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是进行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和改进科技教育,努力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可以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本文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渗透科技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科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44-1
  青少年进行科技学习的目标,就是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科学的素质,我们作为老师则是要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渗透。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科学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刻苦、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意识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将科技教育、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放在同一教学目标上,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有利因素。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时,我结合教材补充介绍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穿行1年的距离称为1光年。让学生感受到光年这个数字之大。并投影“美丽的银河系”让学生欣赏。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而且从中增加了科学知识。
  再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暑假期间,七(2)班的小明、小强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
  (3)正要购票时,小明发现七(3)班的小毛等10名同学和他们的7名家长共17人也来购票,请你为他们设计出最省的购票方案,并求出此时的购票费用。学生通过研讨解题,可使他们亲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并受到科学统筹安排思想的熏陶及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但切忌牵强附会。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随时随地注意收集身边数据,以丰富进行科技教育的内容。例如,我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设计了一些科技资料题型,充分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科技成就,使学生知晓科技进步的力量。
  二、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将科技教育有机渗透于数学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力求符合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做到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和谐统一。
  例如可以利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测量物体的高度》活动。在学校附近或郊外选择一个物体,并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被测物体的地理环境,利用已有的测量工具,设计出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并测出它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譬如,在讲解探寻规律数学问题时,我刻意设置了让学生用小棒搭图形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行观察,最后小结归纳出图形的特征。这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有机渗透。因此,数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科技活动课上,更要通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让他们从“读”科学变为“做”科学,多参加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操作,亲自获取科学知识和经验,并且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中学科学技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科教学,而数学学科则是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但切忌牵强附会,盲目堆砌。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上适度地强化科学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例如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中,我出示:我国每10万人爱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读读,说说,然后先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2000年我国每10万人爱教育程度统计图。既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图的理解,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高学历人员还很缺乏,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在《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中,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练习:你认为下列调查应当使用普查还是抽樣调查?(1)调查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2)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3)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用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而且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头脑,又提高了科学的思维广度,体会到学用科学的紧迫感。学生就能认识到数学其实并不枯燥,它是生动的、彩色的、跳跃的。
  四、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要让科技教育自然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之中,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必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不断的耳濡目染,这就不得不对学生的科技教育进行有一定秩序的“熏陶”。譬如,初一学生可适当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促使其萌发科技意识“幼芽”;初二、初三年级则可增添科学调查、实地视察、实际操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切实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寓科学技术教育于数学课堂中,丰富了数学课堂,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当然,青少年科技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传授、经验积累、理性认识的过程,更是渗透情感的过程。但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教学的科技教育中得到自由和谐、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效率差、学习层面浅是目前语文课堂首当其冲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苏式课堂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即深度学习,期望实现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成果。笔者认为深度教学需要从少教多学、巧妙切入、来回穿行三个方面着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本实验是《数学实验手册》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图形的运动》的教学而设计的。其中平移、旋转可在平面内完成,翻折则是三维空间中的操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本数学实验课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贫瘠,我们的教育应该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和尝试。教育孩子不可能光靠学校的力量,我们要发动家长甚至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作為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组建班级的家长队伍来构建亲子课堂,进而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亲子课堂;健全人格;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
摘 要: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可抓住插图简洁明了的特点,将书本重点知识点与插图相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插图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创新实践、联想想象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插图应用;课堂优化;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2
摘 要: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终结性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毕业标准的一次重要检测。它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如何上好中考英语复习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大胆地打破教材格局,对单元话题进行了整合,从而提高了英语中考话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话题复习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意识,使学生能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并将数学符号融入到自己日后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学具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更深入地掌握和运用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以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操作;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29-1 
摘要: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家访;学生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111-1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与现实生活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身体素质和水平,就要注意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阐述了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最后总结了有效性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它旨在通过对高中物理和有效教学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重要性;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改变教师角色定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引导方向出现偏差,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笔者从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出发,借鉴优秀学科教师的经验,谈一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学习;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