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枚“乾隆通宝”折十型开炉大钱(见图),系户部宝泉局所铸造。
“乾隆通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年问(公元1736-1795年)铸造的制钱。包括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在内,全国共有22个局开铸。制式以小平钱为主,无折二、折五等品种,其钱体大小厚薄不一,文字笔画位置多变,是清代小平钱中版式最繁者,超过了北宋各钱。
在“乾隆通宝”中,折十型的大钱非常少,仅有开炉大钱和试样大钱,现已发现的有宝源局折十型开炉大钱、宝苏局折十型开炉大钱和宝巩局试样当十大钱三种,因数量很少,难得一见。
宝泉局所铸折十型开炉大钱,直径为4.2厘米,厚约0.2厘米,重26.2克。面文“乾隆通宝”四字,楷书,直读;背文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局名满文“泉”。方穿、阔缘,穿径1厘米,边廓宽0.7厘米。该大钱制作工整,保存完好,钱面、钱背在红锈上又生绿锈。
由于这种开炉大钱量少价高,作伪者有利可图,因此,在近年来,有的商贩利用真的开炉大钱作模浇铸,再进行作旧处理,企图欺骗收藏爱好者,卖个好价钱。不过,这些新仿的大钱,与原钱相比,直径要小一些,铜质要差一些,钱文不够清楚,并留有新铜痕迹。只要收藏爱好者细心识别,并不难分清真伪。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