堂文化的理解与期望的调查》的分析发现,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正向和正常的,大众文化融入课堂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课堂文化依然是教师主导下的产物,大众文化颓废消极的东西仍有宿主,娱乐至上的思想在学生中仍然大有市场。基于此,思考思政课课堂文化应对大众文化的策略。  [关 键 词] 大众文化;课堂文化;思政课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线教学逐渐成为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如何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网络在线教学模式转变,已成为教学模式改革探究的主要方向。以图像制作CorelDRAW课程为例,结合本学期在线教学实践,从专业定位与课程性质、在线教学平台选择、在线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论述,以期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有效实施网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关系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高等教育事业基层统计工作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又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师比”这一重要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然而有关“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等统计指标的内涵与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以及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统计数据不能客观反映高职院校实际的办学条件与管理水平。试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的方向和重要突破口。从专业课程教材内涵拓展、专业教学、第二课堂、解决痛点问题、专业实验教学项目五个方面浅谈“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好坏。如果幼儿教师对体育方面的学习较少,体育教学技能经验不足,就很难顺利地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幼儿教师自身的体育教育能力是关键。首先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其后深入分析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石,课程更是专业水平的直接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基于此,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厘清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概念和内涵,对课程诊改工作的总体进行把握,从加强两链打造、完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升级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引入第三方进行诊改评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措施,为广西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层
期刊
[摘 要] 产业学院是当下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不适应、不匹配“两张皮”问题的重要平台。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激发产业学院人才供给效能,让产业学院发挥服务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的核心作用。从产业学院释义与历史沿革、发展优势和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广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为例,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措施与方法。  [关 键 词]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期刊
[摘 要] 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是既考虑当前设计市场需要的适应性,又适应新型艺术设计团队创作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对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升级。讨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及不足,同时探讨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不足,介绍此类教学改革的目标与项目创新,探讨该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国内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关
期刊
[摘 要] “营销策划工作室”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真实工作项目,以营销策划类课程为主要改革实践目标,由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引导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操能力,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企业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针对自身需要,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确定就业意向,从而降低招聘成本,缩短学生就业上岗实践时间,减少不稳定就业因素。该教学模式也可助力教师“双师素质”培
期刊
[摘 要] 教學设计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的蓝图。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把握教学活动的过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情境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成效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