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曾有20亿人感染过HBV ,其中约有4亿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的慢性携带者,而其中的3/4是来源于中国;全球每年因 HBV感染所致死的近100万,其中半数在中国[1]。同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仍然是恶性肿瘤;其中合并HBV感染的癌症患者数目比较庞大[2],通常情况下,慢性HBV感染者和无症状 HBV携带者极少发生 HBV再激活现象,但当这些患者在接受化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情况下,很可能使静息状态或者是低复制状态的 HBV瞬时活化从而发生HBV再激活的现象,大量瞬时活化的 HBV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甚至是肝衰竭的现象,从而导致治疗减缓或是中断,继而耽误癌症患者的有效治疗,必将严重影响其预后甚至是危及其生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