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凉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凉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100只ITP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造模组)、激素组、中药组、中药+激素组。造模后第8天开始予药物干预,共给药14 d。采集小鼠血液,检测各组小鼠的血小板、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

结果

造模前各组间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6,P>0.05)。灌胃前,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7,P<0.01),造模组与中药组、激素组、激素+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0.464、-0.979,均P>0.05);灌胃后,血小板计数中药组[(710.45±124.52)×109/L]、激素组[(768.10±127.422)×109/L]、激素+中药组[(908.05±89.66)×109/L]均明显高于造模组[(413.55±38.8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11.90、-22.63,均P<0.01);灌胃后,中药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7,P>0.05);灌胃后,激素+中药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激素组和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7、-5.759,均P<0.01)。给药结束后IL-1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0,P<0.01);造模组[(20.28±0.75)ng/L]与中药组[(21.41±1.40)ng/L]、激素组[(21.79±1.14)ng/L]、中药+激素组比较[(23.14±1.3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4.93、-8.33,均P<0.01);中药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7,P>0.05);中药组、激素组分别与中药+激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3.43,均P<0.01)。给药结束后TGF-β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6,P<0.01);造模组[(82.32±3.42)ng/L]与中药组[(88.10±8.51)ng/L]、激素组[(90.03±4.50)ng/L]、中药联合激素组[(94.41±2.53)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6.10、-12.70,均P<0.01);中药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P>0.05);中药组、激素组分别与中药+激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3.79,均P<0.01)。

结论

益气养阴凉血法可以通过调节IL-10、TGF-β水平,抑制免疫而减少血小板破坏,对ITP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