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防御外界不良信息侵扰的能力也有所欠缺,然而当今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本文作者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有关方面做简单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教育工作者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一、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塑造方面之一。因为在综合素质中的思想道德部分对于调动和发挥其他素质的潜力起着价值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同时也统帅和决定着人综合素质的状态、性质和价值量。人能力的形成、扩充和未来的发展状态,除了知识因素在起作用外,还受制于它的理想、信念、意识、品质等人格因素和价值观的引导。人们智慧的获得与运用也要受到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制约。所以,以理想、信念、情感、情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系统中最具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部分。没有健全人格的滋润和主宰,“才”、“智”等其他素质的潜能就不会得到合理的开发与释放,甚至会误入歧途,走向反面。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中,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等各种思潮不断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必要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所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特别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各种负面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充分肯定本质和主流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政状况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集体、国家的责任感淡化,对物质的需求日趋强烈,甚至超出对精神的需求。
2.一些人的政治信仰淡化,思想政治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
3.在价值观上过分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协作观念差,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欠缺。
4.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越来越淡薄,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利益标准,等等。
三、如何对当前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我们如何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加强和创新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路上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贯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重点是实现“四个拓展”,即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另外,要特别注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加强和改进、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努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的基础上改进,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讲道理的。这个道理,除了本身要正确,还要有一个怎样“讲”的问题、怎样“教育”的问题。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对事物的本来面貌,对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都有基本的判断能力。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
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上的创新。
信息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注重理论武装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思政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开展一系列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活动,如积极开展扶贫、调研等,还可以开展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组织形势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
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力戒形式主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理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学习基本理论。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理论根基不深。要切实解决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及少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较差、理想信念淡薄等问题,帮助学生牢固确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都是实现我们社会和谐的障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做了,相信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一定会迈出一个大大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杨春长主编.学习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王作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杨广慧.探索新路手,寻找新载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4]李燕杰,郭海燕主编.思想教育艺术概论.团结出版社,2001.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教育工作者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一、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塑造方面之一。因为在综合素质中的思想道德部分对于调动和发挥其他素质的潜力起着价值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同时也统帅和决定着人综合素质的状态、性质和价值量。人能力的形成、扩充和未来的发展状态,除了知识因素在起作用外,还受制于它的理想、信念、意识、品质等人格因素和价值观的引导。人们智慧的获得与运用也要受到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制约。所以,以理想、信念、情感、情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系统中最具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部分。没有健全人格的滋润和主宰,“才”、“智”等其他素质的潜能就不会得到合理的开发与释放,甚至会误入歧途,走向反面。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中,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等各种思潮不断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必要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所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状况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特别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各种负面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充分肯定本质和主流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政状况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集体、国家的责任感淡化,对物质的需求日趋强烈,甚至超出对精神的需求。
2.一些人的政治信仰淡化,思想政治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
3.在价值观上过分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协作观念差,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欠缺。
4.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越来越淡薄,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利益标准,等等。
三、如何对当前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我们如何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加强和创新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路上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贯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重点是实现“四个拓展”,即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另外,要特别注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加强和改进、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努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的基础上改进,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讲道理的。这个道理,除了本身要正确,还要有一个怎样“讲”的问题、怎样“教育”的问题。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对事物的本来面貌,对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都有基本的判断能力。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
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上的创新。
信息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注重理论武装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思政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开展一系列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活动,如积极开展扶贫、调研等,还可以开展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组织形势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
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力戒形式主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理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学习基本理论。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理论根基不深。要切实解决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及少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较差、理想信念淡薄等问题,帮助学生牢固确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都是实现我们社会和谐的障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做了,相信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一定会迈出一个大大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杨春长主编.学习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王作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杨广慧.探索新路手,寻找新载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4]李燕杰,郭海燕主编.思想教育艺术概论.团结出版社,2001.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