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最终使用效果,有必要安装机电设备。虽然BIM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但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机电工程的设计效率,提高了安装和施工水平。本文就大型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的深度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BIM技术
引言
BIM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产生的建筑工程技术,其在我国虽然仅处在初级的起步时期,却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BIM技术在机电工程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整体大幅度的提升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率。现今,许多机电施工单位开始着手对BIM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以达到最大程度提高机电工程安装整体施工水平。加强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广泛的意义。
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性
在安装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够对整个安装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而且能够提高施工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从而保证了施工现场的施工效果,并且可对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在实际的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BIM技术时,我们的机电安装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环境,并对一些具有破坏施工安装方面的因素进行掌握,从而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使安装工作顺利的进行。
2 机电安装工程的特征
机电安装工程的特征主要是分为两项内容:①机电工程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在给排水工程、通风、消防和电气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电安装一直贯穿于整个施工建设中;②针对安装的技术要求很高,施工的工程量很大。为此,就需要采用新的装备,同时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将机电安装的施工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大型的工程机电安装,和传统的建筑比较,施工质量的评估差别很大。目前,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很复杂,同时使用的材料很多,为此,进行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3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规划阶段,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建筑项目做好综合性分析,将所有可能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考虑其中。比如通过现场实地调研了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地质条件,然后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要求、对于建设成本预算和预期收益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当然还要综合对技术和经济分析,对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借助BIM技术实现对地理地形的分析,然后建立初期模型,实现对当地光照和风等自然环境的初步分析,制定初步设计方案,最后在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在建模时要注意的是保证所采集的电压、功率等产品信息完整准确,同时根据建模标准建立可持续强的安装施工计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在管线管理方面,应安排专业人员绘制管线,做好对各专业管线系统施工质量综合分析,利用BIM技术做好管线预留洞图和剖面图的绘制,保证施工作业区域的系统平衡,同时完成高质量的测试报告。在具体设计时可利用专业BIM建模软件展示预期效果,而不同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也可以借助BIM模型实现信息沟通和协调,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缩短了设计和施工的周期,同时也保证了后期施工的质量。为了实现机电安装工程中BIM应用的深度化,要求技术人员从主管线不利的部分明确专业标高角度,绘制详细的机电安装剖面图,采用BIM流程深化,设置智能建模参数,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管线的绘制,完成管线碰撞检查和布局设计工作,在专业管线综合分析后完成数据统计和测试报告。为保证管线施工活动可满足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要求,使用的所有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行业规范,并采用科学的材料统计方式。此外,在采购、招投标阶段,利用BIM建模技术做好项目成本预算分析,实现对安装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从采购计划开始就开展技术施工细节虚拟建造,做好对限额领料技术的管理,要求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施工交底。
3.2 碰撞检查
BIM技术能够为建筑机电安装进行深化设计,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管线综合三维建模,将传统的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动态形式,提高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水平。碰撞检查是BIM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功能,通过虚拟模型的构建能够进行管线碰撞检查,检查结构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找到建筑结构与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比如:检查建筑土建、水暖电等专业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叠问题,由于机电安装涉及诸多的管道、管线,对其进行碰撞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管道之間的冲突并优化解决,如图1所示。与传统机电安装相比,BIM技术建模可以通过Navisworks自动进行碰撞检查。对结构梁布置、管道高低等进行碰撞分析,避免出现管道交叉重叠无法工作的情况,将这些问题检查出来后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正确优化图纸,从降低施工过程中返工、变更等情况的发生。当前比较常见的碰撞检查方式为单一专业,就是通过软件所具有的碰撞检查功能对专业内进行检测,而对于比较复杂的专业间碰撞检测,可以利用Navisworks自带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检测。
3.3 在安装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在大型机电安装施工安装阶段,主要目标是根据设计方案将设计内容变为实体工程。所以一方面必须保证所有施工图纸内容和材料的准确完整,而利用BIM模型可尽可能地保证建筑模型和实际相一致,在建立模型时要对设计图纸反复审核,以免增加后期设计变更,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这是保障工程安装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利用BIM软件模拟施工流程、优化安装方案,使各专业协调配合,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同时也能降低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每一个阶段施工中,技术施工人员都应该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并将报表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接受技术细节审核。技术人员还应做好竣工阶段的BIM设计,建立项目设计快速响应机制。利用BIM建模技术还可实现对施工重点的管理控制。比如建立协同平台,根据建模标准建立可持续强的安装施工计划,通过协调配合完成对机电安装难点的控制。比如在施工中技术人员采用智能建模方式设定参数,由专业人员绘制管线,做好管线碰撞检测,确定各个专业管线系统施工质量要求,利用BIM技术完成对机电安装施工的材料控制、管线预留洞图和剖面图的绘制,这样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4 安全施工
BIM技术能够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例如:工程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部分危险区域,BIM技术能够在模型上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不同危险程度的区域。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BIM技术还可与施工现场的监控系统结合在一起,当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环境的成熟,BIM技术在工程机电安装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而随着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项目中应用的深入,可实现对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的监督控制,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机电安装施工的合理有效,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升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安装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林.BIM技术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193.
[2]吴董军,夏瑞花.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15):154.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BIM技术
引言
BIM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产生的建筑工程技术,其在我国虽然仅处在初级的起步时期,却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BIM技术在机电工程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整体大幅度的提升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率。现今,许多机电施工单位开始着手对BIM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以达到最大程度提高机电工程安装整体施工水平。加强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广泛的意义。
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性
在安装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够对整个安装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而且能够提高施工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从而保证了施工现场的施工效果,并且可对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在实际的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BIM技术时,我们的机电安装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环境,并对一些具有破坏施工安装方面的因素进行掌握,从而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使安装工作顺利的进行。
2 机电安装工程的特征
机电安装工程的特征主要是分为两项内容:①机电工程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在给排水工程、通风、消防和电气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电安装一直贯穿于整个施工建设中;②针对安装的技术要求很高,施工的工程量很大。为此,就需要采用新的装备,同时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将机电安装的施工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大型的工程机电安装,和传统的建筑比较,施工质量的评估差别很大。目前,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很复杂,同时使用的材料很多,为此,进行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3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规划阶段,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建筑项目做好综合性分析,将所有可能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考虑其中。比如通过现场实地调研了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地质条件,然后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要求、对于建设成本预算和预期收益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当然还要综合对技术和经济分析,对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借助BIM技术实现对地理地形的分析,然后建立初期模型,实现对当地光照和风等自然环境的初步分析,制定初步设计方案,最后在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在建模时要注意的是保证所采集的电压、功率等产品信息完整准确,同时根据建模标准建立可持续强的安装施工计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在管线管理方面,应安排专业人员绘制管线,做好对各专业管线系统施工质量综合分析,利用BIM技术做好管线预留洞图和剖面图的绘制,保证施工作业区域的系统平衡,同时完成高质量的测试报告。在具体设计时可利用专业BIM建模软件展示预期效果,而不同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也可以借助BIM模型实现信息沟通和协调,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缩短了设计和施工的周期,同时也保证了后期施工的质量。为了实现机电安装工程中BIM应用的深度化,要求技术人员从主管线不利的部分明确专业标高角度,绘制详细的机电安装剖面图,采用BIM流程深化,设置智能建模参数,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管线的绘制,完成管线碰撞检查和布局设计工作,在专业管线综合分析后完成数据统计和测试报告。为保证管线施工活动可满足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要求,使用的所有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行业规范,并采用科学的材料统计方式。此外,在采购、招投标阶段,利用BIM建模技术做好项目成本预算分析,实现对安装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从采购计划开始就开展技术施工细节虚拟建造,做好对限额领料技术的管理,要求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施工交底。
3.2 碰撞检查
BIM技术能够为建筑机电安装进行深化设计,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管线综合三维建模,将传统的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动态形式,提高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水平。碰撞检查是BIM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功能,通过虚拟模型的构建能够进行管线碰撞检查,检查结构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找到建筑结构与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比如:检查建筑土建、水暖电等专业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叠问题,由于机电安装涉及诸多的管道、管线,对其进行碰撞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管道之間的冲突并优化解决,如图1所示。与传统机电安装相比,BIM技术建模可以通过Navisworks自动进行碰撞检查。对结构梁布置、管道高低等进行碰撞分析,避免出现管道交叉重叠无法工作的情况,将这些问题检查出来后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正确优化图纸,从降低施工过程中返工、变更等情况的发生。当前比较常见的碰撞检查方式为单一专业,就是通过软件所具有的碰撞检查功能对专业内进行检测,而对于比较复杂的专业间碰撞检测,可以利用Navisworks自带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检测。
3.3 在安装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在大型机电安装施工安装阶段,主要目标是根据设计方案将设计内容变为实体工程。所以一方面必须保证所有施工图纸内容和材料的准确完整,而利用BIM模型可尽可能地保证建筑模型和实际相一致,在建立模型时要对设计图纸反复审核,以免增加后期设计变更,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这是保障工程安装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利用BIM软件模拟施工流程、优化安装方案,使各专业协调配合,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同时也能降低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每一个阶段施工中,技术施工人员都应该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并将报表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接受技术细节审核。技术人员还应做好竣工阶段的BIM设计,建立项目设计快速响应机制。利用BIM建模技术还可实现对施工重点的管理控制。比如建立协同平台,根据建模标准建立可持续强的安装施工计划,通过协调配合完成对机电安装难点的控制。比如在施工中技术人员采用智能建模方式设定参数,由专业人员绘制管线,做好管线碰撞检测,确定各个专业管线系统施工质量要求,利用BIM技术完成对机电安装施工的材料控制、管线预留洞图和剖面图的绘制,这样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4 安全施工
BIM技术能够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例如:工程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部分危险区域,BIM技术能够在模型上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不同危险程度的区域。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BIM技术还可与施工现场的监控系统结合在一起,当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环境的成熟,BIM技术在工程机电安装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而随着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项目中应用的深入,可实现对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的监督控制,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机电安装施工的合理有效,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升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安装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林.BIM技术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193.
[2]吴董军,夏瑞花.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15):154.