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要求 突破重点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号称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制约语文考试的成败。因此,考生要想拿到比较理想的语文成绩,就不能忽视写作备考。怎样才能使写作备考科学有效呢?首先,考生要认真落实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写作”部分的具体要求;其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一、强化审题炼意
  无论何种类型的作文题,都必然存在审题这一关。考生只有认真审视材料,揣摩命题意图,带着有形的“镣铐”去“跳舞”,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高考作文要遵循“要求”,照“章”而行;忽视审题,信马由缰,必然招致人仰马翻。但凡好文章,无不是在立意上苦心经营,故有“文以意为先”之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命题,同一个材料,会有许多立意角度,考生要发散思维,多向思考,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视角独特,见解新颖,自然会使自己的作文“高人一筹”。
  二、彰显思辨色彩
  没有感悟和思辨,就没有文章的丰富与深刻。考生作文时要在明确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思维向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角度辐射,找出感触点,抓住动情点,写出深刻感悟,注重逻辑思辨,闪烁理性光芒。在这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考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挖掘素材的深层意义,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使文章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实生活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作为反映客观现实的作文,可以写生活的阴暗面或反面,但要以发展的眼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抒写对现实、社会、人生等的感受时,也要彰显思辨色彩,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深刻而厚重。
  三、突出真情、个性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只有用真情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使人心动。而只有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才能胜人一筹。有真情实感和个性色彩是好文章的基本要求:闪烁真知灼见、充溢真情实感是作文“有文采”和“有创新”的重要标志。情感需要以特定的事件为载体,感情“真”首先需要事件“真”,而真实的事件不仅仅是指考生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还包括自己的所想、所感与所悟。“有个性色彩”是“发展等级”的要求,它并非苛求考生的作文全方位优秀,而是强调文章能侧重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亮点。打造语言的亮点,呈现结构的完美,写作技巧的活用,深度思维的彰显等,都是“有个性”的体现。
  四、积累鲜活素材
  从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看,关注热点,倡导理性,弘扬人文,注重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显著特征。在写作中,选材通常能够反映考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若选用老套过时的材料,缺乏时代气息,“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文章是难以脱颖而出的。而如果运用与时代同步的材料,彰显鲜明的时代色彩,文章在印象上就已经取胜。考生在作文备考中要特别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尤其要立足于现实,多储备一些现实意义强的鲜活材料。浏览时新报刊,关注新闻媒体,都是很好的方式。考生储备素材要学会分门别类,这样使用起来才会便于选择;强化积累要同素材感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赋予材料新意。
  五、借鉴满分作文
  作为应届的高三学生,有必要认真研究高考作文的评判标准,这样能够明确作文得分的要点,避免或减少作文中不必要的失分。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推出一些优秀作文,有的被编辑出版,有的被上传网络,有的被报刊刊发。考生可以收集近几年,尤其是前一年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着眼于“为什么这篇文章可以得满分”,从文章立意、结构安排、写作技巧等方面认真揣摩分析,借鉴满分作文的优点,利用“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从满分作文中感受高考作文的评判指向,学习满分作文的写作经验,因人制宜,活学活用,打造自己作文的亮点,无疑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便捷、有效的途径。
  六、注重外在细节
  考生在写高考作文时要学会“包装”,给阅卷老师多送点“秋波”,少制造些烦恼。其中,抓住阅卷老师的第一眼是非常重要的,字迹清秀,文面整洁,能让阅卷老师心情舒畅;新奇凝练、富有特色的题目,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先声夺人的精彩开头,或以文采胜,或以诗情胜,或以个性胜,往往能给阅卷老师不错的印象;简短有力的结尾,或首尾相应,或强烈抒情,或耐人寻味,会使整篇文章大放异彩;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语、诗词歌诀,会给文章锦上添花。在这些方面,考生只要用心去做,有意而为,应当说是没有多深的奥妙的,但却能关涉作文全局。因此,在作文备考训练中,考生要树立“包装”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其他文献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峻,它呼吁的是精准家庭教育。孩子需要家长对其适度陪伴,从而引领其走向独立,健全人格。孩子幼小,颇有依附性;儿童柔弱,缺乏安全感,要想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就要陪伴孩子。但陪伴不只是看着孩子长大,而是帮助孩子早日“断奶”,更加独立,讲究分寸,追求适度。家长不只要陪同孩子,更需要引领孩子独立,不怕孤独,适应独立生活;不惧困难,练就独立精神。家长在孩子身边不只是做伴,更要有陪伴精
期刊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外部形态上的体现。在高考作文中,考生一定要做到结构完整,也就是写文章要有头有尾,有详有略,段与段的安排要清晰、合理,过渡、照应要和谐自然。优秀的考场作文结构除了清晰完整之外,还要严谨而有特色。有很多考生不注意作文的结构,以至于写出的作文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作文的分数。因此,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结构,设置好了文章的结构就
期刊
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分值除江苏省是70分以外,其他省市均为60分,占满分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作文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考语文成绩乃至高考总成绩。在临近高考之际,谁掌握了写作技术要领,谁把握住踢好临门一脚的方法,谁就能为自己的佳作“锦上添花”。下面,笔者盘点以下几项技术要领,供考生参考。  一、一见倾心芳草地——卷面整洁优雅  据统计,高考作文平均的阅卷时间不到一分钟。阅卷老师要在如此
期刊
一、细节描写概说  细节描写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寫,是真实生活在作品中的再现,其特征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在叙事性文章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可以用来表现独特的生活环境,展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色;还可以用来凝结作品的情思,成为结构的交汇点等。  二、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  细节描写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在其他各种描写(如对人
期刊
今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新版“部编本”教材编写从2012年3月启动,历时四年,于2016年获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级和七年级中发行并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级投入使用范围达50%,七年级约60%。从今年起,“部编本”教材将成为统编教材。  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
期刊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具体来说,《离骚》在写作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积怨幽深,摧人肝胆:以“情”为先  按照司马迁的解释,“离骚”中的“离”通“罹”,释为“遭”,就是遭受忧愁、发牢骚的意思。因此,贯串于《离骚》通篇的是司马迁所说的
期刊
炒菜要放油盐才有味儿。类比到作文上,这油盐就是描写。  “可读性”是衡量记叙文优劣的主要标准。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写得风生水起,引人注目,是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在高中生作文的评判标准中有明确要求。  生动的描写是使文章有可读性的一种方法。转变流水账式的思维定式,强化描写意识,训练再现能力,力争把客观对象摹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才能打动阅卷者,赢得高分。  一、观察生活就能大有收获
期刊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耳熟能详,“荆轲刺秦王”之事众皆赞颂,然而静思之后,笔者不得不为荆轲叹惋。  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英雄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荆轲去刺秦,从勇气上来讲是可嘉的,而且历史上也常常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笔者却觉得这样不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他去刺秦,只是想答谢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只是为了一个“义”字,但是,他对未来之事缺
期刊
项羽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在“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之时,“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给后人留下一段精彩而悲壮的传奇故事。项羽是个悲情英雄,他的悲剧结局都是由其性格使然。我们且从《鸿门宴》中分析其多方面的性格弱点:  一、他胸无城府,又有不忍之心  曹无伤背叛刘邦向他告密,使他获取了刘邦军事集团的绝密情报,这无异于为他的部队增添了千军万马。可他却在刘邦试探时,马上交出这个“叛徒”—
期刊
月考结束,班级整体考得较好,只有两位同学未答完试卷,且书写极差,成绩自然不理想。笔者和这两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沟通,第一位家长表示一定配合学校,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老师,您辛苦了!”第二位家长听完我的描述后不紧不慢地说,“我和孩子爸爸都主张‘快乐学习’,只要孩子身心健康,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越听越不是滋味,因为该家长把快乐理解成放纵。  时代日新月异,再提倡头悬梁锥刺股固然不合时宜,但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