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醉与跪

来源 :商界·城乡致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俞敏洪劝别人喝酒,总是自己先喝。他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醫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早回不来了。那次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当俞敏洪清醒过来,他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件没有希望的事……”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他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很难受,但相对还好应付,然而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受了。当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变法失败以后,被押到菜市口去砍头的前一夜,说自己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几个人能体会其中深沉的痛苦?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拿“观察家”卢跃刚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吗去?”
  俞敏洪还有一件下跪的事,在新东方学校也是人尽皆知。那是当着几十个人,当着自己的同学、同事,当着在饭店吃饭的不相干的外人,俞敏洪“扑通”一声就给母亲跪下了。起因是,俞母将俞敏洪的姐夫招来新东方做事,先管食堂财务,后管发行部,但有人不愿意,不知谁偷偷把俞敏洪姐夫的办公设备搬走了。俞母大怒,也不管俞敏洪正和王强、徐小平两个新东方骨干在饭店包间里商量事,搬把凳子便堵在包间门口破口大骂。王强和徐小平看见俞敏洪站起来“大义凛然”地向门外走去,还以为他是要去跟母亲做坚决的斗争呢,谁知这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万人景仰的中国留学“教父”,“扑通”一声,当着大伙儿的面,给母亲跪下了。弄得王强和徐小平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王强事后回忆说:“我们期待着俞敏洪能堂堂正正地从母亲面前走过去,可是他跪下了。顿时让我崩溃了!人性崩溃了!尊严崩溃了!我感到非常痛苦!”一个外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尚且觉得“崩溃”,觉得“非常痛苦”,那么,作为当事人和下跪者的俞敏洪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俞敏洪是千万富豪、亿万富翁,但又有谁知道俞敏洪这样一类创业者是怎样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呢?他们在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屈辱、憋闷、痛苦,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获取与他们今天一样的财富?
其他文献
●最后一支歌    眼看快完不成本月财政收入计划了,剧院老板打出广告:“本院推出由10个节目组成的音乐会,凡是对最后一个节目不满意的听众,可以退票。”结果听众爆满。  终于到最后一个节目了,主持人报幕:“现在由乐队为大家演奏国歌,请全体起立!”(朱玉强)    ●聪明的妻子    夫妻二人骑双人自行车外出郊游,两人吃力而艰难地骑上一个大坡后,丈夫一边喘气一边说道:“这,这个坡可真陡,真难爬,累死我
期刊
认识两个人,一个极富,一个极穷。富的是有名的房地产老总,开着300万的车,喜欢摄影,还到清华读了MBA。  穷的是蹬人力三轮车的,天天守在超市边,拉几个零活,一天下来,好的话能挣二十块,坏的话就几块钱。住在城市的边缘的窝棚里,家里还有一个瘫女人。  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但却有着同样的生活态度。  富的男人虽然富,可是却也是浪漫的人。他说,钱,是用来挣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的,除此以外,还有多大作用?
期刊
以前我们总是以为,名人、绯闻、艳遇都是娱乐圈的事情,商务人士的世界里就是上班、挣钱、当职员被老板压榨和当老板压榨别人。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去年商界出了“史上最牛的女秘书”,最近又有一名跨国公司女助理的生活照在网上曝光,据传是本人自愿为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对于这类事件,专家们已经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做了不少分析,这里我们讲点实际的,就是商务人士要不要出名,怎样出名,出了名有什么用。  我就
期刊
▲巧刷厨房纱窗  厨房纱窗油腻令人发怵。取一铝盆,放入100克面粉,加水打成稀面糊,趁热刷在纱窗的两面并抹匀。过10分钟后用刷子反复刷几次,再用水冲洗,油腻就没了。    ▲蛋清蛋黄巧分离  把鸡蛋打进碗里,用一个空饮料瓶子在蛋黄上面轻轻吸取即可轻松分离蛋清蛋黄。    ▲“黑豆枸杞粥”赶走眼疲劳  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红枣5~10个,料酒、姜汁、食盐,加水适量,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
期刊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人类活动随之与商品交易息息相关,货币、金钱也随之应运而生。读古籍、看小说、欣赏古装电视剧,我们几乎都会接触到与“银子”有关的生活场景。  但是,有时候两个馒头加一碗汤就要5两银子,有时候1两银子又会被人看得很重,这让我们不禁感到困惑。到底银子在古代社会的价值如何?换算到今天,一两银子能值多少钱呢?    白银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自东汉时期开始,白银就开始作
期刊
一提到“新闻”,许多人的眼光总是忍不住向娱乐向时尚倾斜,而对于枯燥的时政财经,总是敬而远之——本来嘛,那些“加息减息”“宏观调控”,哪有各种新鲜热辣的名人八卦、社会新闻来得有趣?不过,如果不学会看财经新闻,那恐怕无论怎样辛勤理财,所得的回报也是有限!    WHY为什么我们要读新闻?    身为现代人,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很难躲得掉诸如“本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0.3%”,或是“央行宣
期刊
资讯    人物    ■杨惠妍:26岁成为中国首富  在《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杨惠妍——碧桂园创始人之一杨国强26岁的女儿,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杨惠妍的个人净资产高达160亿美元,这也让她成为了亚洲最富有的女人。他的父亲杨国强是碧桂园的董事长,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他在2005年就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女儿。杨惠妍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现在主要参与到公司的物流及采购项目上。她也
期刊
我和老公刘宇经过多年的打拼,从一个小饭馆起步,逐步做到资产过百万。然而,我们的感情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日渐深厚,反而是,我竟然发现老公有了外遇。  我要让他重新回到我身边。打定主意,第二天,我主动给刘宇打电话,把他叫回家。看他的脸色憔悴极了,应该是一夜没睡。他的眼睛布满了红血丝。仔细想想,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过他了。  他没想到我会如此平静,表情很是诧异,好像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期刊
那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他们赖以生存的服装厂化为灰烬。随即,他们跌入了生活的最底层。  那些日子,她心灰意冷,终日以泪洗面。可他,却故作轻松地安慰她:怕什么?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  她明白,他说的“从头再来”,就是像当初那样,到街上摆摊卖衣服。  虽然她不想去走旧路,可生活却不容他们多加选择。  没过多久,他们就在街上摆起了服装摊。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们隔着两百多米,东一个西一个地摆了两个
期刊
一对年轻人    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他们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对买报的人同样都是笑脸相迎,可是人们都到左边去买报。  因为你早上花1元钱在左边买两份报纸——《楚天都市报》及《襄樊晚报》,下午3点前送还,可以免费换一份《环球时报》;而下午3点后买《楚天都市报》和《襄樊晚报》,只需要5毛钱就够了。  紧挨着报摊的是两个卖馒头的姑娘,她们的馒头都同样的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