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bon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可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为保证其教育效果,需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特点,予以有效结合措施,实现知识与价值双重育人目标。本文在阐述思政融入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预防医学实验课程    思政改革    有效举措
  现代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需重视德育,意味着现代教育中,需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伴随人们医疗服务需求的日渐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需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然而品学兼优的医学生,除了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与医学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崇高的医德。所以,高等医学院需认识到医德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依靠传统的思政课程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此刻将思政改革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思政融入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意义
  1.1实现全程育人目标
  專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形成全程、全员、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符合现代德育教育目标。大部分医学院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忽视思政专业课程教学,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思政课程作用不大,造成大部分医学生思政课程重视度不足。正因如此,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有效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1.2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大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除了负责学生的解惑任务之外,还需要承担传道育人任务[1]。可见,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可实现解惑与育人双重目标。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虽可取得一定的德育成绩,但是远远无法达到育人目标,此刻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则可与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协同效应,有效增强思政教育效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1.3医学生职业素养基本要求
  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模式从传统的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所以,现代医学临床工作中,则需要掌握患者心理状况,为患者开出医学处方之外的心理处方,可有效增强医学临床治疗效果[2]。基于此,思政教育融入到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中,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二、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有效举措分析
  2.1爱国主义教育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
  现代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大量医学生长期沉迷在网络世界中,对自身三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受到了巨大冲击。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在课堂上,结合医学知识,列举我国此方面的医学成就,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狂犬病预防教学时,可引入“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让学生明确中国在古时就有良好的狂犬病防治手段,由此让医学生对中国医学产生一定的自豪感。
  2.2时事政治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
  现代社会建设发展中,除了追求更高经济效益之外,还重视生态效益的提高。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环境污染与健康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中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关系紧密,医学教师则可以在传授环境污染与健康知识时,引入与之相关的十九大时事政治内容,促使医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我国政策方针,同时可增强学生预防医学实验课程学习兴趣。
  2.3职业素养教育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
  现代医疗服务,除了要求医学生具备疾病诊断知识与技能之外,还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同时可指导患者如何更好预防疾病。就以“烟草控制”章节内容为例,医学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事前告知医学生,烟草控制全体人员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医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先保证自己不吸烟,其次在临床工作中,需治疗吸烟引起疾病之外,帮助患者戒烟,最终实现预防治疗目标。
  2.4辩证思政教育结合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
  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作为一门自然课程,当中不乏辩证思维。所以在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时,需重视辩证思政教育的结合。以“环境卫生”章节内容为例,医学教师通常会以人类与环境辩证关系入手,随后详细讲解人与环境统一性、人改造环境动态平衡等内容,让医学生辩证认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结语:总之,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需立足于思政教育现状,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并重方式,依托预防医学实验课程课堂教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努力实现医学生全面育人目标,为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医学水平的医学生,以此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任娇娇,李光友,张丽菊,张娜,刘亚晖,任娟.关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91-92.
  [2]马兴铭,张李峰,王竞秋,雒艳萍,吴玉凤,谭继英,梁亚玲,于红娟,曹明强.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6):1013-1015-1086.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语言教学与学习已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学习通软件是超星公司的在线教学平台,以海量的教学资源为依托,为教师利用网络整合教学资源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也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使学生更多的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学习,而不是沉迷游戏或网络,使智能手机或Pad真正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极大的优化了大学英语移动教
【摘要】 高中化学课程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其化学学科素养。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实验废弃物,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处理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十分必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高性能微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相结合的高端应用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Linux操作
【摘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与基层学校大多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教学重点的现状相距甚远。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要从学科课程设置、学科教育评价体系、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学 课程改革  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中国教育界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热门话题。但是在教育的基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大多停留在
【摘要】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从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来看,听力应该先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听懂并理解无疑是信息沟通中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初级听力面向的学生水平较低,还处于汉语学习的最基础阶段,传统听力课堂又比较沉闷,学生反馈不佳,如何激发兴趣,保证听力教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历,对初级听力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近年来,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光纤气体传感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新型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
伴随着信息网络的更新换代,人们步入了无线互联时代。新一代的无线互联技术将实现电子产品千兆比特速率的无线传输,可以使人们真正体会到高速无线传输带来的便捷。这些新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