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再次挖掘已有行业的潜力,重新提升传统行业的层次。教育行业受到新浪潮的冲击,正以裂变的速度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技工院校非升学教育和“线下生”的特点,注定了技工院校教育要受到新浪潮更猛烈的冲击,也必然要求技工院校教师用“互联网+”的思维洗礼灵魂,重新构造新时代的教育观。
一、“互联网+”时代技工院校教育现状
互联网一直改变着教育形态,但是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教育仍处在一种以传统教育为主,传统与现代教育并存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工院校虽然都有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课,但学校还是主要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教室、实训室还是主要的学习空间,班级还是基本的教学单位。“一所学校、一间教室或实训室、一位或两位教师、一群学生”还是常态。
二是技工院校教师还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老师设计教学内容,老师控制教学过程;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位置,进行统一的“格式化”学习。
三是教学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单向灌输式,計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由老师一步一步操作演示,学生一步一步模仿,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教师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依赖于课本,教师普遍不善利用网络资源,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更谈利用网络工具开发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
五是学生虽然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但因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制约,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数据信息,拥有的学习资源还是以“老师+课本”为主。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逐渐改变了知识传授的方式和学生们接受信息的途径,理所当然的驱使中职教师甚至所有学校教师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对自己进行信息革命,顺应时代浪潮,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传播途径和传授方式,必须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二、“互联网+”时代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
最近两三年,技工院校学生进网吧上网、游戏的明显减少,以手机为主的掌上娱乐、游戏在技工院校学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在管理和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已经越来越依赖手机,上课查找学习问题,作业查询解答方法,部分学生通过手机拍照板书作为笔记查阅复习,还有些学生下载安装学习方面的APP,如英语词典,有道词典,诗词等。作为中职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元素,组织实施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妙用游戏刺激教学。计算机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素质和能力。
二是巧用微信辅助教学。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将微信这个新的网络交流平台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与同学、教师以及其他微信好友分享学习成果的桥梁,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张强而有效的补充。为此,我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课前课后以图文方式及时推送知识片段,学生在宿舍、食堂和上课的路上随时预习和复习。学生利用微信提交上机实习作品,还可以发朋友圈,赢得他人点赞,增强了获得感。还可以在微信里提问留言,同学们相互之间探讨解答,我及时回复指导。借助现代科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度,最终实现科技辅助教学工作。
三是活用微课实施教学。微课是近年在教育界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资源,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针对专业课程,无论是一体化教学还是模块化教学,微课无疑是备受青睐的教学资源和课堂调节剂。如《3DS MAX》课程,我将为每一个基本体制作了短视频,视频中有基本体的功能介绍,有实例演示,有参数介绍,还有提问等。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基本上对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指导上机实习和课后复习。另外因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注定了方便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适应了学生通过移动工具获取知识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四是善用网络创新教学。“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与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创新“教”与“学”的形态。技工院校教师除了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外,更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的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教师全面推陈出新,创造出能吸引学生眼球和抓住学生灵魂的方法和资源。如要善于制作微课,制作微课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是教师跟上信息化课程建设步伐的一剂强大的“催化剂”。 无论是微课的制作,还是微信平台的使用,都要求教师熟练掌握PPT、录屏、视屏处理、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多媒体知识,掌握信息化时代各种数码设备的使用,这必将促使教师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之,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技工院校教师必须适应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开发掌上学习资源,合理运用互联网元素到教学中,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确实提高教学效率,刷新教学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收获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促进技工院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技工院校教育现状
互联网一直改变着教育形态,但是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教育仍处在一种以传统教育为主,传统与现代教育并存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工院校虽然都有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课,但学校还是主要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教室、实训室还是主要的学习空间,班级还是基本的教学单位。“一所学校、一间教室或实训室、一位或两位教师、一群学生”还是常态。
二是技工院校教师还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老师设计教学内容,老师控制教学过程;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位置,进行统一的“格式化”学习。
三是教学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单向灌输式,計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由老师一步一步操作演示,学生一步一步模仿,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教师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依赖于课本,教师普遍不善利用网络资源,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更谈利用网络工具开发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
五是学生虽然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但因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制约,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数据信息,拥有的学习资源还是以“老师+课本”为主。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逐渐改变了知识传授的方式和学生们接受信息的途径,理所当然的驱使中职教师甚至所有学校教师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对自己进行信息革命,顺应时代浪潮,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传播途径和传授方式,必须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二、“互联网+”时代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
最近两三年,技工院校学生进网吧上网、游戏的明显减少,以手机为主的掌上娱乐、游戏在技工院校学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在管理和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已经越来越依赖手机,上课查找学习问题,作业查询解答方法,部分学生通过手机拍照板书作为笔记查阅复习,还有些学生下载安装学习方面的APP,如英语词典,有道词典,诗词等。作为中职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元素,组织实施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妙用游戏刺激教学。计算机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素质和能力。
二是巧用微信辅助教学。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将微信这个新的网络交流平台运用到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与同学、教师以及其他微信好友分享学习成果的桥梁,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张强而有效的补充。为此,我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课前课后以图文方式及时推送知识片段,学生在宿舍、食堂和上课的路上随时预习和复习。学生利用微信提交上机实习作品,还可以发朋友圈,赢得他人点赞,增强了获得感。还可以在微信里提问留言,同学们相互之间探讨解答,我及时回复指导。借助现代科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度,最终实现科技辅助教学工作。
三是活用微课实施教学。微课是近年在教育界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资源,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针对专业课程,无论是一体化教学还是模块化教学,微课无疑是备受青睐的教学资源和课堂调节剂。如《3DS MAX》课程,我将为每一个基本体制作了短视频,视频中有基本体的功能介绍,有实例演示,有参数介绍,还有提问等。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基本上对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指导上机实习和课后复习。另外因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注定了方便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适应了学生通过移动工具获取知识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四是善用网络创新教学。“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与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创新“教”与“学”的形态。技工院校教师除了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外,更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的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教师全面推陈出新,创造出能吸引学生眼球和抓住学生灵魂的方法和资源。如要善于制作微课,制作微课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是教师跟上信息化课程建设步伐的一剂强大的“催化剂”。 无论是微课的制作,还是微信平台的使用,都要求教师熟练掌握PPT、录屏、视屏处理、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多媒体知识,掌握信息化时代各种数码设备的使用,这必将促使教师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之,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技工院校教师必须适应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开发掌上学习资源,合理运用互联网元素到教学中,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确实提高教学效率,刷新教学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收获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促进技工院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