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转喻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有研究一般将学前儿童出现的转喻视为由于词汇匮乏导致的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然而,本研究通过对看图讲述任务而收集到的4~6岁儿童自然连贯语料的分析表明,每个儿童几乎在每个故事中都产生了基于转喻机制的表达,并呈现出从隐性到显性,从偏好转喻泛化到偏好创造性转喻缩写再到偏好基于转喻的语义近似的年龄发展趋势与女孩比男孩发展得更快更早的性别差异,这说明转喻对学前儿童来说不仅是具有生产力的意义拓展方式,而且是该年龄段儿童普遍依赖的认知机制,反映了学前儿童认知的灵活性及其语言社会化逐渐深入的过程,与学前儿童在知识组织、元语言意识、心理理论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语言、认知、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作为比隐喻更基础的概念化手段,转喻是儿童词典开发的重要策略,能够促进儿童的深度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发展。成人应尊重、珍视和保护儿童包含转喻联想的非常规表达,丰富儿童的感官体验和社会经验,积极利用一切符号表征促进儿童转喻思维发展。
  [关键词] 转喻;非常规表达;语言产出;语言习得
  一、问题提出
  对转喻的认知研究始于认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在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其他文献
体育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资源整合与耦合协调发展是目前学术界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与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关联度极高的旅游和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数据来源采用2013—2017年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所旅游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各市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论证分析,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把五所旅游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从三个时间断面得出各市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属于耦合萌芽阶段,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旅游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摘 要] 运动是幼儿生命的内在本能和需要,是幼儿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为避免技能化、专业化、形式化的危险,幼儿园需要践行以儿童为本的快乐体育运动理念,强调幼儿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快乐体育运动有助于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善,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促进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并为幼儿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快乐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在充分考
[摘 要] 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打破幼儿年龄限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混龄游戏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了更为丰富和适宜的支持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在户外开展混龄游戏,可以为幼儿的混龄游戏提供更为开阔的空间环境,有助于幼儿进行各种类型的混龄游戏,从而为幼儿合作提供更为充分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幼儿混龄游戏的需要,合理规划与布置户外环境,同时注重宽松、自主的户外文化与
[摘 要] 告状行为对于幼儿具有特殊发展价值,提升告状情境下师幼互动质量能有效促进幼儿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13个幼儿告状案例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幼儿与班级原任教师、代课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有明显差异,发生在异性之间的同伴互动居多,女孩是主要互动发起者;互动内容以维护规则为主;互动情境以积极氛围为主;原告幼儿的施动行为以负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