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阈下凉山彝区现代道路建设及其意义探析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兼具物质性、空间性、社会性和连通性等特征,它既是一种物理实体的有形物质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道路是凉山彝族社会转型的重要载体,可视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道路的连通性使得彝区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无限延展,进而扩展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凉山彝区的发展也因道路而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现代性。凉山彝区公路建设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建设目的及意义,民国时期乐西公路的建设与民族国家建构密切关联,新世纪雅西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关,而在建的高速公路以及成昆复线与国家
其他文献
<正>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由生物(主要是植物)的残骸经过微生物分解和系列地球化学过程而形成的有机物质。经过10多年的研究、开发,通过国家、省、部级鉴定的腐植酸
<正> 通读《张志公文集》,书中有关阅读的论述,占据较大的比重.统观他的阅读思想,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汉文阅读的基础. 张志公认为,学好语文,必过三关,字关是第一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