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灵韵《山水情》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水墨动画深受古典美学的熏陶浸润,它们不仅探求中国古典诗学、画论中的艺术造诣之美,而且坚持儒学伦理传统所宣扬之善,更寻求释家、道家等哲学意义上的本真。
  [关键词] 水墨动画 艺术哲学 古典美学
  
  以中国水墨动画为代表的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动画片被称之为“中国学派”,它们清新淡雅、质朴隽永,成就了我国动画的辉煌时期。将古老的东方水墨艺术运用于动画创作之中,并达到淡泊宁静、潇洒出世的胜境,可谓我国动画艺术家的伟大创举。流动的水墨画面蕴藏着一个隐喻的艺术空间,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在墨色晕染、虚实变化中悠远绵长,彰显着水墨艺术的感染力。
  
  一、水墨动画的意境衍生缘起中国传统艺术哲学
  
  水墨动画“把中国水墨画的技法运用于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突破世界各国动画片通常采用的线条结构方法,借重墨色的浓淡虚实来表现对象,讲求笔墨情趣,追求意境气韵”。水墨动画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反映。
  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学。”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衍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共同作用于传统艺术,从而塑造了我们独特的艺术样式及艺术个性,凝结成有别于它国的传统审美意识。故尔,论及水墨,便不能不追本溯源。
  
  儒学独尊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及艺术特征,都应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得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
  此外,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具有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虽然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不能用某一哲学思想笼而统之,但儒学独尊的局面,及其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重要作用仍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
  
  儒道互补
  庄子认为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是为了阐发宇宙人生的真际,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中国人对‘道’的体悟,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表面看来,儒、道是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补而协调。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因此,“‘道’的精神奠定了传统艺术思维的最初模型和传统艺术精神的基本框架”。
  
  禅境画意
  “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色空、中道、圆融”等思想对中国水墨画发展影响深远,画家为此更讲求深度、空灵、无我,试图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二、水墨动画与中国古典美学的亲缘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哲学,任何一种审美倾向也总会带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气息”。因此,只有以我国的艺术哲学作为文化背景,并充分考量其绘画美学思想,才能品读出水墨动画的无限韵味。
  我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
  
  散点透视
  中国文化认为,只有仰俯自得、游心太虚才能“澄怀味像”。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将一切视线归结于一个焦点,是一个按照几何学的测算构造出来的三进向的空间幻影,而中国“三远”(高远、深远、平远)之说与之大相径庭,采取数层视点以构成阴阳明暗高下起伏的节奏化了的诗意空间。我们的视线在这一“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的空间中是流动的、转折的,只有“目所绸缪”才能“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气韵生动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画种,其最高顶峰是水墨画。“宋代文人‘寄至昧于淡泊’,他们创造的文人画笔简形具,离形得似,惟心所出”。中国古典绘画一贯讲求“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极力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
  
  以大观小
  中国画家从不以固定视角透视空间,而是眼神流动,飘瞥四方,远超画境,俯瞰自然,在心中就将全部景界组成一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这样在画境里不易寻得画家的立场,似是无人自足的境界,画家的人格个性也因此完全融化潜隐在全画的意境里,尤其表现在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之中。正如《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出没太虚的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既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构成了我国传统绘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日益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美学准则和特色。
  
  笔墨意趣
  “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在文人画家看来,“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之美,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学主张。中国画法以抽象的笔墨把捉物象骨气,指涉人格心灵,则内部深度之感也自然产生。不敷彩色而神韵骨气已足。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线条的流转,用笔的轻重繁简以及明暗虚实的互映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可谓“洗尽尘滓,独存孤迥”。从而使中国“线”的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
  
  三、文化中的文本——《山水情》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作为中国水墨动画片中的扛鼎之作,不仅展现了杰出的水墨技法和古琴技艺,还融入了道家师法自然、与世无争的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
  
  人物造型V.S.背景设计
  人物设计师吴山明出身于“现代浙派”,他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之精髓,抛开比例关系,而以“似与不似之间”为造型准则,将人物与氤氲的山水融会贯通,形神并至、笔境兼夺。长发美髯、白衣飘逸的长者信步山峦,随身只有古琴一张,他那种旷达从容、哀而不伤的洒脱气质与清远飘逸的画面意境十分吻合。
  为了使全片风格和谐,卓鹤君在设计画面背景时特别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片中大量运用以虚当实,计白当黑的写意 手法,采用中国传统毛边纸的本色和传统中国画中讲究的布白,用极其简略的画面形式和新颖的构图趣味,为人物安排一个既有无限容量,又不感觉空泛的理想意境。如长者垂钓一幕,一群小鱼分外生动,画面别无它物,却令人感到满幅是水;片中往往留一线空白并不填实,是瀑布,是天际,却不感到空。画山峦,虚掉下部的边缘;画花木,略去纵深的后景……这些“空白”的意象赋予了观者无限的遐想,惜墨带来了传神。“中国画的底层的空白里表达着本体‘道’(无朕境界)”因此,水墨动画中的布白并非无生命的物理空间架构,而是创化万物、永恒运行的道,这种虚空代表了中国人特殊的空间意识。
  
  墨韵V.S.淡彩
  影片意境古雅,格调脱俗,视觉的开合与团抱,聚散与虚实运用得体而不做作。“中国历来以朴素自然为美,如《易经·杂卦》说‘贲,无色也’意即自然、朴素的白贲之美才是最高境界,平淡素净胜过华丽奢侈。”《山水情》中墨色和淡彩的运用再次印证了这种东方化的审美情调。
  墨色是传统国画的主基调。墨汁在宣纸上氤氲开来,气韵沿着线条流动,呈现出一个悠远精神空间。“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能够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水墨画天生就具有虚实相生的独特韵味,其节奏主要通过笔墨深浅、色块大小、色彩浓淡、线条疏密来体现的。因此,水墨动画比传统单线平涂的动画更有质感。单线平涂的动画片由于以线勾勒形体,线的变化不够丰富,且平涂手法也令色彩趋于齐整,难以显示层次变化。水墨动画则以墨代色,勾线的用笔与渲染墨色的用笔自然渗透。《山水情》的运墨手法炉火纯青,似乎山色空檬,悬瀑流云就在眼前。同时,我国的动画艺术家还用淡彩来为这个黑白世界稍加着色,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片中人物腰间的红色束带,浅绿色拂柳,嫩黄色小鸟等点滴色彩,在黑白线条问流淌,铸就一首行云流水般的水墨诗篇。
  
  景语V.S.情思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一语道破意境美学的实质。景情的交融可以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山水既是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又是借以传情达意的载体,影片在表现师徒情谊时,就运用了许多情景交融、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高山流水、月圆风扁、古琴芦笛、游鱼飞鹰等意象的展现,皆有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主观情绪本身,而成为融合了一定理想、想象后的客观形象。这些就是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比兴”手法,即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与观念,从而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并由此构成既有理智不自觉的干预,又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极具隐喻和象征性的“琴”的意味。当人们的主体意愿受到现实给定性的阻碍时,中国知识分子惯用“琴棋书画”来想象性地摆脱困境,使心灵得到缓解与宣泄。琴乃长者安详旷达、超脱气质的物化,最后他将琴赠予少年,暗含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弦动V.S.心动
  成熟的动画音乐应该与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互为表里,它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主要有: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描绘景致、增强戏剧冲突、强化影片艺术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等等。动画电影的主题音乐常常根据影片的艺术结构和内容加以不断的重复、变奏和发展,贯穿全篇成为影片魂魄。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音乐创作是构建起其中民族品性的关键要素,也是赋予整个作品以生动气韵的点睛之笔,更是张扬水墨人文、泼洒丹青造化的畅美之声。
  《山水情》中恬淡慧秀的“华夏五声”不仅与中国画中的“墨分五彩”相辅相成,同时也丰富了影片深邃悠远的人文情怀。初相识时,长者听闻少年空灵飞扬的笛声,遂抚琴和之,静泊自如的达观心态渗透于琴声之中。片尾,少年终于在师徒离别之际渐得高山流水之志,顿悟琴道的他,用圆润厚重的琴声送别恩师,而长者伫立余音未了处捻须微笑。
  故尔,《山水情》体现了自然、人与艺术的三位一体,揭示了人透过自然获得艺术灵感,自然通过艺术获得灵性的质朴道理。作曲家金复载在此片的创作中分明参透了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因而该片由始至终地悟守‘乐由心生’、‘情满乐盈’、‘弦动乃心动’等中国文人音乐观念,由此显现的超然心境中还暗含了‘大音希声’等畅达寥廓的中华道学观念对中国音乐的深刻影响。”
  
  四、结语
  
  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水墨动画的存在和发展岌岌可危。中国水墨动画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如今却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源,使中国动画在国际文化环境中获得一种身份的指认。因此,民族动画只有既保持自身对艺术的阐释能力和判断标准,又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在多元语境中酝酿一场新的民族动画的振兴。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当前大陆高校课堂中学生行为较被动消极的问题,本文对大陆与台湾两所高校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研究,发现两岸大学生的课堂行为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大陆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表现出课堂无关行为和静听行为,较少参与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台湾大学生的言语互动行为比较多,课堂参与度较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本文在对大陆与台湾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陆课堂存在一些问题
摘 要: 艺术设计类见习实践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探析艺术设计类见习实践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及管理方面以完善见习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目标作探索,旨在发挥见习实践的功能作用,增强见习实践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 见习实践 建设探索  引言  专业见习实践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实习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专业见习增加经验背景,基
一章:江苏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代表着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一代,是一个民族希望之所在。审美情操是大学生精神塑造、人格完善、内涵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竞争力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的问题,如果只关注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无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的因素,不仅会使社会发展走向歧途,而且也会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
摘 要: 文章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中研究关系和个人因素进行反思,发现研究者影响的独特性:研究者是环境的一部分,研究关系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个体因素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变化,并由此影响研究过程和结论建构。  关键词: 质性研究 社会建构主义 研究关系 个人因素  一、质性方法及研究者影响  质性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情境下的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况进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导演之一,李安的作品担得起“凤毛麟角”的评语。因为他的作品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有两个方面,一为质量精深,二为数量稀少。物以稀为贵,这句古老的俗语也许可以概括大千世界中的某些规律,但却不能拿来形容李安的影片。因为他执导的影片之所以可贵,并不是因为数量少,而是因为质量确实出类拔萃。作为学识渊博,又极富创造性的导演,李安在影片中一直传达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即通过影片的画质去反映一定的哲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路青年自组织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系统,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青年自组织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充分认识网络青年自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好网络青年自组织,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青年自组织 思政教育 大学生 创新探索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形式各样的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质疑,人们心中已形成的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惯有的价值尺度、心理素质、家庭观念、工作热情等正潜移默化的发生着质的改变。这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传统心理、传统知识形态、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化社会必然要求中国人的现代意识、现代心理、现代知识形态、现代行为方式之间的全方位遭遇和总体性冲突”。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企业兼并”、“下岗”、“买断”等一系列新名词,面对社会转型,大
家庭是德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作为德育的第一课堂,其基础性、不可逆性、重要性不可替代。  “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文明素养,还是奠定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家庭的家风和父母的榜样作用让家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教育阵地。因此,家庭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具有基础性  家庭作为德育的第一课堂,有其基础性。家庭是儿童
摘 要: 随着中国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成为学习钢琴的主体,钢琴普及教育在我国得到空前发展。为使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少走弯路,早一些达到预期的目标,作者对钢琴普及教育中教师的选择、家长的作用、练琴习惯、舞台实践、考级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希望对习琴中的学生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钢琴普及教育 问题 对策  钢琴在西方传统乐器中,被尊称为“乐器之王”,它以宽广的音域、动听
摘 要: 文献检索课程在通性层面上,有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三大需求。在面对不同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下,老师可以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使之更贴近课堂,更贴近同学,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文献 信息 检索  文献检索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教授给学生如何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文献的方法,并熟练准确地加以应用。这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